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学材料制备
,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纳米氧化锌是一种多功能性的新型无机材料,其颗粒大小约在1~100纳米,由于晶粒的细微化,其表面电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发生变化,产生了宏观物体所不具有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隧道效应。近年来发现它在催化、光学、磁学、力学等方面展现出许多特殊功能,使其在陶瓷、化工、电子、光学等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具有普通氧化锌所无法比拟的特殊性和用途。目前,制备纳米氧化锌材料的方法很多,如气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沉淀法等,但经此类方法制得的氧化锌直径比较粗,比表面积较小,影响了纳米氧化锌的应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产率高、比表面积大的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氨水溶液和锌盐溶液,氨水溶液的浓度为1.75~2.35g/L,锌盐溶液的浓度为0.75~2g/L;(2)制备壳聚糖氧化溶液:按重量份数计,将50份TEMPO、480份NaBr溶解于200mL水中,缓慢加入100份壳聚糖乙酸溶液,再加入23份NaClO溶液进行反应,温度控制为4℃,加入NaOH调节pH,使pH保持在10.8,反应一段时间后,加入微量乙醇终止反应,将反应液倒入过量乙醇中,经多次洗涤,制得壳聚糖氧化溶液;(3)将30~50份锌盐溶液加入壳聚糖氧化溶液中,搅拌混合制得前驱体溶液,再加入30~50份氨水溶液,于80~95℃下搅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水溶液和锌盐溶液,氨水溶液的浓度为1.75~2.35g/L,锌盐溶液的浓度为0.75~2g/L;(2)制备壳聚糖氧化溶液:按重量份数计,将50份TEMPO、480份NaBr溶解于200mL水中,缓慢加入100份壳聚糖乙酸溶液,再加入23份NaClO溶液进行反应,温度控制为4℃,加入NaOH调节pH,使pH保持在10.8,反应一段时间后,加入微量乙醇终止反应,将反应液倒入过量乙醇中,经多次洗涤,制得壳聚糖氧化溶液;(3)将30~50份锌盐溶液加入壳聚糖氧化溶液中,搅拌混合制得前驱体溶液,再加入30~50份氨水溶液,于80~95℃下搅拌3~5h进行氧化锌沉淀,制得富含纳米氧化锌的气凝胶溶液;(4)向气凝胶溶液中加入10~15份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75℃下搅拌反应2h后,将温度降至‑65℃,离心分离一端时间后,冷冻干燥,制得纳米氧化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水溶液和锌盐溶液,氨水溶液的浓度为1.75~2.35g/L,锌盐溶液的浓度为0.75~2g/L;(2)制备壳聚糖氧化溶液:按重量份数计,将50份TEMPO、480份NaBr溶解于200mL水中,缓慢加入100份壳聚糖乙酸溶液,再加入23份NaClO溶液进行反应,温度控制为4℃,加入NaOH调节pH,使pH保持在10.8,反应一段时间后,加入微量乙醇终止反应,将反应液倒入过量乙醇中,经多次洗涤,制得壳聚糖氧化溶液;(3)将30~50份锌盐溶液加入壳聚糖氧化溶液中,搅拌混合制得前驱体溶液,再加入30~50份氨水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桂森,颜永得,刘婧媛,赵永权,邹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双盛锌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