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MEIM的巷道围岩全区域全时程支护设计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82292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5:06
一种基于MEIM的巷道围岩全区域全时程支护设计方法及系统,属于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领域。方法步骤:1)新建巷道支护方案或待修复巷道支护方案制定;2)拟支护段巷道或待修复巷道相关信息的输入或修改;3)选择并优化巷道支护方案及相关技术参数;4)支护方案实施效果预览;5)以Word或PDF格式保存并输出最优的巷道围岩最终支护方案;设计系统,包括:方案创建模块;MEIM模块;支护设计模块;预览模块;保存模块。优点:提高了巷道支护方案及技术参数设计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能依据地质条件、工程环境提供最为快捷、准确的巷道支护方案设计和直观的支护效果预览,有利于建设期间的巷道围岩支护,有利于巷道运营期间的围岩控制与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MEIM的巷道围岩全区域全时程支护设计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MEIM的巷道围岩全区域全时程支护设计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在各类巷道工程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巷道支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时也是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的关键,对于保持巷道建设以及后期运营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巷道支护设计是依据地质资料以及巷道断面形式等采用经验与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所给出的支护方案往往是整条巷道从头到尾都采用最初提供的一套支护方案,显然,这套支护方案不可能对整条巷道的每一段都适用,尤其是对处于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地层中的巷道,更是如此。而且在巷道的运营使用过程中,巷道周边的工程条件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如在这条巷道附近增加一条新巷道、硐室,或是新巷道穿过既有的巷道等,所以即使是原来非常适合该段巷道地质条件的支护方案,此时也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了,这也是运营期间巷道经常发生变形破坏的原因。也就是说,传统巷道支护设计方法所给出的支护方案是无法满足巷道从建设到运营期间各个阶段围岩稳定性控制的需要的,而现实的情况总是以传统巷道支护设计方法所确定的一套方案来应对一切。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MEIM的巷道围岩全区域全时程支护设计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新建巷道支护方案或待修复巷道支护方案制定;2)拟支护段巷道或待修复巷道相关信息的输入或修改;3)选择并优化巷道支护方案及相关技术参数;4)支护方案实施效果预览;5)以Word或PDF格式保存并输出最优的巷道围岩最终支护方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MEIM的巷道围岩全区域全时程支护设计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新建巷道支护方案或待修复巷道支护方案制定;2)拟支护段巷道或待修复巷道相关信息的输入或修改;3)选择并优化巷道支护方案及相关技术参数;4)支护方案实施效果预览;5)以Word或PDF格式保存并输出最优的巷道围岩最终支护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EIM的巷道围岩全区域全时程支护设计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新建巷道支护方案或待修复巷道支护方案是针对整条巷道的任何一段、以及巷道从建设开始到运营期间的任何时间段;选择新建巷道支护方案的制定或者选择对运营期间发生变形破坏的巷道进行修复,即待修复巷道支护方案的制定,然后进行下来的处理过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EIM的巷道围岩全区域全时程支护设计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所述的拟支护段巷道为新建巷道或需要修复的巷道;当拟支护段巷道是新建巷道时,输入拟支护段巷道横断面形式、断面大小;按系统提示输入地质信息、工程信息、围岩物理力学参数;当拟支护段巷道是待修复巷道,根据实测输入巷道围岩的变形数据、并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该段巷道既有的地质信息和工程信息,并将输入的基本信息保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MEIM的巷道围岩全区域全时程支护设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地质信息包括巷道所在区域地层分布、岩性、厚度、断层、地应力大小及方向、以及地下水的分布;所述的围岩物理力学参数包括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密度、粘聚力和内摩擦角;所述的工程信息包括拟支护巷道周边巷道、硐室的断面形式及大小、与拟支护巷道的位置关系;巷道围岩的变形数据包括底鼓量、顶底板移近量、顶板离层大小、巷道围岩的松动范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EIM的巷道围岩全区域全时程支护设计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中,根据巷道断面形式、地质条件、工程条件以及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选择支护方案并确定相关技术参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建胜齐燕军吴庆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