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钢加肋通道、自安置条板和框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82339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由半英寸加肋通道拉制金属条板(10)和轻型钢框架(15)构成的两部件式的建筑框架系统。条板(10)不使用接合件而自身设定成预制钢结构(15)的凸缘(25),并可以不使用固体底层用于开口腔上。金属条板(10)和钢框架(15)可以用于各种建筑应用和结构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轻型钢加肋通道、自安置条板和框架系统专利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由1/2″加肋通道拉制金属条板建筑部件和轻型钢框架系统所组成的两部件式建筑框架系统。专利技术背景对使用普通建筑材料(轻型钢和硅酸盐水泥)的建筑系统有一种国际性的需求,这些建筑材料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易于得到,可以以较少的劳力和成本高效地快速安装,并能承受极端气候和自然力的影响。该建筑系统还必须在环保上是良好的,看上去与传统建筑和结构类似并节省使用自然资源。世界上很多国家住房短缺。近些年,建筑师、工程师、建设者和开发商很难跟上住房的市场需求,所述住房能承受火灾、龙卷风、地震、洪水、飓风和虫害。随着由于劳力的整体短缺导致的劳动力成本增加,地方、国家和政府建筑官员力争改善结构的标准同时仔细考虑平衡兼顾耐用住房与高效地构造住房所需的附加费用。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中,对可居住结构和建筑的需求已达到风行的程度。由于当前的建筑技术和方法太慢、太旧和太费劳力,没有办法产生足够的量来跟上这些区域的快速人口增长。石材、块材和混凝土建筑材料是久经测试的并在许多社会和区域中证明过其有效性。但是,由于用这些材料来建造很慢且不能产生所需的可抵挡苛刻的环境的效果,建筑技术中的变化必须出现以跟上全球的增长。硅酸盐水泥,一种普通的自然资源,在全世界用来制造混凝土、灰泥、石膏和拉毛水泥已有两千多年。自从十九世纪早期以来就已使用和依赖钢铁。上述这些材料都是成本经济并易于从世界各地的生产商处购得的。因此,轻型钢框架将是对世界有益的建筑系统,所述轻型钢框架可以用混凝土外/内涂层来覆盖,就会与传统由石块、混凝土和灰泥构造的建筑物非常类似。有一些建筑系统,它们使用轻型条板、筛网、金属网或类似材料来构造各种类型的灰泥和石膏覆盖的建筑。所有这些系统使用固定件将条板贴附到框架上且必须用于诸如胶合板的固体底层上以形成具有适当的强度和可以贴附金属网孔条板的材料。一旦条板被固定,则灰泥或石膏涂层就被涂覆到底层上的一组层上。条板一-->旦嵌入水泥涂层中,它就给涂层提供更高的强度和柔性来提高涂层的性能。第一种类型的条板是菱形网孔条板。它是由金属薄片制成的,这些金属薄片由刀切开随后拉伸分开。其图案类似一致织物图案中的小菱形形状。该菱形金属条板与本专利技术不同,因为它必须用钉子或螺丝固定到其底层,并且由于产品的内在脆弱性,故只限于用在固体表面和作为一种结构元件。封闭的菱形图案允许其用于轮廓、装饰工件和石膏修整。还可以得到自钉条板,诸如波纹菱形和高肋条板,它使条板从表面凸出。这些自钉条板可使灰泥或石膏在水泥涂层中间密封条板,给灰泥或石膏提供更高的强度。自钉条板与本专利技术不同,因为它们需要使用螺丝或钉子来贴附到诸如胶合板或防水石膏板的固体底层上以确保可靠的连接。同样也可以得到具有交替菱形图案和连续平肋的钢铁的条板,由于其独特的形状而提供了额外的强度和支承。这种类型的条板可以用在开框架上而无需使用固体底层,但其限于跨度不超过16″并且不是自钉条板。3/16″的平肋以2″的中心距间隔开并通过条板的连续长度。平肋条板与本专利技术不同,因为它必须用机械方式固定以使可靠。最后,还有3/8″平肋条板,它是具有沿着薄板长度上的倒人字形图案中的菱形条板、3/16″肋和3/8″V形肋的组合的条板。V形肋以4-1/2″的间距间隔开并形成具有隔开至少16″的框架部件的开式框架腔的结构支承。这种类型的条板与本专利技术不同,因为它必须用机械方式固定以使其可靠。菱形网孔条板、自钉条板、肋条板和3/8″肋条板与本专利技术不同,因为它们每个都需要固定件来贴附到框架部件或建筑结构上。常规条板应用需要每块2’×8’薄板需要36到45个固定件,而本专利技术却不需要,由此可节省固定件的成本和机械固定嵌板所花的时间。40多年以来,轻型框架部件都是由各种厚度和宽度的薄金属卷制成的。这些金属通过机器卷绕,将该金属卷成标准化的形状。框架部件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凸缘和壁板。这两个部件可以在制造过程中变化以实现不同的强度和形状。没有一个产品在其部件的凸缘内有接纳凹口。1985年10月30日Illinois Tool Works的欧洲专利no.159764示出了一种用于安装诸如与支架分开的条板之类的薄板的固定件。Illinois Tool Works的专利技术与本专利技术不同,因为它不提供自安置条板,而用固定装置。1991年12月20日Adachi等人的日本专利No.03290555示出一种用于内壁的固定方法。Adachi的专利技术与本专利技术不同,因为它是将顶板或地板的木梁贴附到钢-->装配装置中的方法,它并不提供钢条板安装方法。1991年12月17日Misaka的日本专利No.03286029示出一种钢质地下壁及其结构。Misaka的专利技术与本专利技术不同,因为它是使用由梁组成的钢质栅格的地震加固件,并不包括条板装置。1993年12月15日International Building Systems,Inc.欧洲专利no.434869示出一种钢撑柱(Steel Stud)和预制板(Precast Panel)。International BuildingSystems的专利技术与本专利技术不同,因为它不是自安置的并在设置混凝土之前需要固定装置。1994年6月7日Harino等人的日本专利no.06158858示出一种用于混凝土基础的结构(Form)。Harino的专利技术与本专利技术不同,因为它没有自安置条板,而是将混凝土注入板的装置。1996年10月15日Miyata的日本专利no.08270142示出一种用于隔墙的钢撑柱。Miyata的专利技术与本专利技术不同,因为它是一种用于支承防火板的耦合系统,且它没有条板安置装置。1997年10月28日Hosoda的日本专利no.09279806示出一种用于肋条板的固定方法。Hosoda的专利技术与本专利技术不同,因为它是用于将包括螺丝附加装置的条板固定以便在凹陷处穿入条板的装置,且没有设置自安置条板装置。1998年6月23日Hosoda的日本专利No.10169189示出一种肋条板。Hosoda的专利技术与本专利技术不同,因为它不提供自安置条板系统,而且也不提供附加的撑柱系统。1998年9月8日Shiozu等人的日本专利no.10237994示出一种混凝土板。Shiozu的专利技术与本专利技术不同,因为它需要加热装置来将条板贴附到钢撑柱上,而且它没有作为条板的组成部分的加强梁。因此,就构成了对一种条板的需要,这种条板可以应用到轻型开口腔钢框架建筑中,不需要固定件永久连接,也不需要固体底层来使其可靠。专利技术概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两个部分:1/2″加肋通道、自安置的金属条板,以及具有整体形成的接纳凹口的轻型钢框架系统。它旨在用于各种类型的建筑、家庭和结构的构造。当相互插入时,条板中出现的独特形状,常规是凸端(male end),和在框架部分的凸缘上,常规是凹端,将两个专利技术保持在一起。在将条板压入框架时,条板变成永久地贴附到框架上而无需采用通常隔开约4-6″放置的自攻螺丝或机械固定件。轻-->型钢的边缘和1/2″加肋通道支承开口腔上的条板,在那里建筑部件间隔开16″,24″,30″,36″或其它标准或习惯量值分布。通过将1/2″加肋通道置于轻型钢框架内的接纳凹口上和用塑性锤击器或滚压机将条板压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条板;和框架,它具有用于与所述条板的可拆卸连通的接纳凹口。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1-8-30 60/315,9941.一种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条板;和框架,它具有用于与所述条板的可拆卸连通的接纳凹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所述条板的纵向通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接纳凹口内的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纳德A史蒂文
申请(专利权)人:唐纳德A史蒂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