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风能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6446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风能汽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底部左右对称设置有行走轮,所述车体顶部设置有风能发电机构;所述风能发电机构包括横向风筒,所述横向风筒内左右两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两侧边设置有固定挡板,所述固定挡板为三角形挡板,三角形挡板顶部设置有活动进风挡板,所述活动进风挡板顶端铰接三角形挡板顶部,活动进风挡板底端抵接三角形挡板底端封闭横向风筒的进风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风能汽车,结构设置巧妙且布置合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双向风能利用,大大提高风能利用率,根据两侧风力大小,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根据风力大小调节入风量,有效提高结构安全稳定性进一步有效利用风能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风能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具体是一种新能源风能汽车。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等。非常规的车用燃料指除汽油、柴油、天然气(NG)、液化石油气(LPG)、乙醇汽油(EG)、甲醇、二甲醚之外的燃料。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因国家不同其提法也不相同,在日本通常被称为“低公害汽车”,2001年以日本国土交通省、环境省和经济产业省制定了“低公害车开发普及行动计划”。该计划所指的低公害车包括5类,即: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以甲醇为燃料的汽车、排污和燃效限制标准最严格的清洁汽油汽车。在美国通常将新能源汽车称作“代用燃料汽车”。然而传统的新能源汽车结构呆板,供电方式主要为太阳能,而在道路上风能资源也及其丰富,因此研究一种新能源风能汽车对于节能环保具有重大积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风能汽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风能汽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底部左右对称设置有行走轮,所述车体顶部设置有风能发电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能发电机构包括横向风筒,所述横向风筒内左右两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两侧边设置有固定挡板,所述固定挡板为三角形挡板,三角形挡板顶部设置有活动进风挡板,所述活动进风挡板顶端铰接三角形挡板顶部,活动进风挡板底端抵接三角形挡板底端封闭横向风筒的进风口,所述活动进风挡板下侧中部通过升降机构固定支撑在车体顶部,所述横向风筒内左右对称设置有发电单元,所述横向风筒中部上侧设置有出风口。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发电单元包括发电机,所述发电机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横向风筒内,所述发电机前端设置有风轴,所述风轴套装固定支架对应位置设置的支撑轴承上,所述风轴前端套装有叶轮,所述叶轮上均匀设置有螺旋风叶。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轴对应叶轮前端设置有导流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竖向丝杆轴,所述车体上对应位置设置有机仓,所述竖向丝杆轴底端套装在机仓上对应位置设置的固定轴承上,所述机仓内设置有竖向丝杆轴驱动机构,所述竖向丝杆轴上套装有托架,所述托架端部固定设置有丝杆滑块,所述丝杆滑块套装在竖向丝杆轴上,所述托架上固定设置有竖向支架,活动进风挡板中部铰接在竖向支架顶部。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竖向丝杆轴顶端设置有限位块。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竖向丝杆轴驱动机构包括竖向锥齿轮,所述竖向锥齿轮套装在机仓内竖向丝杆轴底端,所述机仓内设置有横向锥齿轮和驱动横向锥齿轮转动的升降电机,所述横向锥齿轮与竖向锥齿轮啮合传动。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向风筒内对应出风口下侧设置有出风导流座,所述出风导流座左右两侧设置有弧形导风槽。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机构替换为气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风能汽车,结构设置巧妙且布置合理,工作时,风的气流从左右两侧的进风口进入横向风筒内,多余气流经活动进风挡板导流后沿活动进风挡板上侧流动,减小风阻,进入横向风筒内的气流推动叶轮转动,进而带动风轴转动,风轴驱动发电机工作,进而产生电能驱动汽车行走,而工作后的气流经出风导流座导流后从出风口排出,两发电单元将两侧来风转换为电能,实现双向风能利用,大大提高风能利用率,根据两侧风力大小,活动进风挡板受升降机构驱动调节进风口的入风量,当风力较大时,活动进风挡板受驱动收紧,缩小进风口的入风量,有效提高结构安全稳定性;当风力较小时,活动进风挡板受驱动张开,增大进风口的入风量,有效提高结构安全稳定性进一步有效利用风能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新能源风能汽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新能源风能汽车中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新能源风能汽车中机仓内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新能源风能汽车,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底部左右对称设置有行走轮2,所述车体1顶部设置有风能发电机构。所述风能发电机构包括横向风筒4,所述横向风筒4内左右两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两侧边设置有固定挡板3,所述固定挡板3为三角形挡板,三角形挡板顶部设置有活动进风挡板7,所述活动进风挡板7顶端铰接三角形挡板顶部,活动进风挡板7底端抵接三角形挡板底端封闭横向风筒4的进风口,所述活动进风挡板7下侧中部通过升降机构固定支撑在车体1顶部,所述横向风筒4内左右对称设置有发电单元,所述横向风筒4中部上侧设置有出风口5。所述发电单元包括发电机16,所述发电机16通过固定支架10固定在横向风筒4内,所述发电机16前端设置有风轴14,所述风轴14套装固定支架10对应位置设置的支撑轴承15上,所述风轴14前端套装有叶轮12,所述叶轮12上均匀设置有螺旋风叶11。所述风轴14对应叶轮12前端设置有导流锥13。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竖向丝杆轴17,所述车体1上对应位置设置有机仓18,所述竖向丝杆轴17底端套装在机仓18上对应位置设置的固定轴承19上,所述机仓18内设置有竖向丝杆轴驱动机构,所述竖向丝杆轴17上套装有托架20,所述托架20端部固定设置有丝杆滑块23,所述丝杆滑块23套装在竖向丝杆轴17上,所述托架20上固定设置有竖向支架21,活动进风挡板7中部铰接在竖向支架21顶部。所述竖向丝杆轴17顶端设置有限位块22。所述竖向丝杆轴驱动机构包括竖向锥齿轮24,所述竖向锥齿轮24套装在机仓18内竖向丝杆轴17底端,所述机仓18内设置有横向锥齿轮25和驱动横向锥齿轮25转动的升降电机26,所述横向锥齿轮25与竖向锥齿轮24啮合传动。所述横向风筒4内对应出风口5下侧设置有出风导流座8,所述出风导流座8左右两侧设置有弧形导风槽9。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之间的唯一区别技术特征:所述升降机构6替换为气缸。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风能汽车,结构设置巧妙且布置合理,工作时,风的气流从左右两侧的进风口进入横向风筒内,多余气流经活动进风挡板导流后沿活动进风挡板上侧流动,减小风阻,进入横向风筒内的气流推动叶轮转动,进而带动风轴转动,风轴驱动发电机工作,进而产生电能驱动汽车行走,而工作后的气流经出风导流座导流后从出风口排出,两发电单元将两侧来风转换为电能,实现双向风能利用,大大提高风能利用率,根据两侧风力大小,活动进风挡板受升降机构驱动调节进风口的入风量,当风力较大时,活动进风挡板受驱动收紧,缩小进风口的入风量,有效提高结构安全稳定性;当风力较小时,活动进风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风能汽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底部左右对称设置有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顶部设置有风能发电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风能汽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底部左右对称设置有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顶部设置有风能发电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风能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能发电机构包括横向风筒,所述横向风筒内左右两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两侧边设置有固定挡板,所述固定挡板为三角形挡板,三角形挡板顶部设置有活动进风挡板,所述活动进风挡板顶端铰接三角形挡板顶部,活动进风挡板底端抵接三角形挡板底端封闭横向风筒的进风口,所述活动进风挡板下侧中部通过升降机构固定支撑在车体顶部,所述横向风筒内左右对称设置有发电单元,所述横向风筒中部上侧设置有出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风能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单元包括发电机,所述发电机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横向风筒内,所述发电机前端设置有风轴,所述风轴套装固定支架对应位置设置的支撑轴承上,所述风轴前端套装有叶轮,所述叶轮上均匀设置有螺旋风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风能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轴对应叶轮前端设置有导流锥。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鹏朗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