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3251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通过将化合物Ⅰ、Ⅱ进行组合设计出一种具有双覆盖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通过该组合提高了器件的光输出效率,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器件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出光效率高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有效解决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光输出效率低、非辐射能量积聚导致的稳定性低、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
,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是通过向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施加电流而将电能转化为光的发光组件,经过近30年的发展,在材料开发和器件设计上取得了丰富成果,OLED在显示,尤其是高端智能手机上已经开始大规模商用,其在电压特性、发光亮度、发光效率、器件重量、响应速度以及观赏视角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并因其低成本潜力,成为目前最具潜力的面板显示技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通过在阴极、阳极两端施加电压,注入电流,电子和空穴经过各有机功能层后,在发光层结合形成激子,激子回到稳定的基态从而产生辐射发光。典型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结构为一般包括阴极、阳极及处于电极之间的有机物层。器件的组成包括透明ITO阳极、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发光层(EL)、空穴阻挡层(HBL)、电子传输层(ETL)、电子注入层(EIL)、LiF/Al等功能层。但对于这种器件,由于ITO薄膜与玻璃沉衬底的界面、玻璃衬底和空气的界面之间会发生全反射,光波导效应以及表面等离子体基元效应,导致OLED器件前向外部的射出光的约80%主要以波导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依次包括基板、阳极、第一有机物层、阴极、第二有机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有机物层包括第一覆盖层、第二覆盖层,其中第一覆盖层位于阴极外侧,第二覆盖层位于第一覆盖层的外侧,第一覆盖层位于阴极与第二覆盖层之间,所述的第二覆盖层含有化学式Ⅰ所示的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依次包括基板、阳极、第一有机物层、阴极、第二有机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有机物层包括第一覆盖层、第二覆盖层,其中第一覆盖层位于阴极外侧,第二覆盖层位于第一覆盖层的外侧,第一覆盖层位于阴极与第二覆盖层之间,所述的第二覆盖层含有化学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其中,Ar1、Ar2独立地选自如下基团:R1、R2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基中的任意一种;R3、R4、R5独立地选自H、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中任意一种,R4、R5可连接成环;L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60亚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Ar3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60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一覆盖层含有化学式Ⅱ所示的化合物:其中,Ar4、Ar5、Ar6、Ar7独立地选自如下基团中的任意一种:A、B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4~C30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X选自C(R13)2、N(R14)、O、S中的任意一种,R6、R7、R8、R9、R10、R11、R12独立地选自H、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胺基中的任意一种,R6、R7可连接成环,R13、R14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R4、R5独立地选自H、C1~C10的烷基中任意一种,R4、R5可连接成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Ar1、Ar2独立地选自如下基团中的任意一种:其中,R1、R2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基中的任意一种;R3选自H、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中的任意一种;L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亚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R1、R2独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秀芹蔡辉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海谱润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