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冬季大棚高产金针菇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5019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0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冬季大棚高产金针菇的栽培方法,涉及金针菇栽培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金针菇菌种选择、菇棚搭建、改性棉籽壳制备、培养基配制、装袋、接种、发菌期管理、出菇期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棉籽壳改性,然后将其与玉米芯、麸皮、甘蔗渣、糠醛渣、啤酒糟、南瓜粉、茶叶渣、蔗糖、石膏等进行混合用于培养基的制备,并对金针菇发菌期和出菇期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来栽培金针菇,发菌速度较快,栽培的金针菇菌丝洁白、粗壮、浓密,栽培的金针菇盖小、肥嫩,整齐、强壮,产量高、品质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冬季大棚高产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针菇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冬季大棚高产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俗称智力菇和健美菇,是秋冬与早春栽培的食用菌,以其菌盖滑嫩、柄脆、营养丰富、味美适口而深受大众的喜爱,其营养丰富,具有健脑、补脑、增智的功能。据测定,金针菇氨基酸的含量非常丰富,高于一般菇类,尤其是赖氨酸的含量特别高,赖氨酸具有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功能,金针菇干品中含蛋白质8.87%,碳水化合物60.2%,粗纤维达7.4%,经常食用可防治溃疡病。金针菇还具有降胆固醇、缓解疲劳、防癌抗癌、抗衰老的功效,对治疗脑、心血管疾病、肠胃道疾病、肝脏系统疾病有很好的作用,具有很高的食用保健价值。金针菇人工栽培技术并不复杂,需要控制温度、培养基含水量、湿度、空气、光线等环境条件,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能获得稳定可靠的产量。然而,温室大棚栽培金针菇,即便是低温型品种,其菌丝生长适温也在20℃左右,栽培前期受棚内高温影响,水分蒸发快,培养基容易失水,导致金针菇袋面封皮,出菇推迟、不整齐,甚至枯黄、死亡,因此,如何在尽可能的提高金针菇产量的同时又保证其质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冬季大棚高产金针菇的栽培方法,栽培的金针菇盖小、肥嫩,整齐、强壮,产量高、品质好。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冬季大棚高产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金针菇菌种选择:选择生活力旺盛、健壮、无杂菌污染的金针菇菌种;(2)菇棚搭建:按照南北朝向搭建菇棚,要求地面平整、通风、遮光,使用前消毒处理;(3)改性棉籽壳制备:将棉籽壳粉碎,加入碱液,拌匀,焖料,然后加水进行超声处理,抽滤,洗涤,干燥,再向干燥后的棉籽壳中加入丙烯酸中和液、丙烯酰胺,升温,加入过硫酸钾,搅拌反应,冷却,抽滤,洗涤,烘干,得改性棉籽壳;(4)培养基配制:将改性棉籽壳、玉米芯、麸皮、甘蔗渣、糠醛渣、啤酒糟、南瓜粉、茶叶渣、蔗糖、石膏混合,拌匀,加水调节含水量,得培养基;(5)装袋、接种:将培养基装入塑料袋筒中,两端扎口,常压下消毒灭菌,冷却,在塑料袋筒的两端接种;(6)发菌期管理:将菌袋放入菇棚内发菌培养,控制室内温度为18-22℃,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遮光培养,当菌丝长到培养基的2/3时,开袋,搔菌、催蕾,催蕾时控制室内温度为12-15℃,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7)出菇期管理:当幼菇菌柄长1-5cm时,控制室内温度为8-12℃,空气相对湿度为80-85%,长至5cm以上时,控制室内温度温度为10-14℃,空气相对湿度为80-85%,整个出菇期间保持通风换气,给予光照。优选地,步骤(3)中,将棉籽壳粉碎,加入重量浓度为8-12%的氢氧化钙溶液,拌匀,焖料48-72h,然后加水进行超声处理15-25min,抽滤,洗涤,干燥,再向干燥的棉籽壳中加入丙烯酸中和液、丙烯酰胺,升温至65-75℃,加入过硫酸钾,搅拌反应1.5-2.5h,冷却,抽滤,洗涤,烘干,得改性棉籽壳。优选地,步骤(3)中,棉籽壳、氢氧化钙、丙烯酸、丙烯酰胺、过硫酸钾的重量比为100:2.2-3.8:10-16:7-12:0.04-0.08。优选地,步骤(4)中,改性棉籽壳、玉米芯、麸皮、甘蔗渣、糠醛渣、啤酒糟、南瓜粉、茶叶渣、蔗糖、石膏的重量比为20-30:40-50:14-21:7-15:4-8:3-7:3-8:2-6:0.6-1.2:0.7-1.5。优选地,步骤(4)中,甘蔗渣的直径为1-4mm。优选地,步骤(5)中,塑料袋筒的尺寸为17cm×33cm。优选地,步骤(7)中,当菌柄长至2.5-3.5cm时,在袋口处进行套袋。优选地,步骤(7)中,当幼菇菌柄长1-5cm时,控制菇棚内二氧化碳浓度≤0.11%,菌柄长5cm以上时,控制菇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为0.12-0.16%。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冬季大棚高产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对棉籽壳改性后将其与玉米芯、麸皮、甘蔗渣、糠醛渣、啤酒糟、南瓜粉、茶叶渣、蔗糖、石膏等进行混合用于培养基的制备,并对金针菇发菌期和出菇期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来栽培金针菇。该培养基中含有金针菇生长所需的碳氮和多种生长因子,且多种组分相互配合,发菌速度较快;其中,改性棉籽壳是将棉籽壳经加碱焖料、超声洗涤、聚合反应处理,能够提高培养基的出菇能力,这可能是由于加碱焖料处理过程中,氢氧化钙与棉籽壳中的木质素、纤维素等发生反应而改变其理化结构,使菌丝溶解分解利用,且焖料过程中分解了原材料中的毒性成分,在超声配合作用下洗涤去除不利于菌丝生长的毒性物质,处理后的棉籽壳再与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发生共聚交联反应,提高其吸水保水性,从而降低棚内高温对培养基中水分的影响,且控制培养基中加入的甘蔗渣的粒径和含量,起到保湿通气的作用,栽培的金针菇产量高、品质好,相较于原料中采用未改性棉籽壳制备的培养基,采用改性棉籽壳制备的培养基栽培的金针菇中蛋白质含量提高了5.3%,产量提高了53.86%,且金针菇菌丝洁白、粗壮、浓密;此外,本方法中选择较窄的塑料袋筒,有效降低感染杂菌的风险,出菇时及时解袋,防止菇体被迫弯曲生长,且在出菇后期,适当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诱导菌柄伸长、抑制菌盖开伞,栽培的金针菇盖小、肥嫩,整齐、强壮,品质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冬季大棚高产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金针菇菌种选择:选择生活力旺盛、健壮、无杂菌污染的金针菇菌种;(2)菇棚搭建:按照南北朝向搭建菇棚,要求地面平整、通风、遮光,使用前消毒处理;(3)改性棉籽壳制备:将棉籽壳粉碎,加入重量浓度为8%的氢氧化钙溶液,拌匀,焖料48h,然后加水进行超声处理15min,抽滤,洗涤,干燥,再向干燥的棉籽壳中加入丙烯酸中和液、丙烯酰胺,升温至65℃,加入过硫酸钾,搅拌反应1.5h,冷却,抽滤,洗涤,烘干,得改性棉籽壳;其中,棉籽壳、氢氧化钙、丙烯酸、丙烯酰胺、过硫酸钾的重量比为100:2.2:10:12:0.04;(4)培养基配制:将改性棉籽壳、玉米芯、麸皮、甘蔗渣、糠醛渣、啤酒糟、南瓜粉、茶叶渣、蔗糖、石膏按照20:50:14:7:8:3:8:2:0.6:0.7的重量比混合,其中,甘蔗渣的直径为1-2mm,拌匀,加水调节含水量,得培养基;(5)装袋、接种:将培养基装入塑料袋筒中,塑料袋筒的尺寸为17cm×33cm,两端扎口,常压下消毒灭菌,冷却,在塑料袋筒的两端接种;(6)发菌期管理:将菌袋放入菇棚内发菌培养,控制室内温度为18℃,空气相对湿度为60%,遮光培养,当菌丝长到培养基的2/3时,开袋,搔菌、催蕾,催蕾时控制室内温度为12℃,空气相对湿度为85%;(7)出菇期管理:当幼菇菌柄长1-5cm时,控制室内温度为8℃,空气相对湿度为80%,菇棚内二氧化碳浓度≤0.11%,长至5cm以上时,控制室内温度温度为10℃,空气相对湿度为80%,菇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为0.12%,整个出菇期间保持通风换气,给予光照,当菌柄长至2.5-3.0cm时,在袋口处进行套袋。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冬季大棚高产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金针菇菌种选择:选择生活力旺盛、健壮、无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冬季大棚高产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金针菇菌种选择:选择生活力旺盛、健壮、无杂菌污染的金针菇菌种;(2)菇棚搭建:按照南北朝向搭建菇棚,要求地面平整、通风、遮光,使用前消毒处理;(3)改性棉籽壳制备:将棉籽壳粉碎,加入碱液,拌匀,焖料,然后加水进行超声处理,抽滤,洗涤,干燥,再向干燥后的棉籽壳中加入丙烯酸中和液、丙烯酰胺,升温,加入过硫酸钾,搅拌反应,冷却,抽滤,洗涤,烘干,得改性棉籽壳;(4)培养基配制:将改性棉籽壳、玉米芯、麸皮、甘蔗渣、糠醛渣、啤酒糟、南瓜粉、茶叶渣、蔗糖、石膏混合,拌匀,加水调节含水量,得培养基;(5)装袋、接种:将培养基装入塑料袋筒中,两端扎口,常压下消毒灭菌,冷却,在塑料袋筒的两端接种;(6)发菌期管理:将菌袋放入菇棚内发菌培养,控制室内温度为18‑22℃,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遮光培养,当菌丝长到培养基的2/3时,开袋,搔菌、催蕾,催蕾时控制室内温度为12‑15℃,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7)出菇期管理:当幼菇菌柄长1‑5cm时,控制室内温度为8‑12℃,空气相对湿度为80‑85%,长至5cm以上时,控制室内温度温度为10‑14℃,空气相对湿度为80‑85%,整个出菇期间保持通风换气,给予光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冬季大棚高产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金针菇菌种选择:选择生活力旺盛、健壮、无杂菌污染的金针菇菌种;(2)菇棚搭建:按照南北朝向搭建菇棚,要求地面平整、通风、遮光,使用前消毒处理;(3)改性棉籽壳制备:将棉籽壳粉碎,加入碱液,拌匀,焖料,然后加水进行超声处理,抽滤,洗涤,干燥,再向干燥后的棉籽壳中加入丙烯酸中和液、丙烯酰胺,升温,加入过硫酸钾,搅拌反应,冷却,抽滤,洗涤,烘干,得改性棉籽壳;(4)培养基配制:将改性棉籽壳、玉米芯、麸皮、甘蔗渣、糠醛渣、啤酒糟、南瓜粉、茶叶渣、蔗糖、石膏混合,拌匀,加水调节含水量,得培养基;(5)装袋、接种:将培养基装入塑料袋筒中,两端扎口,常压下消毒灭菌,冷却,在塑料袋筒的两端接种;(6)发菌期管理:将菌袋放入菇棚内发菌培养,控制室内温度为18-22℃,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遮光培养,当菌丝长到培养基的2/3时,开袋,搔菌、催蕾,催蕾时控制室内温度为12-15℃,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7)出菇期管理:当幼菇菌柄长1-5cm时,控制室内温度为8-12℃,空气相对湿度为80-85%,长至5cm以上时,控制室内温度温度为10-14℃,空气相对湿度为80-85%,整个出菇期间保持通风换气,给予光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冬季大棚高产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棉籽壳粉碎,加入重量浓度为8-12%的氢氧化钙溶液,拌匀,焖料48-72h,然后加水进行超声处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红张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铜草花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