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承口承插管箍锻制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3841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承口承插管箍锻制成型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液压缸和下模具,液压缸的液压杆上设有上模具,上模具与液压杆之间设有架板,且包括第一模芯和上模架,上模架底部设有上模腔,第一模芯置于上模腔的第一通孔内,且包括座体和冲头,下模具包括下模架和第二模芯,下模架底部与机架之间设有第一凹槽、顶部设有下模腔,第二模芯顶部穿过第二通孔设有第二凹槽,上模腔和下模腔内壁、座体和第二模芯外壁上均设有坡面;采用可拆卸的模芯组成上下模,并与顶部可拆卸的架板相连,便于提高中心冲击压力,更换磨损模芯,降低成本,保证模锻坯料成型精度,并以带坡面的模腔成型面,降低后续扩口难度,提高双承口管箍承插焊接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承口承插管箍锻制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承口承插管箍锻制成型装置,属于管件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管箍按连接形式分为承插管箍和螺纹管箍,其中,承插管箍是一种热压或锻打成型的工业管道常见管件,其连接形式为直接将管箍与钢管承插焊接,双承口管箍两端设有承口,用于钢管插接,降低成本,具有极高的防漏能力,广泛应用于民用建筑、工业、农业等领域的单通、三通、四通等多种口径的管道。采用锻制加工的承插管箍较铸造件具有更高的机械强度,由经过轧制的圆钢或钢锭型材为坯料,加热后经模锻锻压,压力使金属流动而充满模腔以消除钢锭中的偏析、疏松等缺陷,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管箍锻制成型模具普遍采用一体式的凹凸上下模结构,由于模中心受压较高,磨损严重,整模替换往往成本较高,且竖直的承口角焊缝强度不高,竖直相模具不利于后续扩口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双承口承插管箍锻制成型装置,采用可拆卸的模芯组成上下模,并与顶部可拆卸的架板相连,便于提高中心冲击压力,更换磨损模芯,降低成本,保证模锻坯料成型精度,并以带坡面的模腔成型面,降低后续扩口难度,提高双承口管箍承插焊接强度。本技术是通过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承口承插管箍锻制成型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液压缸和下模具,所述液压缸底部设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底部设有与下模具对应设置的上模具,其特征为,所述上模具与液压杆之间设有架板,且包括第一模芯和上模架,所述上模架与机架之间设有若干导向柱,且底部设有上模腔,所述上模腔内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模芯置于第一通孔内,且包括座体和冲头;所述下模具包括下模架和第二模芯,所述下模架底部与机架之间设有第一凹槽、顶部设有下模腔,所述下模腔内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模芯置于第一凹槽内,且顶部穿过第二通孔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冲头端部形状配合;所述上模腔和下模腔内壁、座体和第二模芯外壁上均设有坡面,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承口承插管箍锻制成型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液压缸和下模具,所述液压缸底部设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底部设有与下模具对应设置的上模具,其特征为,所述上模具与液压杆之间设有架板,且包括第一模芯和上模架,所述上模架与机架之间设有若干导向柱,且底部设有上模腔,所述上模腔内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模芯置于第一通孔内,且包括座体和冲头;所述下模具包括下模架和第二模芯,所述下模架底部与机架之间设有第一凹槽、顶部设有下模腔,所述下模腔内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模芯置于第一凹槽内,且顶部穿过第二通孔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冲头端部形状配合;所述上模腔和下模腔内壁、座体和第二模芯外壁上均设有坡面,所述第一模芯与上模架之间、下模架与机架和第二模芯之间均设有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超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豪辉管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