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直接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价格低廉、操作简便以及能实时成像等特点,光学成像成为生命科学研究和医学应用的一个重要工具。传统的近红外荧光探针通常位于近红外一区,其荧光发射波长小于1000nm。由于生物体的自发荧光和生物组织对光的散射随着波长的降低而增加,这些近红外一区的荧光探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取得较好的组织穿透深度,然而其成像结果的空间分辨能力较差,而且容易受活体的自发荧光的干扰,因而在医学成像领域的应用收到限制。而近红外二区(1000-1700nm)的荧光成像,可以大幅降低自发荧光和活体的散射,从而提高光学成像的质量。成像技术的发展依赖于造影剂的开发,目前已经报道的近红外二区发射的荧光造影剂主要有五类:小分子探针、共轭聚合物、量子点、单壁碳纳米管、稀土纳米颗粒。其中量子点探针具有稳定性好、荧光量子产率高等优势,做为近红外二区探针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各种量子点中,硫化银量子点相对于其他重金属量子点如硫化铅量子点,具有生物相容性好的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先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并加热至完全溶解,再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降至(25~35)℃;步骤二:将硫化钠溶液缓慢加入到步骤一所得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并搅拌均匀,接着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并搅拌均匀;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溶液加热至(35~100)℃,反应得到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水溶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先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并加热至完全溶解,再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降至(25~35)℃;步骤二:将硫化钠溶液缓慢加入到步骤一所得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并搅拌均匀,接着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并搅拌均匀;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溶液加热至(35~100)℃,反应得到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水溶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相制备近红外二区荧光硫化银量子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峰,范曲立,钱稳,申翔,朱修洋,黄维,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