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汤文健专利>正文

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墙体打孔手电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8920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5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墙体打孔手电钻装置,包括滚针轴承,第二叶轮,从动齿轮,主动齿轮,电钻原有内部传动杆,散热孔,扳线槽,扣合盖,口罩,吊绳,电源插口和杀菌灯;所述钻体的左端安装有鼓腔结构的传动体,且在此传动体的前后位置处开设有贯通的长方形槽结构的开孔,此开孔内通过轴承镶嵌的方式安装有前后两处主动齿轮,安装的这两个风扇叶片可对钻孔施工人员进行吹风散热,改善工作环境,还在辅助把手内腔中安装了可杀菌的结构功能,并在其腔内安装有备用的口鼻罩护具,使用时,可从腔内掏出使用,使用完毕后可进行一定的杀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墙体打孔手电钻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墙体打孔手电钻结构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墙体打孔手电钻装置。
技术介绍
手电钻就是以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池为动力的钻孔工具,是手持式电动工具的一种。手电钻是电动工具行业销量最大的产品,广用于建筑、装修、泛家具等等行业,用于在物件上开孔或洞穿物体,有的行业之也称为电锤。手持式手电钻如申请号CN201510383489.X公开的一种可吸尘的色光定位手电钻,其基本描述为:它包含手电钻本体(1)和位于手电钻本体(1)前端的钻夹头外壳(2),所述手电钻本体(1)的前端与钻夹头外壳(2)之间设有过滤装置;所述的过滤装置包含安装在手电钻本体(1)前端的过滤挡板(3)和设置在手电钻本体(1)前端内部的抽风装置,该抽风装置包含抽风机外壳(5),所述抽风机外壳(5)的内部设有过滤组件(6)和扇叶(7)。又如申请号CN201520499062.1公开的一种便捷式手电钻,包括手电钻本体、转动部和手柄,所述手电钻本体前部设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呈圆形状,且转动部圆心处设有砖头,所述砖头以所述转动部圆心处为起点呈直线向前,所述手电钻本体内部设有电机,所述手柄位于所述手电钻本体后部,且手柄一侧边缘设计为向内凹状,所述手柄一侧顶部边缘处设有开关,所述手电钻本体底部中间处设有第二手柄,所述第二手柄一侧设有照明灯,且第二手柄上安装有手柄套。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类似于上述结构的手持式手电钻,在使用时,虽然有的具有吸尘,照明等功能,但是实际手电钻打孔时,由于人体手部向墙体施压,才能实现钻头的打入,用力过程中必然会使身体产生较多的热量,特别是夏季打孔工作时,显得更加辛苦,疲惫。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具有双侧供风功能的墙体打孔手电钻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墙体打孔手电钻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的类似于上述结构的手持式手电钻,在使用时,虽然有的具有吸尘,照明等功能,但是实际手电钻打孔时,由于人体手部向墙体施压,才能实现钻头的打入,用力过程中必然会使身体产生较多的热量,特别是夏季打孔工作时,显得更加辛苦,疲惫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墙体打孔手电钻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墙体打孔手电钻装置,包括钻体,辅杆,传动体,护罩,传动舱,安装边沿,第一叶轮,滚针轴承,第二叶轮,从动齿轮,主动齿轮,电钻原有内部传动杆,散热孔,扳线槽,扣合盖,口罩,吊绳,电源插口和杀菌灯;所述钻体的左端安装有鼓腔结构的传动体,且在此传动体的前后位置处开设有贯通的长方形槽结构的开孔,此开孔内通过轴承镶嵌的方式安装有前后两处主动齿轮,且这前后两处对称的主动齿轮在同一高度水平线上;所述传动体的左侧还安装有一处弯曲状结构的扣合盖,且此扣合盖的弯曲方向朝前;所述传动体的底侧位置按倾斜方式安装有一根握把状结构的辅杆,且在传动体的顶侧还开设有与之腔体贯通的一排散热孔;所述辅杆为中腔结构,其最底端面通过旋转铰接座连接有一处可向上关闭或向下打开的扣合盖。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舱内所贯穿的传动轴的右端分别还安装有一处第一叶轮和一处第二叶轮。进一步的,所述传动体的前后端面贯通孔上均还安装有一处带有安装边沿的传动舱,且安装边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在传动体上的安装孔。进一步的,所述辅杆内为腔体结构,且在其腔体内呈环形阵列的方式安装有三处串行连接的杀菌灯,且它们串联后又与述辅杆外侧安装的电源插口实现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钻原有内部传动杆上配合有一处齿轮,且此齿正好位于传动体前侧开设的槽孔腔内。进一步的,所述主动齿轮均与传动体腔体内的电钻原有内部传动杆上套装的齿轮实现啮合传动。进一步的,所述辅杆的内腔顶部位置通过螺钉还连接有一根吊绳,且此吊绳的最底端连接有一处硅胶材质的,用于护口鼻的口罩护具。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舱内通过滚针轴承均还贯穿有一根传动轴,且此传动轴上均还配合有一处从动齿轮,并且此从动齿轮随着传动舱安装在传动体上时,与主动齿轮,实现传动啮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功能上,本结构的手电钻,在现有的传动轴式手电钻进行了功能添加,主要针对具有传动轴的手电钻进行的配套组合设计,很好的利用了手电钻传动轴的这一特性结构,在其相临的钻体外侧安装了两处风扇叶片,由此可以看出,安装的这两个风扇叶片可对钻孔施工人员进行吹风散热,改善工作环境,还在辅助把手内腔中安装了可杀菌的结构功能,并在其腔内安装有备用的口鼻罩护具,使用时,可从腔内掏出使用,使用完毕后可进行一定的杀菌。综合结构上,由于两侧风扇是利用原有的传动轴进行同步齿轮啮合连接的,因此结构综合性能更好,结构安装更加简便,且两侧风扇所在的轴舱均可以拆除,使手电钻在不需要供风的季节情况下,照常作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由图1引出的后视视角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取掉传动舱时主动齿轮所在位置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传动舱与手机钻主体安装原理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传动舱内从动齿轮所在位置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平面结构示意图。图7、图8是本专利技术辅杆内腔杀菌灯布列样式及吊绳所在位置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钻体-1,辅杆-2,传动体-3,护罩-4,传动舱-5,安装边沿-501,第一叶轮-6,滚针轴承-7,第二叶轮-8,从动齿轮-9,主动齿轮-10,电钻原有内部传动杆-11,散热孔-12,扳线槽-13,扣合盖-14,口罩-15,吊绳-16,电源插口-17,杀菌灯-1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墙体打孔手电钻装置,包括钻体1,辅杆2,传动体3,护罩4,传动舱5,安装边沿501,第一叶轮6,滚针轴承7,第二叶轮8,从动齿轮9,主动齿轮10,电钻原有内部传动杆11,散热孔12,扳线槽13,扣合盖14,口罩15,吊绳16,电源插口17和杀菌灯18;所述钻体1的左端安装有鼓腔结构的传动体3,且在此传动体3的前后位置处开设有贯通的长方形槽结构的开孔,此开孔内通过轴承镶嵌的方式安装有前后两处主动齿轮10,且这前后两处对称的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墙体打孔手电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墙体打孔手电钻装置包括钻体(1),辅杆(2),传动体(3),护罩(4),传动舱(5),安装边沿(501),第一叶轮(6),滚针轴承(7),第二叶轮(8),从动齿轮(9),主动齿轮(10),电钻原有内部传动杆(11),散热孔(12),扳线槽(13),扣合盖(14),口罩(15),吊绳(16),电源插口(17)和杀菌灯(18);所述钻体(1)的左端安装有鼓腔结构的传动体(3),且在此传动体(3)的前后位置处开设有贯通的长方形槽结构的开孔,此开孔内通过轴承镶嵌的方式安装有前后两处主动齿轮(10),且这前后两处对称的主动齿轮(10)在同一高度水平线上;所述传动体(3)的左侧还安装有一处弯曲状结构的扣合盖(14),且此扣合盖(14)的弯曲方向朝前;所述传动体(3)的底侧位置按倾斜方式安装有一根握把状结构的辅杆(2),且在传动体(3)的顶侧还开设有与之腔体贯通的一排散热孔(12);所述辅杆(2)为中腔结构,其最底端面通过旋转铰接座连接有一处可向上关闭或向下打开的扣合盖(14)。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墙体打孔手电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墙体打孔手电钻装置包括钻体(1),辅杆(2),传动体(3),护罩(4),传动舱(5),安装边沿(501),第一叶轮(6),滚针轴承(7),第二叶轮(8),从动齿轮(9),主动齿轮(10),电钻原有内部传动杆(11),散热孔(12),扳线槽(13),扣合盖(14),口罩(15),吊绳(16),电源插口(17)和杀菌灯(18);所述钻体(1)的左端安装有鼓腔结构的传动体(3),且在此传动体(3)的前后位置处开设有贯通的长方形槽结构的开孔,此开孔内通过轴承镶嵌的方式安装有前后两处主动齿轮(10),且这前后两处对称的主动齿轮(10)在同一高度水平线上;所述传动体(3)的左侧还安装有一处弯曲状结构的扣合盖(14),且此扣合盖(14)的弯曲方向朝前;所述传动体(3)的底侧位置按倾斜方式安装有一根握把状结构的辅杆(2),且在传动体(3)的顶侧还开设有与之腔体贯通的一排散热孔(12);所述辅杆(2)为中腔结构,其最底端面通过旋转铰接座连接有一处可向上关闭或向下打开的扣合盖(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墙体打孔手电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舱(5)内所贯穿的传动轴的右端分别还安装有一处第一叶轮(6)和一处第二叶轮(8)。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墙体打孔手电钻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文健
申请(专利权)人:汤文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