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动车的相机装置。所述相机装置包括前壳体,以便至少部分地包封相机系统。所述前壳体具有贯穿其中形成的壳体开口,以便允许光透过到达所述相机系统。窗口对于所述光是至少部分透明的,并且覆盖所述壳体开口。保持器被设置成与所述窗口相邻并且包括扣合装置,所述扣合装置接合所述前壳体以有助于使所述窗口相对于所述前壳体保持在适当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机动车的相机装置
整体涉及机动车的相机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包括至少部分地包封相机系统的前壳体以及用于接合或附接到前壳体的扣合装置的机动车的相机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已提出了包括安装在机动车上的相机的车辆驾驶支持系统。在这些系统中的许多系统中,使用相机来收集车辆行驶方向(例如,前向方向)上的前向数据以向驾驶员提供安全性信息和/或有利于自动执行车辆控制操作等。例如,可将热成像夜视相机附接到机动车的前端以帮助驾驶员检测行人和/或动物。此类相机通常包括构成密封机罩组件系统的一部分的保护性外窗口。相机以及构成相机密封机罩的一部分的保护性外窗口的非限制性示例在2005年9月13日提交的美国专利7,329,869中有所描述,该专利由本申请的受让人共同拥有,并且据此全部以引用方式并入以用于所有目的。一般来讲,使用某种形式的螺纹紧固装置(例如,螺纹紧固件、旋接件等)将保护性外窗口固定到密封机罩。此外,通常使用附加螺纹紧固装置将密封机罩组件系统与相机一起附接到机动车。需要改进此类附接方式,使得与相机装置相关联的各种附接相对快速、简单且便宜,优选地无需任何特殊工具来促进相机装置的组装和/或相机装置与机动车的附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提供了机动车的相机装置。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机动车的相机装置包括前壳体以便至少部分地包封相机系统。前壳体具有贯穿其中形成的壳体开口,以便允许光(例如,可见光、红外(IR)光谱中的热场景能量或电磁辐射(IR光)、或各种相机系统中所使用的其他可检测频率的电磁辐射)透过到达相机系统。窗口对于该光是至少部分透明的,并且覆盖壳体开口。保持器被设置成与窗口相邻并且包括扣合装置,该扣合装置接合前壳体以有助于使窗口相对于前壳体保持在适当位置。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提供了机动车的相机装置。相机装置包括相机系统。前壳体至少部分地包封相机系统,并且被构造用于安装在具有扣合装置的机动车的部件上。前壳体具有一个或多个凹陷部分,所述一个或多个凹陷部分被构造为接纳扣合装置以便将相机装置联接到机动车的部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通过考虑以下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书,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附图说明本文所描述的附图仅出于举例说明的目的,并非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机动车的相机装置的分解图;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保持器的透视图;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相机装置的透视剖视图;图4是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机动车的相机装置的分解图;图5是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相机装置的透视剖视图;图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机动车的部件和相机装置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图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机动车的部件的透视后视图;并且图8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机动车的部件以及安装在其上的相机装置的透视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描述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并非旨在限制本公开或其应用或用途。现在参见附图,图1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机动车12(图8中示意性地示出为虚线)的相机装置10。如图所示,相机装置10包括密封机罩组件14,该密封机罩组件至少部分地包封相机系统16。操作性地联接到相机系统16的是散热器18,以有利于相机系统16的热管理。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相机系统16被构造为在安装在机动车12(参见图8)上时收集入射光作为数据。如本文所用,术语“光”广义地使用并且应被理解为意指可见光、红外(IR)光谱中的热场景能量或电磁辐射(IR光)、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各种相机系统中所使用的其他可检测频率的电磁辐射。在一个示例中,相机系统16收集车辆行驶方向(例如,前向方向)上的入射光以收集行驶时前向道路环境的图像,并且向图像处理单元提供图像信号,该图像处理单元将图像信号转换为各种类别的前向数据,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和/或控制单元可使用这些前向数据进行驾驶支持。在另一个示例中,相机系统16是包括光学装置的热成像夜视相机系统,该光学装置适于将车辆行驶方向上的入射光聚焦到红外(IR)感测装置上。IR感测装置生成输出信号,并且相机系统16还包括处理电子器件以处理输出信号,从而帮助车辆驾驶员检测例如一个或多个行人、一个或多个动物等。密封机罩组件14包括前壳体20,该前壳体包封例如相机系统16的面向前的部分、保持器22、窗口24和密封元件26。如图所示,散热器18经由螺纹紧固件28(例如,螺钉、螺栓等)附接到前壳体。前壳体20具有贯穿其中形成的壳体开口30,该壳体开口定位在相机系统16的前方。具体地讲,壳体开口30的尺寸被设定为允许光透过壳体开口30到达相机系统16(例如,相机系统16的光学装置),以便收集、聚焦和/或处理该光。还参见图3,被设置成与壳体开口30相邻并且覆盖该壳体开口的是窗口24。窗口24是至少部分透明的以允许该光的至少一部分透过相机系统16的窗口24。在一个示例中,窗口24允许IR光透过窗口24以入射在相机系统16的光学装置上。如图所示,密封元件26设置在窗口24与前壳体20之间。密封元件26可为密封件(例如,环型密封件等)、垫圈、压敏粘合剂等。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并且如下文将更详细讨论的,密封元件26与窗口24和前壳体20密封地对接以提供防潮密封。如图所示,密封元件26被设置成与壳体开口30横向相邻并且在该壳体开口周围,并且具有密封件开口32,该密封件开口与壳体开口30对齐以允许光经过密封元件26到达相机系统16。参见图1至图3,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保持器22被设置成与窗口24相邻。如图所示,保持器22包括板34,该板限定保持器开口36并且具有围绕保持器开口36的周边部分38。板34被设置成与窗口24相邻并且保持器开口36与壳体开口30对齐以允许光经过保持器22到达相机系统16。保持器22包括扣合装置40,该扣合装置接合前壳体20以有助于使窗口24相对于前壳体20和壳体开口30保持在适当位置。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保持器22包括侧壁42,这些侧壁从板34的周边部分38向后延伸。侧壁42限定扣合装置40,其中多个狭缝或狭槽44间隔开并且形成为延伸穿过侧壁42以限定多个悬臂夹46。悬臂夹46对应地具有阳扣合特征48,这些阳扣合特征朝远侧设置在悬臂夹46上并且接合前壳体20中所形成的凹陷部分50。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当保持器22朝前壳体20推进并且置于该前壳体上的适当位置中时,前壳体20的凹陷部分50接纳阳扣合特征48以牢固地保持该保持器22的板34靠在窗口24的外表面上,从而将窗口24的内表面压靠在密封元件26上以压缩密封元件26并在窗口24与前壳体20之间形成良好密封。具体地讲,前壳体20包括与凹陷部分50相邻的凸起的倾斜表面51,从而当保持器22和前壳体20移动在一起而使阳扣合特征48与凸起的倾斜表面51对接时促进悬臂夹46的铺展。当阳扣合特征48越过凸起的倾斜表面51移动到凹陷部分50时,悬臂夹46快速回缩或返回到其标称位置,其中阳扣合特征48接合凹陷部分50以将保持器22和前壳体20联接(例如,扣合附接)在一起。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保持器22是安装在前壳体20的外部54上的外部保持器52,使得保持器22设置在前壳体20之外并且板34在壳体开口30的前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动车的相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前壳体,所述前壳体用于至少部分地包封相机系统,并且具有壳体开口,所述壳体开口贯穿其中形成以便允许光透过到达所述相机系统;窗口,所述窗口对于所述光是至少部分透明的,并且覆盖所述壳体开口;和保持器,所述保持器被设置成与所述窗口相邻,并且包括扣合装置,所述扣合装置接合所述前壳体以有助于使所述窗口相对于所述前壳体保持在适当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4.15 US 15/130,1331.一种机动车的相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前壳体,所述前壳体用于至少部分地包封相机系统,并且具有壳体开口,所述壳体开口贯穿其中形成以便允许光透过到达所述相机系统;窗口,所述窗口对于所述光是至少部分透明的,并且覆盖所述壳体开口;和保持器,所述保持器被设置成与所述窗口相邻,并且包括扣合装置,所述扣合装置接合所述前壳体以有助于使所述窗口相对于所述前壳体保持在适当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装置,其中所述窗口设置在所述前壳体与所述保持器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装置,还包括密封元件,所述密封元件设置在所述窗口与所述前壳体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机装置,其中所述密封元件选自密封件、垫圈和压敏粘合剂。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机装置,其中所述密封元件与所述窗口和所述前壳体密封地对接。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机装置,其中所述密封元件被设置成与所述壳体开口横向相邻,并且限定密封件开口与所述壳体开口对齐以允许所述光经过所述密封元件到达所述相机系统。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装置,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窗口与所述保持器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相机装置,其中所述加热器直接与所述窗口和所述保持器对接。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相机装置,其中所述加热器被设置成与所述壳体开口横向相邻,并且限定加热器开口与所述壳体开口对齐以允许所述光经过所述加热器到达所述相机系统。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装置,其中所述保持器包括:板,所述板限定与所述壳体开口对齐的保持器开口,并且具有周边部分,所述周边部分围绕所述保持器开口;和侧壁,所述侧壁从所述周边部分延伸并且大致横向于所述板,其中所述侧壁限定被构造为多个悬臂式夹的所述扣合装置,所述多个悬臂式夹对应地具有朝远侧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弗兰克·保罗·小列奥内利,
申请(专利权)人:奥托立夫ASP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