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连接器锡黄铜带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3350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连接器锡黄铜带的生产工艺,属于有色金属铜轧制及热处理技术领域。包含如下步骤:(1)熔炼拉铸;(2)热轧;(3)铣削加工;(4)粗轧;(5)切边;(6)一次退火;(7)一次清洗;(8)中轧;(9)松卷;(10)二次退火;(11)二次清洗;(12)中精轧;(13)气垫退火清洗;(14)精轧;(15)低温退火;(16)四次清洗;(17)拉弯矫直;(18)分条入库。本发明专利技术选择采用旧料、回料为主的投炉方式,保障成分合格的基础上,减少了纯金属投炉带来的成本增加,减少了成本,且所得产品的抗拉强度≥600MPa,得到显著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连接器锡黄铜带的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本专利技术涉及有色金属铜轧制及热处理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连接器锡黄铜带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当前市场上的高强高弹连接器铜带主要以锡磷青铜材料为主,锡磷青铜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但通常含锡量均≥4%,使得材料成本高,且由于锡在铜中极易形成反偏析,目前主要采用水平连铸+长时间均匀化退火的方式生产,生产效率及整体成材率均较低,导电性能往往也较低。中国专利号201510995825.6,授权公告日2017年11月17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锡黄铜带及其制备方法,该申请案涉及一种锡黄铜带及其制备方法,各元素含量控制为70%~74%的Cu,0.06%~1.2%的Sn,0.6%~1.5%的Ni,0.0045%~0.0065%的B,余量为Zn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最终获得的高强锡黄铜产品性能抗拉强度≥450MPa,延伸率为15%-35%,晶粒度为0.01mm-0.015mm。但该申请案采用的是水平连铸法,效率不高,采用新料投炉方式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锡黄铜带的生产工艺,使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一定的导电率,在满足汽车行业对锡黄铜带较高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要求下,提高锡黄铜带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连接器锡黄铜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熔炼拉铸:按照紫铜-回料-锌锭-中间合金的顺序投料,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70%-74%的Cu,0.8%-1.2%的Sn,0.02%-0.04%的P,余量为Zn;调整熔化铜水温度≥1060℃,进行拉铸;(2)热轧:将铸锭放置于260*420规格H65铸锭之后,控制出炉温度在820℃-850℃,进入二辊热轧机进行多道次轧制,热轧机规格为φ650*650mm,轧制速度120m/min-150m/min,热轧机冷却采用乳化液冷却,乳化液质量浓度为0.2%-0.4%;(3)铣削加工:热轧至16mm厚的带卷进行铣面,铣削速度为4-6m/min,铣削后表面粗糙度Ra控制在1.5um以内;(4)粗轧:将铣面后的带坯进行多道次粗轧,轧制到2.0mm后卸卷,粗轧机规格为φ250/450*500mm,粗轧机采用乳液润滑,乳液质量浓度为2-4%;(5)切边:粗轧后的铜带进行切边,剪去铜带两边缺陷部分,切边速度50-60m/min;(6)一次退火:将2mm铜卷投入罩式炉中,退火温度为480℃-520℃,然后保温5小时,保温结束后炉冷至常温取出;(7)一次清洗:一次退火后的带卷依次采用酸洗→清水冲洗→抛光→热水冲洗→钝化→烘干→收卷的方式进行处理;(8)中轧:将一次清洗后厚度为2.0mm的带卷进行多道次轧制,轧制到厚度为0.7mm后卸卷,中轧机规格为φ260/450*500mm,采用全油轧制,轧制速度为200-240m/min;(9)松卷:中轧后的带卷上松卷机进行松卷,释放张应力;(10)二次退火:将松卷后的带卷进行罩式炉,退火温度为480℃-520℃,然后保温3小时冷却至常温;(11)二次清洗:二次退火后的带卷送至中厚带进行清洗,按照碱洗→酸洗→清水冲洗→抛光→热水冲洗→钝化→烘干→收卷的方式处理;(12)中精轧:将二次清洗后厚度为0.7mm的带卷进行多道次轧制,轧制到厚度为0.3mm后卸卷,精轧机规格为φ150/450*500mm,采用全油轧制;(13)气垫退火清洗:将轧制后带卷进行气垫式连续退火清洗处理,运行速度50-60m/min;(14)精轧:将气垫退火后厚度为0.3mm的带卷进行轧制,轧制到厚度为0.2mm后卸卷;(15)低温退火:罩式炉中升温至250℃-260℃,保温3h冷却至常温;(16)四次清洗:将罩式炉退火后的带卷送到薄带清洗线进行清洗,碱液温度为1%-2%,酸液浓度为4%-6%,钝化浓度为0.04%-0.16%;(17)拉弯矫直;(18)分条入库;步骤(14)中0.2mm铜带轧机前张力为4KN-4.5KN;步骤(16)中,清洗线开卷张力为1.6KN-2.0KN,收卷张力为4.6KN-5KN;步骤(17)中,拉弯矫直开卷张力为1.2KN-1.5KN,收卷张力1.5KN-1.8KN。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步骤(1)中,对组分含量进行检验并适时补充一定量的新料,保证各组分的含量满足要求,新料与旧料的比列为4:6。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步骤(7)中,采用硫酸酸洗,硫酸质量浓度为10%-12%;采用240目单股丝刷抛光,重刷,刷毛材质为碳化硅,抛光转速为600r/min,清洗速度为40-50m/min。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步骤(11)中,碱液温度为1%-2%,酸液浓度为6%-8%,钝化浓度为0.12%-0.16%,采用1000目多股丝刷抛光,刷毛材质为氧化铝,抛光转速为900r/min,清洗速度为60-70m/min。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步骤(17)中,将四次清洗后的带卷采用张力辊和弯曲矫直辊的方式进行矫直,其中,张力辊共八个,直径为500mm,辊间最大张力58KN;弯曲矫直采用六重式23辊矫直,矫直辊直径为16mm,带卷矫直速度为120m/min。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投炉用料上是依据申请人在原料挖潜工作的已有经验,选择旧料为主的投料方式,避免新料投炉,在保障成分合格的基础上,大大节约了原料成本,减少了纯金属投炉带来的成本增加,以新旧料比例4:6来计算,一炉铜水节约成本约1300元,按一天6炉,可节省成本七千八百元。(2)带料的开卷、卷取张力对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为此要求进行恒张力控制,即在卷绕的过程中使产品承受最佳张力,且自始至终保持不变。若张力过大,会造成加工材料的拉伸变形;张力过小,会使卷取的材料的层与层之间的应力变形,造成收卷不整齐,影响加工质量。经申请人不断摸索得出步骤(14)中0.2mm铜带轧机前张力为4KN-4.5KN;步骤(16)中,薄带清洗线开卷张力为1.6KN-2.0KN,收卷张力为4.6KN-5KN;步骤(17)中,拉弯矫直开卷张力为1.2KN-1.5KN,收卷张力1.5KN-1.8KN,上述通过对张力的严格要求,实现辊间的同步,以保证带卷具有良好的板型和表面。附图说明无。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连接器锡黄铜带的生产工艺,在Cu-Zn合金的基础上,采用镀锡旧料,通过添加锡和控制磷的含量使其接近锡磷青铜的力学性能,锡可提高黄铜的机械性能,增加强度,磷能改善熔体的流动性以及除氧,有利于拉铸。一种汽车连接器锡黄铜带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熔炼拉铸:注意投料次序,按照紫铜-回料-锌锭-中间合金的顺序投料,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70%-74%的Cu,0.8%-1.2%的Sn,0.02%-0.04%的P,余量为Zn;调整熔化铜水温度≥1060℃,进行拉铸,控制较高的温度,能减少气体残留,铜水的流动性也较好,拉铸速度10-12rpm,拉铸速度偏低,冷却水压较高,是为了冷却效果,避免拉铸的时候产生漏洞,确保晶粒的均匀性无缩孔偏析等缺陷。其中,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连接器锡黄铜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熔炼拉铸:按照紫铜‑回料‑锌锭‑中间合金的顺序投料,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70%‑74%的Cu,0.8%‑1.2%的Sn,0.02%‑0.04%的P,余量为Zn;调整熔化铜水温度≥1060℃,进行拉铸;(2)热轧:将铸锭放置于260*420规格H65铸锭之后,控制出炉温度在820℃‑850℃,进入二辊热轧机进行多道次轧制,热轧机规格为φ650*650mm,轧制速度120m/min‑150m/min,热轧机冷却采用乳化液冷却,乳化液质量浓度为0.2%‑0.4%;(3)铣削加工:热轧至16mm厚的带卷进行铣面,铣削速度为4‑6m/min,铣削后表面粗糙度Ra控制在1.5um以内;(4)粗轧:将铣面后的带坯进行多道次粗轧,轧制到2.0mm后卸卷,粗轧机规格为φ250/450*500mm,粗轧机采用乳液润滑,乳液质量浓度为2%‑4%;(5)切边;粗轧后的铜带进行切边,剪去铜带两边缺陷部分,切边速度50‑60m/min;(6)一次退火:将2mm铜卷投入罩式炉中,退火温度为480℃‑520℃,然后保温5小时,保温结束后炉冷至常温取出;(7)一次清洗:一次退火后的带卷依次采用酸洗→清水冲洗→抛光→热水冲洗→钝化→烘干→收卷的方式进行处理;(8)中轧:将一次清洗后厚度为2.0mm的带卷进行多道次轧制,轧制到厚度为0.7mm后卸卷,中轧机规格为φ260/450*500mm,采用全油轧制,轧制速度为200‑240m/min;(9)松卷:中轧后的带卷上松卷机进行松卷,释放张应力;(10)二次退火:将松卷后的带卷进行罩式炉退火,退火温度为480℃‑520℃,然后保温3小时冷却至常温;(11)二次清洗;二次退火后的带卷送至中厚带进行清洗,按照碱洗→酸洗→清水冲洗→抛光→热水冲洗→钝化→烘干→收卷的方式处理;(12)中精轧:将二次清洗后厚度为0.7mm的带卷进行多道次轧制,轧制到厚度为0.3mm后卸卷,精轧机规格为φ150/450*500mm,采用全油轧制;(13)气垫退火清洗:将轧制后带卷进行气垫式连续退火清洗处理,运行速度50‑60m/min;(14)精轧:将气垫退火后厚度为0.3mm的带卷进行轧制,轧制到厚度为0.2mm后卸卷;(15)低温退火:罩式炉中升温至250℃‑260℃,保温3h 冷却至常温;(16)四次清洗;将罩式炉退火后的带卷送到薄带清洗线进行清洗,碱液温度为1%‑2%,酸液浓度为4%‑6%,钝化浓度为0.04%‑0.16%;(17)拉弯矫直;(18)分条入库;步骤(14)中0.2mm铜带轧机前张力为4KN‑4.5KN;步骤(16)中,清洗线开卷张力为1.6KN‑2.0KN,收卷张力为4.6KN‑5KN;步骤(17)中,拉弯矫直开卷张力为1.2KN‑1.5KN,收卷张力1.5KN‑1.8K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连接器锡黄铜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熔炼拉铸:按照紫铜-回料-锌锭-中间合金的顺序投料,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70%-74%的Cu,0.8%-1.2%的Sn,0.02%-0.04%的P,余量为Zn;调整熔化铜水温度≥1060℃,进行拉铸;(2)热轧:将铸锭放置于260*420规格H65铸锭之后,控制出炉温度在820℃-850℃,进入二辊热轧机进行多道次轧制,热轧机规格为φ650*650mm,轧制速度120m/min-150m/min,热轧机冷却采用乳化液冷却,乳化液质量浓度为0.2%-0.4%;(3)铣削加工:热轧至16mm厚的带卷进行铣面,铣削速度为4-6m/min,铣削后表面粗糙度Ra控制在1.5um以内;(4)粗轧:将铣面后的带坯进行多道次粗轧,轧制到2.0mm后卸卷,粗轧机规格为φ250/450*500mm,粗轧机采用乳液润滑,乳液质量浓度为2%-4%;(5)切边;粗轧后的铜带进行切边,剪去铜带两边缺陷部分,切边速度50-60m/min;(6)一次退火:将2mm铜卷投入罩式炉中,退火温度为480℃-520℃,然后保温5小时,保温结束后炉冷至常温取出;(7)一次清洗:一次退火后的带卷依次采用酸洗→清水冲洗→抛光→热水冲洗→钝化→烘干→收卷的方式进行处理;(8)中轧:将一次清洗后厚度为2.0mm的带卷进行多道次轧制,轧制到厚度为0.7mm后卸卷,中轧机规格为φ260/450*500mm,采用全油轧制,轧制速度为200-240m/min;(9)松卷:中轧后的带卷上松卷机进行松卷,释放张应力;(10)二次退火:将松卷后的带卷进行罩式炉退火,退火温度为480℃-520℃,然后保温3小时冷却至常温;(11)二次清洗;二次退火后的带卷送至中厚带进行清洗,按照碱洗→酸洗→清水冲洗→抛光→热水冲洗→钝化→烘干→收卷的方式处理;(12)中精轧:将二次清洗后厚度为0.7mm的带卷进行多道次轧制,轧制到厚度为0.3mm后卸卷,精轧机规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志凌郭凯何晟孙红刚马子超樊金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