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杂界面湍流边界层脉动压力测试的传感器阵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6765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杂界面湍流边界层脉动压力测试的传感器阵列,涉及湍流激励测试技术领域,包括:预定数量底部入声的MEMS传感器、柔性电路板、钢片;柔性电路板包括元件面和焊接面,在元件面和所述焊接面布线,在元件面布置元器件;各个MEMS传感器按照电路设计的预定位置焊接在柔性电路板的元件面,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与MEMS传感器的底部入声孔对应的第一进声孔;钢片固定在柔性电路板的焊接面,钢片上设置有与MEMS传感器的底部入声孔对应的第二进声孔。依靠自身实现表面平整模型界面,有利于误差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杂界面湍流边界层脉动压力测试的传感器阵列
本专利技术涉及湍流激励测试
,尤其是一种复杂界面湍流边界层脉动压力测试的传感器阵列。
技术介绍
湍流边界层脉动压力是一种面分布的随机激励力源,需要采用统计方法进行描述。湍流脉动压力的频率-波数谱定量地描述了脉动压力与结构相互作用的时空耦合特征。一旦湍流脉动压力输给结构的功率确定,再考虑结构与内外流体的耦合作用,即可确定结构的振动和声辐射。水下航行体表面三维流动状态及其流动激励载荷,尤其是附体及上层建筑与艇体结合部位的流激载荷与水下航行体流激水动力噪声关系密切。既是航行体水动力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又是必须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为了准确预报和控制水下航行体的水动力噪声,需要掌握航行体附体及上层建筑等弯曲表面存在势流压力梯度时的非均衡湍流边界层脉动压力的波数-频率谱特性。国外对湍流边界层脉动压力随机激励力的定量描述主要是基于平面刚性界面湍流脉动压力时空测量,给出其流向及横向相关性,再利用时空变换给出其波数-频率谱。此类方法主要解决平面模型及结构线型曲率变化不大模型激励力问题,对于航行体附体、上层建筑与艇体结合部位等模型曲率变化较大的模型来说,采用平板模型得到的湍流边界层脉动压力频率-波数谱,可能带来较大误差。国内在实验分析研究平板或小曲率模型水动力载荷时,多在实验室中采用散点传感器或硬板传感器阵列进行湍流边界层脉动压力频率-波数谱测试,该阵列可以开展任意曲面湍流边界脉动压力测试。水下航行体表面尤其是突体、附体及上层建筑与艇体结合部位线型复杂,有一定的空间曲率,需保证测试传感器阵列完全贴合于物体表面,不影响表面线性。现行硬板测试阵列仅能适用于平面或大曲率类似平面模型的试验,传感器的间距大造成空间分辨率较低,严重影响水下航行体流激水动力噪声的预报精度。此外测试阵列采用顶部进声传感器,阵列表面采用与电路元器件等高的塑料板齐平,要求的加工精度高但表面仍存在较多缝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及技术需求,提出了一种复杂界面湍流边界层脉动压力测试的传感器阵列。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复杂界面湍流边界层脉动压力测试的传感器阵列,所述传感器阵列包括:预定数量底部入声的MEMS传感器、柔性电路板、钢片;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元件面和焊接面,在所述元件面和所述焊接面布线,在所述元件面布置元器件;各个所述MEMS传感器按照电路设计的预定位置焊接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元件面,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MEMS传感器的底部入声孔对应的第一进声孔;所述钢片固定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焊接面,所述钢片上设置有与所述MEMS传感器的底部入声孔对应的第二进声孔。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MEMS传感器为贴片式封装,所述MEMS传感器的底部入声孔贴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元件面上。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进声孔大于所述底部入声孔,所述第二进声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进声孔。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MEMS传感器连接有信号引出接头,所述信号引出接头用于连接信号采集仪;各个所述MEMS传感器的信号引出接头集中布置在所述元件面的预定区域内。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设置在所述MEMS传感器的预定位置和所述信号引出接头的预定区域以外的位置;在所述元件面上,所述螺栓孔的周边设置有加强凸起;所述钢片上与所述螺栓孔对应位置处设置有螺栓孔倒角,所述螺栓孔倒角的尺寸与平头螺丝匹配,所述平头螺丝与所述螺栓孔倒角之间的缝隙部位采用填缝材料抹平。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元件面被埋藏于被测复杂界面的预置凹槽内;在精确开槽的模型中,所述被测复杂界面指模型外壳,所述模型外壳上开设有螺栓孔、信号接头通孔和元件凹槽;在非精确开槽的模型中,所述模型还包括具有所述模型的测点位置表面线型的模型衬底,所述被测复杂界面指所述模型衬底,所述模型衬底上开设有螺栓孔、信号接头通孔和元件凹槽;所述信号接头通孔与所述信号引出接头的预定区域对应,所述元件凹槽与所述MEMS传感器的预定位置对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通过选用底部入声的MEMS传感器,贴附在柔性电路板的元件面,依靠底部入声的MEMS传感器、柔性电路板以及另一面布置的整板加强的钢片实现表面平整模型界面,有利于误差控制,通过优化空间布局提升了测试精度与可靠性,便于安装拆卸,可多次重复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复杂界面湍流边界层脉动压力测试的传感器阵列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阵列的柔性电路板元件面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阵列的钢片面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复杂界面湍流边界层脉动压力测试的传感器阵列的安装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模型衬底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复杂界面湍流边界层脉动压力测试的传感器阵列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传感器阵列包括:预定数量底部入声的MEMS传感器1、柔性电路板(英文:FlexiblePrintedCircuit,简称:FPC)2、钢片3。柔性电路板2包括元件面和焊接面,在元件面和焊接面布线,在元件面布置元器件。元件面用于安装元器件,焊接面为元件面的背面。各个MEMS传感器1按照电路设计的预定位置焊接在柔性电路板2的元件面,柔性电路板2上设置有与MEMS传感器1的底部入声孔11对应的第一进声孔21。可选的,MEMS传感器1为贴片式封装,MEMS传感器1的底部入声孔11贴于柔性电路板2的元件面上。柔性电路板2具有较好的可挠性,可以自由弯曲、卷绕、折叠,可以承受数百万次的动态弯曲而不折损。由于MEMS传感器1为贴片式封装,MEMS传感器1的焊接面和元件在同一面,并且MEMS传感器1为底部入声,因此MEMS传感器1的入声孔贴在柔性电路板2的元件面上。在实际应用中,柔性电路板2上的元器件在一般情况下均采用贴片式封装。在实际应用中,柔性电路板2上还会安装电路所需的外围元件,柔性电路板2会预先根据电路原理图、元件封装、安装需求等进行电路设计,控制各个MEMS传感器1的间距,集中布置所有元器件。柔性电路板2的布板设计,元件尺寸、第一进声孔、螺栓孔等均在柔性电路板2上预留体现,印刷电路板过程中进行整板加强及元件面布局加强,并完成螺栓孔、第一进声孔的打孔,在焊接过程中,全程是机器定位焊接,MEMS传感器1以及外围电路将并排贴于柔性电路板2上。对于MEMS传感器1的选型,需要根据复杂界面湍流边界层脉动压力波数-频率谱测试指标要求,在选型时,需要满足入声孔直径小、传感器尺寸小、带宽范围大、频响波动小、频谱-相位一致性佳的选型要求。示例性的,入声孔直径小于0.4mm,传感器宽小于4mm,带宽范围再10Hz~10kHz,频响波动小于±1dB,频谱一致性小于±0.5dB,相位一致性小于±2°。钢片3固定在柔性电路板2的焊接面,钢片3上设置有与MEMS传感器1的底部入声孔11对应的第二进声孔31。钢片3为与柔性电路板2对应的整板加强钢片,钢片3固定在柔性电路板2的焊接面,既调整了柔性电路板2的柔韧性,又提高了柔性电路板2的强度,使得柔性电路板2的焊接面(背面)光整,保证了传感器阵列完全贴合于物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杂界面湍流边界层脉动压力测试的传感器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阵列包括:预定数量底部入声的MEMS传感器、柔性电路板、钢片;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元件面和焊接面,在所述元件面和所述焊接面布线,在所述元件面布置元器件;各个所述MEMS传感器按照电路设计的预定位置焊接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元件面,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MEMS传感器的底部入声孔对应的第一进声孔;所述钢片固定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焊接面,所述钢片上设置有与所述MEMS传感器的底部入声孔对应的第二进声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杂界面湍流边界层脉动压力测试的传感器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阵列包括:预定数量底部入声的MEMS传感器、柔性电路板、钢片;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元件面和焊接面,在所述元件面和所述焊接面布线,在所述元件面布置元器件;各个所述MEMS传感器按照电路设计的预定位置焊接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元件面,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MEMS传感器的底部入声孔对应的第一进声孔;所述钢片固定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焊接面,所述钢片上设置有与所述MEMS传感器的底部入声孔对应的第二进声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MEMS传感器为贴片式封装,所述MEMS传感器的底部入声孔贴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元件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声孔大于所述底部入声孔,所述第二进声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进声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MEMS传感器连接有信号引出接头,所述信号引出接头用于连接信号采集仪;各个所述MEM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进庞业珍白振国高岩胡昊灏沈琪刘璐璐胡东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二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