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7171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5:35
为了兼顾驾驶稳定性和湿地性能,充气轮胎1具备:多个胎肩横纹槽23,位于最外主槽12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以及细槽40,位于最外主槽12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并且形成为跨于在轮胎周向相邻的胎肩横纹槽23彼此之间,其两端连接于胎肩横纹槽23,细槽40形成为跨过接地端T,并且位于接地端T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接地面内端部42连接于胎肩横纹槽23的形成有底部抬高部26的位置,位于接地端T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接地面外端部43连接于胎肩横纹槽23的未形成有底部抬高部26的位置,接地面内端部42和最外主槽12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距离W与最外主槽12的槽深D1的关系为W≥(D1×0.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充气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在充气轮胎中,会以在湿滑路面行驶时的胎面表面和路面之间的水的排出为目的在胎面表面形成有多个槽,在胎面表面通过这些槽来划分有多个环岸部。此外,因在环岸部的槽附近的刚性降低等而耐不均匀摩耗性降低,因此,在以往的充气轮胎中,会通过在槽形成底部抬高部来确保环岸部的刚性。但是,在槽设有底部抬高部的情况下,在制动/驱动时、转弯时因环岸部的扭转而产生的应力集中于底部抬高部,会容易产生裂纹。因此,在以往的充气轮胎中,会抑制向底部抬高部的应力的集中。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充气轮胎中,通过在花纹块部的形成有槽的底部抬高部的位置设有多个刀槽花纹来缓和底部抬高部的应力集中,抑制裂纹的产生。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97016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槽设有底部抬高部的情况下,能提高花纹块部的刚性,但由于要求槽的排水性,因此考虑到排水性,难以大幅抬高底部。例如,由于作为配置于胎肩部附近的区域的花纹块部的胎肩花纹块极大地有助于驾驶安定性,因此,在划分胎肩花纹块的横纹槽设置底部抬高部对于提高驾驶稳定性有效。但是,在划分胎肩花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主槽,形成于胎面表面,在轮胎周向延伸;多个胎肩横纹槽,位于作为多个所述主槽中位于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最外侧的所述主槽的最外主槽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形成为跨过接地端地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并且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的端部连接于所述最外主槽;以及细槽,位于所述最外主槽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并且形成为跨于在轮胎周向相邻的所述胎肩横纹槽彼此之间,其两端连接于所述胎肩横纹槽,所述胎肩横纹槽具有在连接于所述最外主槽的一侧的端部和所述接地端之间的范围槽深变浅而形成的底部抬高部,对于所述细槽,一端位于所述接地端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另一端位于所述接地端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由...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4.28 JP 2016-0909141.一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主槽,形成于胎面表面,在轮胎周向延伸;多个胎肩横纹槽,位于作为多个所述主槽中位于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最外侧的所述主槽的最外主槽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形成为跨过接地端地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并且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的端部连接于所述最外主槽;以及细槽,位于所述最外主槽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并且形成为跨于在轮胎周向相邻的所述胎肩横纹槽彼此之间,其两端连接于所述胎肩横纹槽,所述胎肩横纹槽具有在连接于所述最外主槽的一侧的端部和所述接地端之间的范围槽深变浅而形成的底部抬高部,对于所述细槽,一端位于所述接地端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另一端位于所述接地端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由此形成为跨过所述接地端,并且作为位于所述接地端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一侧的端部的接地面内端部连接于所述胎肩横纹槽的形成有所述底部抬高部的位置,作为位于所述接地端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一侧的端部的接地面外端部连接于所述胎肩横纹槽的未形成有所述底部抬高部的位置,所述接地面内端部和所述最外主槽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距离W与所述最外主槽的槽深D1的关系为W≥(D1×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对于所述胎肩横纹槽,在将形成有所述底部抬高部的位置处的槽深设为D2,将未形成有所述底部抬高部的位置处的槽深设为D3,将所述最外主槽的槽深设为D1的情况下,分别满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田俊也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