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表没食子儿茶素豆甾醇功能分子、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987200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5: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表没食子儿茶素豆甾醇功能分子,该功能分子通过表没食子儿茶素的羟基与豆甾醇丁二酸的羧基形成酯基,将表没食子儿茶素与豆甾醇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包括:将表没食子儿茶素进行保护,然后与豆甾醇丁二酸偶联,再脱保护得到表没食子儿茶素豆甾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表没食子儿茶素豆甾醇功能分子作为抗氧化剂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表没食子儿茶素豆甾醇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有较广的适用范围,且制备方法简单,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表没食子儿茶素豆甾醇功能分子、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食品和健康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没食子儿茶素豆甾醇功能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豆甾醇是存在于植物中一类天然组分。大量动物实验和人体临床试验数据表明,植物甾醇对于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减轻心血管疾病发生有显著意义,是一种重要保健食品成分。但游离植物甾醇在油脂中溶解性较差,限制了它的实际使用范围。植物甾醇与羧酸酯化后形成植物甾醇酯,可明显改善其溶解度。脂肪酸的碳链长度和脂肪酸的饱和度影响到植物甾醇酯的熔点和脂溶性,通过选择脂肪酸的种类组成可改变甾醇酯的熔点、脂溶性等物理性能,以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产品。植物甾醇酯具有比游离植物甾醇更好的脂溶性和更高效的降胆甾醇的效果,是一种理想的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和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类的心脏病的功能性食品基料。多酚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多羟基酚类物质。它们在植物体的叶、木、皮、壳和果肉中均有一定含量,水果、谷物表皮中均含有较高植物多酚。多酚具有优良的抗氧化作用,这是其所有生理活性的基础。大量的体内及体外实验和流行病学资料表明,食用一定量的植物多酚对疾病有预防及抑制作用。多酚具有抗动脉硬化、防治冠心病与中风等心血管疾病及消炎、抗过敏作用和抗病毒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很多疾病如组织器官老化等都与过剩的自由基有关,多酚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且对自由基诱发的生物大分子损伤起到保护作用。表没食子儿茶素是绿茶多酚中主要的成分,是我国的特色资源。表没食子儿茶素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活性,以及多种生理活性。采用结合表没食子儿茶素和植物甾醇进行改性的方法,结合了二者的优点同时改善了植物甾醇和表没食子儿茶素的溶解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表没食子儿茶素豆甾醇功能分子及其制备方法,该功能分子的脂溶性抗氧化性能大大提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由上述功能分子构成的脂溶性抗氧化剂。一种表没食子儿茶素豆甾醇功能分子,结构如式(I)所示: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表没食子儿茶素的羧基与豆甾醇的羟基形成酯基,将表没食子儿茶素与豆甾醇连接在一起形成酚类植物甾醇,得到新型的表没食子儿茶素豆甾醇功能分子,在分子水平上实现了豆甾醇和表没食子儿茶素的组合,使该功能分子同时拥有豆甾醇和表没食子儿茶素的生理活性。所述表没食子儿茶素豆甾醇功能分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表没食子儿茶素采用酸酐保护,得到五酰基保护的表没食子儿茶素;(2)豆甾醇与丁二酸酐反应,得到豆甾醇丁二酸;(3)步骤(1)得到的五酰基保护的表没食子儿茶素与(2)得到的豆甾醇丁二酸进行偶联反应,得到保护的表没食子儿茶素豆甾醇;(4)将步骤(3)得到的产物脱保护,经后处理得到所述的表没食子儿茶素豆甾醇脂溶性抗氧化剂。反应过程如下:其中:R选自甲基、乙基、异丙基(或2-丙基)等。该制备方法得到的表没食子儿茶素豆甾醇功能分子的纯度高,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表没食子儿茶素为我国绿茶多酚中的主要成分,来源丰富,生理活性强,且易于被吸收。所述的豆甾醇可以从市场上购得,可以使用纯品或者多种植物甾醇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中,步骤(1)和步骤(2)进行的顺序无限制,即也可先进行步骤(2),再进行步骤(1),可以按照实际需要选择。作为优选,步骤(1)中,表没食子儿茶素与酸酐在碱性环境中反应。作为优选,反应体系中加入碱,优选弱碱,包括但不限于碳酸钾、三乙胺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由于酚羟基活性较强,在弱碱环境中,进一步保证了表没食子儿茶素的酚羟基与酸酐进行选择反应,进而实现对酚羟基的选择性保护。为进一步提高选择性收率,作为优选,步骤(1)中,酸酐为乙酸酐、丙酸酐或者异丁酸酐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为丙酸酐或者异丁酸酐中的一种或多种。丙酸酐或者异丁酸酐活性相对较低,选择性更好。步骤(1),步骤(2)中,反应溶剂一般为酯化反应常见的有机溶剂,比如可以为N,N’-二甲基甲酰胺、丙酮等。步骤(1)中,表没食子儿茶素与酸酐的摩尔比为1:(5~10)。进一步优选的摩尔比为1:(5~7)。步骤(1)中,表没食子儿茶素与碱的摩尔比为1:(5~10)。进一步优选的摩尔比为1:(5~7)。步骤(1)一般在室温下进行,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加热操作等,反应时间可根据实际反应是否完全确定,一般为3~8小时。步骤(1)反应完全后,经过简单的水洗干燥就可以作为步骤(3)的反应原料。步骤(2)中,豆甾醇与丁二酸酐反应体系中,一般加入缚酸剂,常见的缚酸剂包括K2CO3、三乙胺等。步骤(2)中,豆甾醇与丁二酸酐的摩尔比为1:(1~5),进一步优选为1:(2~4)。豆甾醇与缚酸剂的摩尔比为1:(1~5),进一步优选为1:(2~3)。步骤(2)一般在室温下进行,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加热操作等,反应时间一般为3~20小时。步骤(3)中,所述的偶联反应中采用的偶联试剂为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或者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作为优选可采用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偶联试剂便宜易得,且对酚类和植物甾醇之间的偶联反应具有较好的效果。作为优选,偶联试剂加入的摩尔量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摩尔量的1~5倍,优选为1.0-2.0倍。豆甾醇加入的摩尔量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摩尔量的0.5~5倍,优选为1.0-2.0倍。作为优选,偶联反应中需要加入催化剂4-二甲氨基吡啶,催化剂加入的摩尔量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摩尔量的0.01-0.1倍,优选为0.02-0.08。步骤(3)中,反应的溶剂为二氯甲烷、甲苯或四氢呋喃。步骤(3)中,脱保护试剂采用肼,比如可以采用水合肼。步骤(4)中,脱保护试剂加入的摩尔量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摩尔量的5~10倍。本专利技术的反应均可在室温下进行。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植物甾醇酯具有如下优点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表没食子儿茶素豆甾醇具有很好的抗氧化功能。(2)本专利技术的表没食子儿茶素豆甾醇制备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表没食子儿茶素(61.2mg,0.2mmol)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5ml),滴加丙酸酐(166.1微升,1.2mmol)、三乙胺(166.1微升,1.2mmol)至混合液中,反应约4小时,结束后水洗干燥得到五丙酰基表没食子儿茶素。豆甾醇(103.2mg,0.25mmol)、K2CO3(69.1mg,0.5mmol)、丁二酸酐(125.1mg,0.75mmol)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3ml)溶剂中,反应10小时,结束后水洗干燥得到豆甾醇丁二酸。将五丙酰基表没食子儿茶素、豆甾醇丁二酸、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49.0mg)和4-二甲氨基吡啶(2.0mg)在二氯甲烷中搅拌反应2小时,然后加入50%水合联氨(60mg)处理1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萃取,经色谱纯化后得到表没食子儿茶素豆甾醇(收率:85%,纯度95%)。结构测定数据:核磁数据显示5-8ppm儿茶素的特征峰和1-4ppm豆甾醇的特征峰,IR1715cm-1左右显示酯基特征吸收峰,质谱显示加氯分子离子峰834.95。这些数据证明了合成物质结构的正确性。实施例2表没食子儿茶素(61.2mg,0.2mmol)溶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表没食子儿茶素豆甾醇功能分子,其特征在于,结构如式(I)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没食子儿茶素豆甾醇功能分子,其特征在于,结构如式(I)所示: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没食子儿茶素豆甾醇功能分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1)表没食子儿茶素与酸酐反应,得到五酰基保护的表没食子儿茶素;(2)豆甾醇与丁二酸酐反应,得到豆甾醇丁二酸;(3)步骤(1)得到的五酰基保护的表没食子儿茶素与步骤(2)得到的豆甾醇丁二酸进行偶联反应,得到保护的表没食子儿茶素豆甾醇;(4)将步骤(3)得到的产物脱保护,经后处理得到所述的表没食子儿茶素豆甾醇功能分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没食子儿茶素豆甾醇功能分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表没食子儿茶素与酸酐的摩尔比为1:(5~1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没食子儿茶素豆甾醇功能分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酸酐为丙酸酐或者异丁酸酐。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没食子儿茶素豆甾醇功能分子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松柏范佳雯王姗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