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3653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5:07
一种具有胎面的车辆充气轮胎,胎面具有至少一个界定凸花纹如花纹肋或花纹块列的周向沟槽(1),周向沟槽在凸花纹之间通过一个沟槽底面(2)和两个对置的沟槽侧面(3,3’)界定,且在沟槽底面(2)上形成多个沿周向相互间隔的且起到哑声件作用的凸起(4)。每个凸起(4)具有至少基本居中位于沟槽底面(2)上的柱形基部(5),四个稳固连条(6,6’,7,7’)从基部起呈辐射状沿着沟槽底面(2)延伸,每两个稳固连条(6,6’,7,7’)完全径向对置,并且其中,一对完全径向对置的稳固连条(6,6’)基本在周向沟槽(1)的周向上延伸,另一个完全径向对置的稳固连条(7,7’)基本在轴向上延伸,至少其中一个所述稳固连条(7,7’)延伸至一个沟槽侧面(3,3’)且与该沟槽侧面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充气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充气轮胎,其具有胎面,胎面包括至少一个界定凸花纹如花纹肋或花纹块列的周向沟槽,周向沟槽在凸花纹之间通过一个沟槽底面和两个对置的沟槽侧面来限定,并且在其沟槽底面上形成多个沿周向相互间隔的且起到哑声件作用的凸起。
技术介绍
已知的是,在行驶运行期间,在车辆充气轮胎胎面的周向沟槽中形成声波,声波频率位于约1000Hz的可听闻范围内。声波大多不受阻碍地沿着胎面周向沟槽传播,由此在行驶运行期间内出现可让人感到不适的扰人行驶噪音。为了应对这一点而已知且也常见的是,在车辆充气轮胎胎面的周向沟槽内形成由胎面橡胶材料同时构成的附加元件即所谓的哑声件,其干扰声波传播,使得行驶噪音被减弱。前言所述类型的轮胎例如由EP2406088B1公开了。该轮胎胎面具有包括形成在沟槽底面上的凸起的周向沟槽,该凸起起到哑声件作用。每个凸起由至少两个沿周向延伸的且沿轴向相接的凸起部构成,它们如此构成,即它们在其延伸长度范围具有距沟槽侧面的轴向距离。通过这种方式应该在凸起和沟槽侧面之间保持留有空的贯通通道。在一个替代实施方式中,其中一个所述凸起部在其整个长度范围接合至其中一个所述沟槽侧面或者与之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基于以下任务,在胎面周向沟槽内起到哑声件作用的凸起设计成极其稳固且具有尽量小的体积,在这里,凸起还应该良好地起到哑声件作用并且尽量不影响到周向沟槽的排水能力。根据本专利技术如此完成所提出的任务,每个凸起具有至少基本居中位于沟槽底面上的柱形基部,四个稳固连条从该基部起呈辐射状沿着沟槽底面延伸,其中,每两个稳固连条完全径向对置,并且一对完全径向对置的稳固连条基本在周向沟槽的周向上延伸,另一对完全径向对置的稳固连条基本沿轴向延伸,并且至少其中一个所述稳固连条一直延伸到一个沟槽侧面且与之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起到哑声件作用的凸起可以设计成体积比较小,使得它们虽然有效防止声波在周向沟槽中传播,周向沟槽也还是容许良好的排水能力。此外,所述稳固连条有效防止在哑声件至沟槽底面的接合部位区域中出现开裂。凸起的柱形基部首先对凸起起到哑声件作用负责。稳固连条尤其应该用于稳固该基部且容许水顺利流过周向沟槽。与此相关地有利的是,这两个基本沿周向沟槽的周向且沿沟槽底面延伸的稳固连条相对于周向以高达30°、优选是15°至25°的角度延伸,且最好是具有1.5mm至2.5mm的延伸长度。另一个与此相关有利的措施在于,所述两个基本沿轴向延伸的稳固连条沿着具有6.0mm至8.0mm半径的圆弧延伸。水尽量无涡旋地流过周向沟槽得到本专利技术其它特征的支持。所述特征包含该基部具有呈圆顶形的上部,直径为4.0mm至6.0mm,高度为3.0mm至4.0mm。在另一个优选变型实施方式中,在该基部的外表面上在所述稳固连条之间形成具有阶梯面的阶梯,所述阶梯面平行于胎面外表面延伸且处于从沟槽底面的最深部位起算的高度,该高度对应于法定的最小花纹深度。该阶梯因此完成胎面磨损指示器的功能。在下述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起到哑声件作用是尤其有效的,在此如此选择在每个胎面周向沟槽中的凸起的数量,即,每个周向沟槽在支承面内在轮胎的每个转动位置上有至少一个凸起。在胎面的每个周向沟槽中的凸起数量因此有利地为12个至20个,尤其是17个。附图说明现在,结合示意性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来详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优点和细节,其中图1和图2分别是就位在车辆充气轮胎胎面的周向沟槽中的哑声件的一个变型实施方式的视图,图3以看向周向沟槽的视图示出了根据图1的哑声件的前视图,图4示出了根据图1的哑声件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致力于具体设计的、就位在车辆充气子午轮胎、尤其是轿车、厢式货车或轻型卡车轮胎的胎面的周向沟槽中的且起到哑声件作用的局部凸起4,该凸起如此分布设置在周向沟槽1中,即在行驶运行中在轮胎滚动时至少总有一个凸起4位于轮胎的触地支承面中。因此,在周向沟槽1中分别形成12个至20个、尤其16个至18个凸起4,所述凸起可以彼此间隔基本相同的距离,但其距离也可以变化。布置在相邻周向沟槽1中的凸起4在周向上最好相互错开。图1和图2分别示出了横截面大致呈V形的周向沟槽1的一个周向部段以及就位在周向沟槽1内的凸起4,所述周向沟槽由一个沟槽底面2和两个沟槽侧面3、3’界定。沟槽底面2在所示变型中倒圆构成且具有醒目的延伸向沟槽侧面3、3’的过渡倒圆部2a(图3)。凸起4具有基本呈柱形的基部5、四个从基部5起呈辐射状凸出的且沿沟槽底面2延伸的窄的稳固连条6、6’、7、7’和在稳固连条6、6’、7、7’之间沿基部5延伸的阶梯8。基部5具有4.0mm至6.0mm、尤其是5.0mm的直径d1(图4),其从沟槽底面2的最深位点起沿径向测定的高度h1(图3)为3.0mm至4.0mm,尤其是3.5mm。基部5具有呈圆顶形构成的且具有圆形遮盖面9a的上部9,遮盖面的直径d2(图4)例如为2.5mm。稳固连条6、6’、7和7’紧接在上部9下方地形成在基部5上且分别比如以90度相互错开,使得两个稳固连条6、6’以及两个稳固连条7、7’分别基本上完全径向对置。尤其是如图4所示,两个稳固连条6、6’在俯视图中从基部5起沿着沟槽底面2呈直线且相对于胎面周向以高达30°、尤其是15°至25°的角度α延伸并且分别具有1.5mm至2.5mm的长度l1。稳固连条7、7’在俯视图中从基部5起沿着沟槽底面2延伸略微呈弧形延伸,最好沿着圆弧延伸,该圆弧的半径r1为6.0mmmm至8.0mm,尤其是7.5mm。在如图1所示的变型实施方式中,稳固连条7一直延伸至沟槽侧面3的径向靠内区域并如此将凸起4连接至沟槽侧面3,即,稳固连条7’近距离地结束在另一沟槽侧面3’前。在图2所示的变型实施方式中,稳固连条7’接合至沟槽侧面3’。所有的稳固连条6、6’、7、7’优选具有基本一致的横截面,尤其是分别具有基本呈矩形的或梯形的横截面。该沟槽底面上的稳固连条6、6’、7、7’的宽度b1大致为1.5mm至2mm。沿基部5的外表面在相邻的稳固连条6、6’、7、7’之间呈弧形延伸的阶梯8分别具有平行于胎面外表面延伸的阶梯面8a,阶梯面宽度b2(图4)为0.5mm至1.0mm。阶梯面8a在径向上优选处于从沟槽底面的最深位点起算的高度h2,它对应于1.6mm的最小花纹深度,从而阶梯8完成TWI功能(胎面磨损指示器)。在基部5、稳固连条6、6’、7、7和阶梯8之间的所有过渡部以及至沟槽侧面3、3’和沟槽底面2的过渡部最好设计成是倒圆的。附图标记说明1周向沟槽2沟槽底面2a过渡倒圆部3、3’沟槽侧面4凸起5基部6、6’、7、7’稳固连条8阶梯8a阶梯面9上部9a遮盖面h1、h2高度r1半径d1、d2直径l1长度b1、b2宽度α角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胎面的车辆充气轮胎,所述胎面包括至少一个界定凸花纹如花纹肋或花纹块列的周向沟槽(1),该周向沟槽在凸花纹之间由一个沟槽底面(2)和两个相互对置的沟槽侧面(3,3’)界定,并且在其沟槽底面(2)上形成多个沿周向相互间隔的且作为哑声件的凸起(4),其特征在于,每个凸起(4)具有至少基本居中就位在沟槽底面(2)上的柱形基部(5),四个稳固连条(6,6’,7,7’)呈辐射状从该基部起沿着沟槽底面(2)延伸,其中,每两个稳固连条(6,6’,7,7’)相互径向完全对置,并且其中,一对完全径向相互对置的稳固连条(6,6’)基本上在该周向沟槽(1)的周向上延伸,另一对完全径向相互对置的稳固连条(7,7’)基本沿轴向延伸,至少其中一个所述稳固连条(7,7’)延伸至一个沟槽侧面(3,3’)且与该沟槽侧面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2.18 DE 102015225941.21.一种具有胎面的车辆充气轮胎,所述胎面包括至少一个界定凸花纹如花纹肋或花纹块列的周向沟槽(1),该周向沟槽在凸花纹之间由一个沟槽底面(2)和两个相互对置的沟槽侧面(3,3’)界定,并且在其沟槽底面(2)上形成多个沿周向相互间隔的且作为哑声件的凸起(4),其特征在于,每个凸起(4)具有至少基本居中就位在沟槽底面(2)上的柱形基部(5),四个稳固连条(6,6’,7,7’)呈辐射状从该基部起沿着沟槽底面(2)延伸,其中,每两个稳固连条(6,6’,7,7’)相互径向完全对置,并且其中,一对完全径向相互对置的稳固连条(6,6’)基本上在该周向沟槽(1)的周向上延伸,另一对完全径向相互对置的稳固连条(7,7’)基本沿轴向延伸,至少其中一个所述稳固连条(7,7’)延伸至一个沟槽侧面(3,3’)且与该沟槽侧面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基本沿周向沟槽(1)的周向和沿该沟槽底面(2)延伸的稳固连条(6,6’)相对于周向以达到30°、最好是15°至25°的角度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基本沿周向沟槽(1)的周向和沿该沟槽底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乌尔里希·贝尔比约恩比尔克·格莱泽布兰卡·萨拉·特梅斯奥利弗·许尔曼丹尼尔·内特安德列亚斯·多姆沙伊特
申请(专利权)人:大陆轮胎德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