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六枝结构碳纤维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7677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7: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六枝结构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水热法及后续热处理制备铜/无定形碳催化剂前驱体,然后再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得到了一种六枝结构碳纤维,其制备步骤如下:将氯化铜溶解于聚丙烯酰胺溶液(5%,质量比)中,然后加入适量间苯二酚、甲醛(37%‑40%,质量比)、柠檬酸钠和盐酸并搅拌均匀。将上述溶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利用高压釜中密封,置于一定温度的烘箱中保温一定时间,得到了氯化铜/交联聚丙烯酰胺复合产物并冷冻干燥。将冷冻干燥后的样品在氮气气氛下800℃条件下热处理,得到了催化剂前驱体。利用催化剂前驱体,以氢气和乙炔作为热处理气体和碳源气体,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得到了六枝结构碳纤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六枝结构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六枝结构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属于碳纤维制备

技术介绍
碳纤维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之一,其在诸多方面均具有优异的性质和性能,例如:物理、化学、磁学、力学等方面,这意味着碳纤维在众多应用领域中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发展前景,例如:航空航天、军事工业、汽车工业、海洋船舶、风力发电、体育休闲产品、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在材料自身具有的优异性质性能基础上,通过对材料结构特征的调控可以进一步提升其应用效果,拓宽其应用领域。因此,在充分研究和了解碳纤维自身具有的优异特点和性能的同时,通过对制备方法种类和工艺参数数据的分析和研究,以制备得到具有新型结构的碳纤维。化学气相沉积法是气相生长碳纤维的一种重要制备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程序简单易上手,产物重复率高、生产规模易扩大等优点,因此,化学气相沉积法是一种工业产业化前景光明的碳纤维生产方法。在本专利中,利用高分子聚合物三维结构对铜催化剂粒子的分散状态进行固定,减少因催化剂粒子聚集长大而引起的催化效能损失,以乙炔为碳源气体,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得到了一种六枝结构碳纤维,其分支结构可以极大拓宽其应用领域并提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六枝结构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利用水热法及后续热处理制备得到催化剂前驱体,然后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得到了一种六枝结构碳纤维,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将适量氯化铜和柠檬酸钠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并搅拌均匀,再加入一定量的聚丙烯酰胺溶液(5%,质量比)、间苯二酚、甲醛(37%‑40%,质量比)和盐酸(3M,摩尔比),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后得到均匀溶液;(2)将上述均匀溶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并密封于高压釜中,将其放入已升至设定温度的烘箱中保温一定时间,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了氯化铜/交联聚丙烯酰胺复合物,随后对其进行‑40℃条件下的冷冻干燥;(3)将冷冻干燥后的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六枝结构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利用水热法及后续热处理制备得到催化剂前驱体,然后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得到了一种六枝结构碳纤维,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将适量氯化铜和柠檬酸钠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并搅拌均匀,再加入一定量的聚丙烯酰胺溶液(5%,质量比)、间苯二酚、甲醛(37%-40%,质量比)和盐酸(3M,摩尔比),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后得到均匀溶液;(2)将上述均匀溶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并密封于高压釜中,将其放入已升至设定温度的烘箱中保温一定时间,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了氯化铜/交联聚丙烯酰胺复合物,随后对其进行-40℃条件下的冷冻干燥;(3)将冷冻干燥后的样品置于管式炉中,通氮气30min以排除管中空气,其流速为100mL/min,然后以1℃/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00℃时保持2h,氮气流速为50mL/min,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后收集产物,得到了催化剂前驱体;(4)将载有催化剂前驱体的瓷舟置于管式炉中并抽真空,然后通入氢气至大气压,升温至一定温度后保持一定时间,随后将氢气抽掉,通入乙炔气体至大气压并保持一定反应时间,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出最终目标产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枝结构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去离子水总用量为25mL~50m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枝结构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氯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乾董立峰张晴晴吴祥芳隋静周登虎李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