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廊无门槛通风防护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4890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0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综合管廊无门槛通风防护门,包括:安装于综合管廊的门洞口处的门框;与所述门框铰接连接的门扇,所述门扇可绕铰接部位转动以封闭所述门洞口或打开所述门洞口;以及可翻转地安装于所述门扇的密封梁,所述密封梁可翻转至抵靠于所述门扇的表面且贴设于门框的底部,并通过所述密封梁将所述门扇底部与所述门框底部之间的缝隙封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护门在门扇的底部设置了可翻转的密封梁,通过将密封梁从门扇上翻转下来,从而密封了门框和门扇的底部,再通过将密封梁翻转到门扇上,使得门扇可自由打开,且在门洞口处门框的底部与地面齐平,使得门口处无任何障碍,能够方便人员和设备的进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综合管廊无门槛通风防护门
本技术涉及综合管廊结构的
,特指一种综合管廊无门槛通风防护门。
技术介绍
地下综合管廊,按照城市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即在城市地面(多在城市道路)以下建造一个隧道管廊空间,将设置在架空、地面和地下的给水、中水、电力、电信、燃气、供热、排水、雨水等各类公用类管线集中在一起,同时留有检修人员通道,设有专门的通风口、投料口、管线分支口等,可使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和资源共享,既便于管理,又节省资源,改变以往各个管线分别建设管理、频繁开挖路面的零乱局面。在综合管廊的入口处设置有防护门,一般该防护门需具有一定的防护等级要求,现有技术中可使用满足防护等级要求的人防门作为管廊入口处的防护门。防护门既要满足防护的要求,又要满足密封的要求,现有的人防门的密封性是通过胶条来实现,为实现防护门底部的密封,势必会在门框处设置门槛,而门槛的设置使得防护门的出入较为不便,特别是对设备的出入形成阻碍,若是在战时,这样的不便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综合管廊无门槛通风防护门,解决现有的人防门由于设置门槛儿使得出入不便形成阻碍并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无门槛通风防护门,包括:安装于综合管廊的门洞口处的门框;与所述门框铰接连接的门扇,所述门扇可绕铰接部位转动以封闭所述门洞口或打开所述门洞口;以及可翻转地安装于所述门扇的密封梁,所述密封梁可翻转至抵靠于所述门扇的表面且贴设于门框的底部,并通过所述密封梁将所述门扇底部与所述门框底部之间的缝隙封闭。本技术的防护门在门扇的底部设置了可翻转的密封梁,通过将密封梁从门扇上翻转下来,从而密封了门框和门扇的底部,再通过将密封梁翻转到门扇上,使得门扇可自由打开,且在门洞口处门框的底部与地面齐平,使得门口处无任何障碍,能够方便人员和设备的进出。本专利技术的可翻转的密封梁作为活动的门槛,与门扇形成整体,能够防止配件的丢失,且方便了人员以及设备的出入,为战时直接使用节约大量的时间,能够避免安全隐患的问题。且可翻转的密封梁对土建的要求低,能够极大的降低土建方面的施工成本。本技术综合管廊无门槛通风防护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门扇上设有凸条;所述密封梁上对应所述凸条设有相适配的凹槽,在所述密封梁翻转至抵靠于所述门扇时,通过所述凸条插设于所述凹槽内而实现所述密封梁和所述门扇的紧密连接。本技术综合管廊无门槛通风防护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密封梁上设有位于所述凹槽两侧的第一抵靠板和第二抵靠板,所述第一抵靠板和所述第二抵靠板均可抵靠于所述门扇上。本技术综合管廊无门槛通风防护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凹槽内填充有密封结构,所述凸条插入所述凹槽内,并挤压所述密封结构发生变形从而使得所述密封结构包裹所述凸条的前部。本技术综合管廊无门槛通风防护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门扇上的翻转机构,通过所述翻转机构将所述密封梁可翻转地安装于所述门扇上。本技术综合管廊无门槛通风防护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门扇上的传动轴、螺合于所述传动轴上的移动轴以及与所述移动轴传动连接的传动臂,所述传动臂与所述密封梁固定连接;通过转动所述传动轴使得所述移动轴于所述传动轴上移动,进而通过所述移动轴的移动带动所述传动臂摆动,从而实现了所述密封梁随着所述传动臂的摆动而翻转。本技术综合管廊无门槛通风防护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传动轴垂直穿设所述门扇,且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均固设有手轮。本技术综合管廊无门槛通风防护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移动轴的两侧设有向外凸伸设置的连接柱;所述传动臂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臂板,所述臂板上对应所述连接柱开设有U型槽,所述臂板通过所述U型槽卡套于对应的连接柱上,从而在所述移动轴移动时,所述连接柱通过所述U型槽带动所述臂板进行摆动。本技术综合管廊无门槛通风防护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传动臂上远离所述移动轴的一侧贯穿连接有一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门扇上;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翻转臂,所述翻转臂与所述密封梁固定连接。本技术综合管廊无门槛通风防护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门扇上安装有风机,且所述门扇上对应安装风机的安装口处装设有悬板活门,通过所述悬板活门可封闭或打开所述安装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综合管廊无门槛通风防护门安装于管廊墙体上的正视图。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横向剖视图。图3为图1所述结构的纵向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综合管廊无门槛通风防护门省略风机和悬板活门且密封梁处于翻转关闭状态的纵向剖视图。图5为图4所示状态中翻转结构和密封梁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综合管廊无门槛通风防护门省略风机和悬板活门且密封梁处于翻转打开状态的纵向剖视图。图7为图6所示状态中翻转结构和密封梁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综合管廊无门槛通风防护门中翻转结构和密封梁的横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无门槛通风防护门,是一款应用于综合管廊出入口的防护设备,同时具有通风、防护的功能。本技术的防护门具有活动的门槛,相对于现有的人防门在门的底部设置门槛影响人员及设备的出入,本技术的防护门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本技术的防护在开启时,密封梁可翻转打开并与门扇形成整体,一方面方便了人员及设备的进出,消除人员进出不便带来的隐患;另一方面能够有效防止配件丢失,为战时直接使用节约大量的实际,且翻转的密封梁对土建的要求降低,不用在人防设备处做特别的处理,极大的降低土建方面的施工成本。本技术的防护门的防护等级设计为满足人防核6级等效静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综合管廊无门槛通风防护门的结构进行说明。参阅图1,显示了本技术综合管廊无门槛通风防护门安装于管廊墙体上的正视图。参阅图2,显示了图1所示结构的横向剖视图。参阅图3,显示了图1所示结构的纵向剖视图。下面结合图1至3,对本技术综合管廊无门槛通风防护门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综合管廊无门槛通风防护门20包括门框21、门扇22以及密封梁23,门框21安装于综合管廊的门洞口101处,在综合管廊的墙体10上留设有门洞口101,在门洞口101处墙体10上固定门框21,门框21为方框结构,包括顶框、底框和两个侧框,将门框21固定在门洞口101内,与门洞口101内的墙体10固定连接,且门框21的底部(即底框的上表面)与综合管廊的底板的表面平齐,通过门框21来安装门扇22;门扇22与门框21铰接连接,将门扇22的一侧与门框21通过合页铰接连接,使得门扇22可绕着铰接连接的一侧进行转动,从而实现了通过门扇22封闭该门洞口101或打开门洞口101。较佳地,将合页固设在门框21的侧部,且合页贴设在门洞口101外侧的墙体10的表面。在开门时,将门扇22门洞口101的外侧推出,在关门时,将门扇22紧贴于门框21的外侧面。密封梁23可翻转地安装于门扇22上,密封梁23可翻转至抵靠于门扇22的表面且贴设于门框21的底部,并通过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综合管廊无门槛通风防护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综合管廊的门洞口处的门框;与所述门框铰接连接的门扇,所述门扇可绕铰接部位转动以封闭所述门洞口或打开所述门洞口;以及可翻转地安装于所述门扇的密封梁,所述密封梁可翻转至抵靠于所述门扇的表面且贴设于门框的底部,并通过所述密封梁将所述门扇底部与所述门框底部之间的缝隙封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管廊无门槛通风防护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综合管廊的门洞口处的门框;与所述门框铰接连接的门扇,所述门扇可绕铰接部位转动以封闭所述门洞口或打开所述门洞口;以及可翻转地安装于所述门扇的密封梁,所述密封梁可翻转至抵靠于所述门扇的表面且贴设于门框的底部,并通过所述密封梁将所述门扇底部与所述门框底部之间的缝隙封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无门槛通风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上设有凸条;所述密封梁上对应所述凸条设有相适配的凹槽,在所述密封梁翻转至抵靠于所述门扇时,通过所述凸条插设于所述凹槽内而实现所述密封梁和所述门扇的紧密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管廊无门槛通风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梁上设有位于所述凹槽两侧的第一抵靠板和第二抵靠板,所述第一抵靠板和所述第二抵靠板均可抵靠于所述门扇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管廊无门槛通风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填充有密封结构,所述凸条插入所述凹槽内,并挤压所述密封结构发生变形从而使得所述密封结构包裹所述凸条的前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无门槛通风防护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门扇上的翻转机构,通过所述翻转机构将所述密封梁可翻转地安装于所述门扇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综合管廊无门槛通风防护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甲兴余西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地空防护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