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角应力控制铜带热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052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边角应力控制铜带热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加热、清理、测温、轧制、轧边、质检、卷曲等步骤,完成铜带轧制,轧边时通过设置若干导向轧边辊以及圆柱轧边辊,对铜带的边角处进行控制单次进给量,保证轧制的缓步进行,防止单次轧边进给量过大导致边角处出现应力集中处以及断裂,提升产品的质量,同时保证边角处的平整,减少切边面积,增加利用率,通过设置固定块,通过固定块限制轧制时轧边辊的上下位置,保证轧制过程中的平稳进行,防止导向轧边辊的上下位移致使铜带出现褶皱等情况。使铜带出现褶皱等情况。使铜带出现褶皱等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边角应力控制铜带热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边角应力控制铜带热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铜带轧制时,为保证铜带具有足够的轧制温度,一般将轧制时铜带的温度在其再结晶温度之上,紫铜的在再结晶温度一般在600

700摄氏度,在牌号为T2的紫铜的退火温度为470摄氏度以上,为保证紫铜铸锭在热轧的过程中的热量丧失,一般将其加热至较高温度,确保其在热轧过程中充分发生再结晶的现象。
[0003]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铸锭轧制过程中,铸锭在轧辊的压力下逐渐延展,不断增宽增长,由于铸锭在制作过程中虽然经过铣削处理,保持铸锭的平整,但是铸锭仍然存在厚度方向的误差,使得轧制后厚度较多的部分朝向宽度方向发生更多的变形,为保证铜带的边角性能,一般设置有轧边工序,由于宽度不同,致使位置固定的轧边辊对铜带两侧的轧边进给量存在较大差距,致使轧边时宽度较大的位置压迫铜带的边角,产生应力集中或者裂纹。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个新的技术方案解决铜带两侧边由于较大进给量致使铜带两侧产生较多缺陷降低产品利用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边角应力控制铜带热轧工艺,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6]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边角应力控制铜带热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根据产品规格选取规定铸锭;
[0008]S2:将铸锭放入至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处理,出炉时铸锭的温度为880
±
10℃,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进入下一工序;
[0009]S3:对铸锭进行热轧并进行铣削加工,保证铸锭达到预定的尺寸且其表面平整,产品合格后进入下一工序;
[0010]S4:对铸锭进行温度检测,确保开轧时的温度区间为800

820℃,温度合格后进入下一工序;道次
[0011]S5:对铸锭进行粗轧,轧制道次为11道次,轧制速度为80

100m/min,终轧温度为400

450℃,轧机上设置有轧边机构,轧边机构对应轧制道次设置有轧边道次,轧边机构的轧边方向由铜带两侧的中间位置朝其上下两侧抵触,轧边机构与铸锭的厚度、轧制道次对应设置有轧制进给量,轧制进给量与轧制道次的数值呈反比,完成轧制后进入下一工序;
[0012]S6:检测板坯的厚度误差,并对板坯进行剪边处理,
[0013]S7:完成卷曲,对板材进行收料处理。
[0014]可选的,所述轧制道次设置为11次,且11次的轧制进给量小于35mm,所述轧边道次设置为六次,所述轧边道次与轧制道次的第3

8次对应设置,所述轧边道次的轧制进给量小
于10mm。
[0015]可选的,所述轧制道次中对应铸锭的厚度尺寸依次为228

206

178

148

116

82

56

40

29

23

19.5

17,所述轧边道次中对应铸锭的宽度尺寸为387

392

399

406

413

422。
[0016]可选的,所述轧边机构包括轧机机架以及阵列分布在在轧机机架上的轧边辊,所述轧边辊包括圆柱轧边辊以及若干导向轧边辊,所述导向轧边棍棒上设置有凹面状抵触部,所述凹面状抵触部的直径沿靠近圆柱轧边辊的方向逐渐增大。。
[0017]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若干导向轧边辊底部的安装座、以及设置在安装座底部的油缸、设置在轧机机架上的固定块以及驱动固定块靠近安装座的电机,所述安装座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轧机机架上,所述固定块的纵截面形状为凹形且与安装座抵触,所述固定块沿铸锭的宽度方向滑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与固定块螺纹连接。
[0018]可选的,所述导向轧边辊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设置在圆柱轧边辊的两侧,所述轧边机构包括驱动轧边辊的凹面状抵触部正对铜带中心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单组导向轧边辊靠近其工作位置的水平驱动部件以及竖直驱动部件,两组所述水平驱动部件交替处于工作状态且靠近铸锭的水平驱动组件处于工作状态。
[0019]可选的,所述轧边机构包括设置轧机机架上的光电感应器以及与光电感应器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所述光电感应器用于检测轧制道次,所述控制器内输入有轧边道次,当所述光电感应器感应到轧制道次并且铸锭脱离光电感应器范围时,所述控制器控制靠近铸锭的水平驱动组件处于工作状态。
[0020]可选的,所述竖直驱动部件包括沿竖直滑动连接在轧机机架上的安装座一、竖直设置在螺杆一以及与螺杆传动连接的电机一,所述安装座与螺杆一螺纹配合。
[0021]可选的,所述安装座一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水平驱动部件包括沿垂直于铸锭方向滑动的安装座二、转动连接在安装块上的螺杆二以及与螺杆二传动连接的电机二,所述螺杆二与安装座二螺纹连接,单组所述导向轧边辊均转动连接在同一安装座二上。
[0022]可选的,所述安装座二的顶面上假设有导向部,所述轧机机架安装有与水平驱动部件对应的油缸,当所述水平驱动部件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油缸处于工作状态,所述油缸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抵触部,所述抵触部与导向部贴合且贴合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大于零度小于90度。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通过降低终轧温度,使得出炉后铸锭的温度由880℃降低至400℃,保证铸锭的冷却时间,使得铸锭在较长的时间内发生再结晶,从而保证铸锭的性能,通过设置轧边机构,保证轧边机构在轧制过程中,对铸锭的边缘处具有更小的形变量,从而减小铸锭边缘处的应力集中处,减少铜带切除量。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
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8]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0029]图中标记为:
[0030]1、轧机机架;2、圆柱轧边辊;3、导向轧边辊;4、安装座一;5、螺杆一;6、电机一;7、安装块;8、安装座二;9、螺杆二;10、电机二;11、油缸;12、抵触部;13、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角应力控制铜带热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产品规格选取规定铸锭;S2:将铸锭放入至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处理,出炉时铸锭的温度为880
±
10℃,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进入下一工序;S3:对铸锭进行热轧并进行铣削加工,保证铸锭达到预定的尺寸且其表面平整,产品合格后进入下一工序;S4:对铸锭进行温度检测,确保开轧时的温度区间为800

820℃,温度合格后进入下一工序;道次S5:对铸锭进行粗轧,轧制道次为11道次,轧制速度为80

100m/min,终轧温度为400

450℃,轧机上设置有轧边机构,轧边机构对应轧制道次设置有轧边道次,轧边机构的轧边方向由铜带两侧的中间位置朝其上下两侧抵触,轧边机构与铸锭的厚度、轧制道次对应设置有轧制进给量,轧制进给量与轧制道次的数值呈反比,完成轧制后进入下一工序;S6:检测板坯的厚度误差,并对板坯进行剪边处理,S7:完成卷曲,对板材进行收料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角应力控制铜带热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轧制道次设置为11次,且11次的轧制进给量小于35mm,所述轧边道次设置为六次,所述轧边道次与轧制道次的第3

8次对应设置,所述轧边道次的轧制进给量小于1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角应力控制铜带热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轧制道次中对应铸锭的厚度尺寸依次为228

206

178

148

116

82

56

40

29

23

19.5

17,所述轧边道次中对应铸锭的宽度尺寸为387

392

399

406

413

42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志凌孙红刚周明圣纪成孙邈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