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双层锌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7655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镀双层锌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上料;2)高温除油;3)清洗,清洗至少5次,每次时间至少2min;4)化学电解除油;5)清洗;6)除锈;7)清洗,同工序3);8)化学除油,主要材料为电解除油粉;9)清洗;10)酸活化;12)清洗;13)碱活化;14)镀碱锌;15)清洗;16)出光;17)环保钝化;18)甩干、烘干;19)成品。该电镀双层锌工艺通过双层镀锌,先镀酸锌,再镀碱锌,同时满足美观与耐腐蚀性的要求,适应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镀双层锌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镀工艺领域,尤其是一种电镀双层锌工艺。
技术介绍
电镀是利用电解原理在金属表面上镀一层其他金属或者合金的过程,利用电解作用使得金属表面附着一层膜,从而起到金属防氧化,提高耐磨型、导电性、反光性、防腐蚀性以及增进美观效果等作用。产品表面电镀酸锌外观美观,电镀碱锌耐腐蚀性强,而现有的产品电镀,通常只电镀酸锌或碱锌,无法同时满足耐腐蚀性强和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镀双层锌工艺,并且克服了以上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镀双层锌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上料,将待电镀产品或部件置于容置桶内,或者挂置在固定架上;2)高温除油,高温除油的主要材料为高温除油粉;3)清洗,清洗至少5次,每次时间至少2min;4)化学电解除油,在溶液中进行电解除油,电解除油时间为5-8min,其溶液个成分质量份数比为电镀表面活性剂5-8份,氢氧化钠40-50份,自来水50-70份;5)清洗,同工序3);6)除锈,在除锈池中加入硝酸溶液对产品除油后的表面进行酸洗除锈;7)清洗,同工序3);8)化学除油,主要材料为电解除油粉;9)清洗,同工序3),同时利用超声波清洗;10)酸活化,酸活化溶液配比为:98%的硫酸,3-10%体积比,时间为20-50s;11)镀酸锌;12)清洗,同工序3);13)碱活化,溶液配比为:50的氢氧化钠,2-7%体积比,时间10-30s;14)镀碱锌,在电镀生产的硫酸锌电镀液中,加入锌,至锌不能溶解为止;将该电镀液加入低浓度的氢氧化钠;15)清洗,同工序3)16)出光,出光槽中添加清洗液,将产品浸泡在出光液中,处理温度10-15℃,产品由电机带动来回旋转或摆动进行出光操作,最后经过清洗槽清洗;17)环保钝化,用钝化液喷淋处理产品,处理温度30-35℃,同时电机带动产品转动或摆动,最后用纯水清洗;18)甩干、烘干,将产品放置于离心机中进行甩干,甩干之后放置烘箱内进行烘烤,烘烤时间2-3min,烘烤温度90-120°;19)成品,入库。所述工序2)中高温除油粉的浓度为60-77克/升,除油温度70-85℃,除油时间5-10min;工序8)中电解除油粉浓度60-80g/l,温度50-60℃,除油时间3-5min。所述工序11)中镀酸锌时,在电镀生产的硫酸锌电镀液中,加入锌,至锌不能溶解为止;将该电镀液加入低浓度的双氧水,使其中的Fe2+完全氧化至Fe3+;继续加入碳酸锌悬浮液,使镀液pH提升至2.8-3.5,静置,所得溶液下层为红棕色沉淀,上层为澄清透明的溶液,上层清液即为降低总铁浓度后的硫酸锌电镀液。用于电镀锌生产的硫酸锌电镀液的初始pH为1.2-1.6,总铁浓度不高于4g/L,所述低浓度的双氧水的质量浓度为3-1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改善了现有电镀产品无法同时满足美观与耐腐蚀的问题,该电镀双层锌工艺通过双层镀锌,先镀酸锌,再镀碱锌,同时满足美观与耐腐蚀性的要求,适应市场需求。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一种电镀双层锌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上料,将待电镀产品或部件置于容置桶内,或者挂置在固定架上;2)高温除油,高温除油的主要材料为高温除油粉;3)清洗,清洗至少5次,每次时间至少2min;4)化学电解除油,在溶液中进行电解除油,电解除油时间为5-8min,其溶液个成分质量份数比为电镀表面活性剂5-8份,氢氧化钠40-50份,自来水50-70份;5)清洗,同工序3);6)除锈,在除锈池中加入硝酸溶液对产品除油后的表面进行酸洗除锈;7)清洗,同工序3);8)化学除油,主要材料为电解除油粉;9)清洗,同工序3),同时利用超声波清洗;10)酸活化,酸活化溶液配比为:98%的硫酸,3-10%体积比,时间为20-50s;11)镀酸锌;在电镀生产的硫酸锌电镀液中,加入锌,至锌不能溶解为止;将该电镀液加入低浓度的双氧水,使其中的Fe2+完全氧化至Fe3+;继续加入碳酸锌悬浮液,使镀液pH提升至2.8-3.5,静置,所得溶液下层为红棕色沉淀,上层为澄清透明的溶液,上层清液即为降低总铁浓度后的硫酸锌电镀液,用于电镀锌生产的硫酸锌电镀液的初始pH为1.2-1.6,总铁浓度不高于4g/L,所述低浓度的双氧水的质量浓度为3-10%。12)清洗,同工序3);13)碱活化,溶液配比为:50的氢氧化钠,2-7%体积比,时间10-30s;14)镀碱锌,在电镀生产的硫酸锌电镀液中,加入锌,至锌不能溶解为止;将该电镀液加入低浓度的氢氧化钠;15)清洗,同工序3)16)出光,出光槽中添加清洗液,将产品浸泡在出光液中,处理温度10-15℃,产品由电机带动来回旋转或摆动进行出光操作,最后经过清洗槽清洗;17)环保钝化,用钝化液喷淋处理产品,处理温度30-35℃,同时电机带动产品转动或摆动,最后用纯水清洗;18)甩干、烘干,将产品放置于离心机中进行甩干,甩干之后放置烘箱内进行烘烤,烘烤时间2-3min,烘烤温度90-120°;19)成品,入库。所述工序2)中高温除油粉的浓度为60-77克/升,除油温度70-85℃,除油时间5-10min;工序8)中电解除油粉浓度60-80g/l,温度50-60℃,除油时间3-5min。本专利技术有效的改善了现有电镀产品无法同时满足美观与耐腐蚀的问题,该电镀双层锌工艺通过双层镀锌,先镀酸锌,再镀碱锌,同时满足美观与耐腐蚀性的要求,适应市场需求。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专利技术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思想并不仅限于此专利技术,任何运用本专利技术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镀双层锌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上料,将待电镀产品或部件置于容置桶内,或者挂置在固定架上;2)高温除油,高温除油的主要材料为高温除油粉;3)清洗,清洗至少5次,每次时间至少2min;4)化学电解除油,在溶液中进行电解除油,电解除油时间为5‑8min,其溶液个成分质量份数比为电镀表面活性剂5‑8份,氢氧化钠40‑50份,自来水50‑70份;5)清洗,同工序3);6)除锈,在除锈池中加入硝酸溶液对产品除油后的表面进行酸洗除锈;7)清洗,同工序3);8)化学除油,主要材料为电解除油粉;9)清洗,同工序3),同时利用超声波清洗;10)酸活化,酸活化溶液配比为:98%的硫酸,3‑10%体积比,时间为20‑50s;11)镀酸锌;12)清洗,同工序3);13)碱活化,溶液配比为:50的氢氧化钠,2‑7%体积比,时间10‑30s;14)镀碱锌,在电镀生产的硫酸锌电镀液中,加入锌,至锌不能溶解为止;将该电镀液加入低浓度的氢氧化钠;15)清洗,同工序3)16)出光,出光槽中添加清洗液,将产品浸泡在出光液中,处理温度10‑15℃,产品由电机带动来回旋转或摆动进行出光操作,最后经过清洗槽清洗;17)环保钝化,用钝化液喷淋处理产品,处理温度30‑35℃,同时电机带动产品转动或摆动,最后用纯水清洗;18)甩干、烘干,将产品放置于离心机中进行甩干,甩干之后放置烘箱内进行烘烤,烘烤时间2‑3min,烘烤温度90‑120°;19)成品,入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镀双层锌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上料,将待电镀产品或部件置于容置桶内,或者挂置在固定架上;2)高温除油,高温除油的主要材料为高温除油粉;3)清洗,清洗至少5次,每次时间至少2min;4)化学电解除油,在溶液中进行电解除油,电解除油时间为5-8min,其溶液个成分质量份数比为电镀表面活性剂5-8份,氢氧化钠40-50份,自来水50-70份;5)清洗,同工序3);6)除锈,在除锈池中加入硝酸溶液对产品除油后的表面进行酸洗除锈;7)清洗,同工序3);8)化学除油,主要材料为电解除油粉;9)清洗,同工序3),同时利用超声波清洗;10)酸活化,酸活化溶液配比为:98%的硫酸,3-10%体积比,时间为20-50s;11)镀酸锌;12)清洗,同工序3);13)碱活化,溶液配比为:50的氢氧化钠,2-7%体积比,时间10-30s;14)镀碱锌,在电镀生产的硫酸锌电镀液中,加入锌,至锌不能溶解为止;将该电镀液加入低浓度的氢氧化钠;15)清洗,同工序3)16)出光,出光槽中添加清洗液,将产品浸泡在出光液中,处理温度10-15℃,产品由电机带动来回旋转或摆动进行出光操作,最后经过清洗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益明唐桂秋黄世龙郑建勇张绪春林荣臻高卓陆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正鑫金属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