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撑杆式机翼折叠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6580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航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折叠撑杆式的机翼折叠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折叠撑杆式机翼折叠机构通过折叠作动筒带动折叠摇杆Ⅰ的转动实现机翼的展开与折叠,折叠作动筒带动折叠摇杆Ⅱ的小角度的转动,实现折叠摇杆Ⅱ上设置的锁止座与定位销座产生位移,使得锁止座上的一个销孔与定位销座的通孔同轴,通孔内的定位销在闸线的作用下,插入锁止座上的一个销孔,实现机翼展开与折叠状态下的锁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折叠撑杆式机翼折叠机构重量轻,能实现机翼在展开和折叠两种状态间的可靠切换,并能在展开和折叠的极限位置可靠锁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撑杆式机翼折叠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
,具体涉及到一种折叠撑杆式的机翼折叠机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机翼折叠机构一般通过驱动器直接驱动机翼绕折叠枢轴转动实现机翼的展开/折叠运动。为满足飞行器机翼大角度折叠的功能需求,这种机翼折叠机构的驱动器推杆需要很长的行程,造成折叠机构尺寸较大,重量较重,在飞行器内部不易布置,对飞行器的飞行性能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折叠撑杆式机翼折叠机构,能够解决或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项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折叠撑杆式机翼折叠机构,包括机翼主梁1,所述机翼主梁1与机身的机翼连接件3通过枢轴5铰接在一起,所述折叠撑杆式机翼折叠机构还包括:折叠摇杆Ⅰ7,一端铰接在机翼主梁1与机翼副梁2的连接处;折叠摇杆Ⅱ8,一端与所述折叠摇杆Ⅰ7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机身铰接;折叠作动筒6,与所述折叠摇杆Ⅱ8平行安装,所述折叠作动筒6的底座与所述折叠摇杆Ⅱ8的一端铰接,所述折叠作动筒6的伸出端铰接在所述折叠摇杆Ⅰ7上;锁止座12,为圆弧状的板条状结构,沿圆弧方向开设有两个销孔,所述锁止座12一端连接到所述折叠摇杆Ⅱ8的径向方向上,所述锁止座12的弧心靠近所述折叠摇杆Ⅱ8的另一端;定位销座10,固定连接到所述机身上,开设有一个通孔;定位销9,适配设置在所述定位销座10的通孔内,所述定位销9连接闸线11;其中,所述折叠撑杆式机翼折叠机构呈折叠状态时,所述通孔与所述锁止座12的外端的一个所述销孔同轴,所述折叠撑杆式机翼折叠机构呈展开状态时,所述通孔与所述锁止座12的另一个所述销孔同轴。优选的是,所述折叠作动筒6为液压缸。优选的是,所述闸线11连接有一个驱动器。优选的是,所述折叠作动筒6的伸出端安装有铰接接头。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折叠撑杆式机翼折叠机构,是一种通过小尺寸驱动器驱动机翼大角度折叠的飞行器机翼折叠机构,重量轻,能实现机翼在展开和折叠两种状态间的可靠切换,并能在展开和折叠的极限位置可靠锁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折叠撑杆式机翼折叠机构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折叠撑杆式机翼折叠机构折叠状态的示意图;1-机翼主梁,2-机翼副梁,3-机翼连接件,4-机身,5-枢轴,6-折叠作动筒,7-折叠摇杆Ⅰ,8-折叠摇杆Ⅱ,9定位销,10-定位销座,11-闸线,12-锁止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更容易被理解,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详细的描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图1与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折叠撑杆式机翼折叠机构,包括机翼主梁1,机翼主梁1与机身的机翼连接件3通过枢轴5铰接在一起,折叠撑杆式机翼折叠机构还包括:折叠摇杆Ⅰ7,一端铰接在机翼主梁1与机翼副梁2的连接处;折叠摇杆Ⅱ8,一端与折叠摇杆Ⅰ7铰接,另一端与机身铰接;折叠作动筒6,与折叠摇杆Ⅱ8平行安装,折叠作动筒6的底座与折叠摇杆Ⅱ8的一端铰接,折叠作动筒6的伸出端铰接在折叠摇杆Ⅰ7上;锁止座12,为圆弧状的板条状结构,沿圆弧方向开设有两个销孔,锁止座12一端连接到折叠摇杆Ⅱ8的径向方向上,锁止座12的弧心靠近折叠摇杆Ⅱ8的另一端;定位销座10,固定连接到机身上,开设有一个通孔;定位销9,适配设置在定位销座10的通孔内,定位销9连接闸线11;其中,折叠撑杆式机翼折叠机构呈折叠状态时,通孔与锁止座12的外端的一个销孔同轴,折叠撑杆式机翼折叠机构呈展开状态时,通孔与锁止座12的另一个销孔同轴。在本专利技术中有利的选择,折叠作动筒6为液压缸,,闸线11连接有一个驱动器,折叠作动筒6的伸出端安装有铰接接头。图1为机翼的展开状态,折叠作动筒6做功伸长,折叠摇杆Ⅰ7受力,绕折叠摇杆Ⅱ8与折叠摇杆Ⅰ7的铰接点转动,折叠摇杆Ⅰ7使得机翼绕枢轴5转动呈现展开状态,同时折叠摇杆Ⅱ8在折叠摇杆Ⅰ7的带动下,折叠摇杆Ⅱ8绕其与机身的铰接点产生一个小角度的转动,折叠摇杆Ⅱ8上的锁止座12与定位销座10产生位移,机翼呈展开状态时,锁止座12上内侧的销孔与定位销座10的通孔同轴,定位销座10通孔内的定位销9在闸线的作用下,插入锁止座12上内侧的销孔,实现机翼在展开状态时的锁定。图2为机翼的折叠状态,折叠作动筒6做功收缩,折叠摇杆Ⅰ7受力,绕折叠摇杆Ⅱ8与折叠摇杆Ⅰ7的铰接点转动,折叠摇杆Ⅰ7使得机翼绕枢轴5转动呈现折叠状态,同时定位销9在闸线的作用下退出锁止座12上内侧的销孔,折叠摇杆Ⅱ8在折叠摇杆Ⅰ7的带动下,折叠摇杆Ⅱ8绕其与机身的铰接点产生一个小角度的转动,折叠摇杆Ⅱ8上的锁止座12与定位销座10产生位移,机翼呈折叠状态时,锁止座12上外侧的销孔与定位销座10的通孔同轴,定位销9在闸线的作用下,插入锁止座12上外侧的销孔,实现机翼在折叠状态时的锁定。本专利技术的折叠撑杆式机翼折叠机构,重量轻,能实现机翼在展开和折叠两种状态间的可靠切换,并能在展开和折叠的极限位置可靠锁定。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撑杆式机翼折叠机构,包括机翼主梁(1),所述机翼主梁(1)与机身的机翼连接件(3)通过枢轴(5)铰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撑杆式机翼折叠机构还包括:折叠摇杆Ⅰ(7),一端铰接在机翼主梁(1)与机翼副梁(2)的连接处;折叠摇杆Ⅱ(8),一端与所述折叠摇杆Ⅰ(7)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机身铰接;折叠作动筒(6),与所述折叠摇杆Ⅱ(8)平行安装,所述折叠作动筒(6)的底座与所述折叠摇杆Ⅱ(8)的一端铰接,所述折叠作动筒(6)的伸出端铰接在所述折叠摇杆Ⅰ(7)上;锁止座(12),为圆弧状的板条状结构,沿圆弧方向开设有两个销孔,所述锁止座(12)一端连接到所述折叠摇杆Ⅱ(8)的径向方向上,所述锁止座(12)的弧心靠近所述折叠摇杆Ⅱ(8)的另一端;定位销座(10),固定连接到所述机身上,开设有一个通孔;定位销(9),适配设置在所述定位销座(10)的通孔内,所述定位销(9)连接闸线(11);其中,所述折叠撑杆式机翼折叠机构呈折叠状态时,所述通孔与所述锁止座(12)的外端的一个所述销孔同轴,所述折叠撑杆式机翼折叠机构呈展开状态时,所述通孔与所述锁止座(12)的另一个所述销孔同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撑杆式机翼折叠机构,包括机翼主梁(1),所述机翼主梁(1)与机身的机翼连接件(3)通过枢轴(5)铰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撑杆式机翼折叠机构还包括:折叠摇杆Ⅰ(7),一端铰接在机翼主梁(1)与机翼副梁(2)的连接处;折叠摇杆Ⅱ(8),一端与所述折叠摇杆Ⅰ(7)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机身铰接;折叠作动筒(6),与所述折叠摇杆Ⅱ(8)平行安装,所述折叠作动筒(6)的底座与所述折叠摇杆Ⅱ(8)的一端铰接,所述折叠作动筒(6)的伸出端铰接在所述折叠摇杆Ⅰ(7)上;锁止座(12),为圆弧状的板条状结构,沿圆弧方向开设有两个销孔,所述锁止座(12)一端连接到所述折叠摇杆Ⅱ(8)的径向方向上,所述锁止座(12)的弧心靠近所述折叠摇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洪吴斌张旭王云俊朱亮林海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