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潮间带多点位近底边界层水沙过程同步观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056494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7 0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潮间带多点位近底边界层水沙过程同步观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潮间带观测剖面的地形、植被特征以及水动力条件,确定三类观测点位置;根据各类观测点的水动力条件确定观测平台及所需的仪器;根据潮间带各观测点地形和实测潮位过程,利用露滩时间在观测点安装仪器支架和仪器,布设仪器;根据设置的观测起讫时间进行自动观测和数据采集;回收观测仪器和支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潮间带多点位近底边界层水沙过程同步观测方法采用国外先进的流速仪、浊度仪、潮位仪,可获取潮间带多点位近底边界层水沙关系的时空变化规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沙观测
,尤其涉及一种潮间带多点位近底边界层水沙过程同步观测方法
技术介绍
海岸带是海陆相互作用的最前沿地带,自然资源丰富,海岸带内的潮流、波浪、泥沙运动在时空上的变化对地貌演变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今已有很多学者对海岸带的潮流、波浪、含沙量进行现场观测,但由于潮间带为水位变动区,水深浅、宽度大,船测难上滩、人测难下水,现场条件比较复杂,大多数的现场观测都为单点观测,难以获得水沙运动在时空上的同步变化,限制了对于整个潮间带水沙关系以及地貌演变过程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潮间带多点位近底边界层水沙过程同步观测方法,采用国外先进的流速仪、浊度仪、潮位仪,可获取潮间带多点位近底边界层水沙关系的时空变化规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潮间带多点位近底边界层水沙过程同步观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根据潮间带观测剖面的地形、植被特征以及水动力条件,确定观测点位置,包括:步骤S2:根据各观测点的水动力条件确定观测平台及所需的仪器,包括:步骤S3:根据潮间带各观测点地形和实测潮位过程,判断各测点露滩时间,利用露滩时间在观测点安装仪器支架和仪器;根据《海洋调查规范》要求,在三类测点布设仪器;步骤S4:根据设置的观测起讫时间进行自动观测和数据采集;步骤S5:回收观测仪器和支架。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步骤S1进一步包括:子步骤S11:在潮间上带处,设置一个观测点,称为第一类观测点;在潮间带中部、潮间带下部,分别设置一个观测点,称为第二类观测点;在潮间带下部处,设置一个观测点,称为第三类测点;子步骤S12:在潮间带的观测点之间,若距离较远,可插入新的观测点,新插入的观测点称为第二类观测点。作为一种实施例,还包括:所述潮间上带是平均高潮位线;所述潮间带中部是平均潮位线;所述潮间带下部是平均低潮位线。作为一种实施例,还包括:潮间带下部的水深大于10米。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步骤S2进一步包括:子步骤S21:根据水动力条件和潮滩植被情况,确定第一类观测点平台为仪器支架,称为A型支架,第二观测观测平台为仪器支架,称为B型支架,第三类观测平台为锚泊调查船;子步骤S22:根据水动力条件,确定第一类观测点所需仪器为ADV流速仪三台、剖面流速仪一台、浊度传感器三台、潮位计一台,风速仪一台;第二类观测点所需仪器为小威龙剖面流速仪一台、ADCP一台、潮位仪一台、浊度仪若干台,风速仪一台;第三类测点所用仪器为水文绞车一台、横式采样器一台、ADCP一台、测深仪一台、潮位仪一台,风速仪一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潮间带多点位近底边界层水沙过程同步观测方法采用国外先进的流速仪、浊度仪、潮位仪,可获取潮间带多点位近底边界层水沙关系的时空变化规律。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潮间带多点位近底边界层水沙过程同步观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潮间带多点位近底边界层水沙过程同步观测方法中第一类观测点的支架及仪器安装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潮间带多点位近底边界层水沙过程同步观测方法中第二类观测点的支架及仪器安装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潮间带多点位近底边界层水沙过程同步观测方法中第三类观测点的支架及仪器安。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在下文的描述中,将以包括触控显示器的智能终端为实施例,其显示器上配置有可触控界面。在以下详细描述中,许多具体细节被示出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深入了解。然而,本专利技术可能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被实施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在其他情况下,众所周知的方法、规程、部件、电路和网络未被详细描述以免不必要地模糊实施例的各个方面。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潮间带多点位近底层水沙过程同步观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潮间带多点位近底层水沙过程同步观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根据潮间带观测剖面的地形、植被特征以及水动力条件,确定观测点位置,包括:在潮间上带(平均高潮位线)处设置一个观测点,称为第一类观测点,以便获取近岸处的潮流、波浪和泥沙运动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在潮间带中部(平均潮位线)、潮间带下部(平均低潮位线)处各设置一个观测点,称为第二类观测点,以便获取潮间带内潮流、波浪和泥沙运动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在潮下带(水深一般超过10m处)设置一个观测点,称为第三类观测点,用以获取深水处的潮流、波浪和泥沙运动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根据观测剖面的地形、植被特征,在第一类和第二类观测点之间的潮间带,若观测点距离较远,可加密设置第二类观测点。上述三类观测点建立了从水深10m以上处到近岸处的观测剖面,便可获取潮流、波浪和泥沙运动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步骤S2:根据各观测点的水动力条件、植被情况,确定观测平台及所需仪器,第一类观测点滩面高程较高、露滩时间较长,采用A型仪器支架为观测平台,第二类观测点露滩时间相对较长,采用B型仪器支架为观测平台,第三类观测点水深在10m以上,采用锚泊调查船为观测平台。第一类观测点所需仪器为ADV流速仪三台、剖面流速仪一台、浊度传感器三台、潮位计一台,风速仪一台;第二类观测点所需仪器为小威龙剖面流速仪一台、ADCP一台、潮位仪一台、浊度仪若干台(取决于观测位置的最大水深及垂向观测精度),风速仪一台;第三类测点所需仪器为水文绞车一台、横式采样器一个、ADCP一台、测深仪一台、潮位仪一台,风速仪一台。步骤S3:根据观测点的地形条件、植被覆盖情况,在观测点安装支架和仪器。悬沙浓度在垂向上一般呈“L”形分布,因而OBS传感器在垂向上的布置采取上疏下密的原则;流速测量仪器的布置以能够测量整个剖面的流速分布为原则,在剖面流速仪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潮间带多点位近底边界层水沙过程同步观测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潮间带多点位近底边界层水沙过程同步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根据潮间带观测剖面的地形、植被特征以及水动力条件,确定观测点位置,包括:步骤S2:根据各观测点的水动力条件确定观测平台及所需的仪器,包括:步骤S3:根据潮间带各观测点地形和实测潮位过程,判断各测点露滩时间,利用露滩时间在观测点安装仪器支架和仪器;根据《海洋调查规范》要求,在三类测点布设仪器;步骤S4:根据设置的观测起讫时间进行自动观测和数据采集;步骤S5:回收观测仪器和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潮间带多点位近底边界层水沙过程同步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根据潮间带观测剖面的地形、植被特征以及水动力条件,确定观测点位置,包括:步骤S2:根据各观测点的水动力条件确定观测平台及所需的仪器,包括:步骤S3:根据潮间带各观测点地形和实测潮位过程,判断各测点露滩时间,利用露滩时间在观测点安装仪器支架和仪器;根据《海洋调查规范》要求,在三类测点布设仪器;步骤S4:根据设置的观测起讫时间进行自动观测和数据采集;步骤S5:回收观测仪器和支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进一步包括:子步骤S11:在潮间上带处,设置一个观测点,称为第一类观测点;在潮间带中部、潮间带下部,分别设置一个观测点,称为第二类观测点;在潮间带下部处,设置一个观测点,称为第三类测点;子步骤S12:在潮间带的观测点之间,若距离较远,可插入新的观测点,新插入的观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政徐贝贝张茜周曾李欢耿亮靳闯张长宽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