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气化粗、细渣联合分选回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3148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煤气化粗渣、细渣联合分选回收工艺,属于气化渣处理领域。该分选工艺通过对煤气化粗渣的预先排矸、粗渣精矿破碎、细渣掺混实现了粗渣的预先排干和粗渣精矿高效利用,通过对掺混气化渣的分级分选、离心分选、外场强化浮选实现了掺混气化渣的进一步高效利用,获得了可燃体回收率较高的精矿产品;本工艺采取粗渣预先排矸、粗渣精矿破碎、细渣掺混、分级分选、离心分选、外场强化浮选等措施将粗渣、细渣联合分选回收,且利用油泡强化流化床分选、声流耦合预处理、二段分选、外场强化浮选提高回收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气化粗、细渣联合分选回收工艺系统,属于气化渣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1、煤气化技术推动了煤炭绿色转型。固定床技术、流化床技术、气流床技术是我国现阶段主流的煤气化工艺,煤气化除产生油、烃烯、乙二醇外,还排出大量气化渣。煤气化渣作为煤化工固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含粗渣(>1mm)和细渣(<0.075mm)两类组分。现有分选技术普遍面临三大瓶颈:粗渣处理效率低:粗渣孔隙发达、表面氧化严重,导致浮选药剂吸附量激增(通常超细渣3倍以上),传统浮选难以实现经济性抛尾;粒度差异制约回收率:细渣因粒度极细(-74μm占比>70%),常规浮选气泡-颗粒碰撞效率不足,而粗渣精矿破碎后产生的中间粒级(0.1~1mm)又无法被现有设备高效分选;分选流程割裂:粗/细渣独立处理导致系统冗余,且未利用粒度与分选设备的适配性规律(如flacon对0.3~1mm粒级回收率超90%,但对-0.1mm粒级效率骤降至60%以下)。

2、目前,煤气化渣脱碳技术主要有浮选法、重选法、燃烧法、电选法等,分选设备主要有水介质旋流器、液固流化床、螺旋分选机、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气化粗、细渣联合分选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化粗、细渣联合分选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利用球磨机将粗渣精矿的粒径控制在0.5m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化粗、细渣联合分选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使用声流耦合预处理装置对水力分级旋流器分级后的溢流进行声流耦合预处理,声流耦合预处理装置包括主管,主管的顶端设有观察/检修口、底端设有矿浆出口,主管外侧设有封闭结构的套管,套管内侧与主管之间形成环形夹层空间,夹层空间内的主管侧壁上等间距设有多个指向主管内侧的文丘里管,套管的内壁上等间距设有多个超声振子,环形夹层空间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气化粗、细渣联合分选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化粗、细渣联合分选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利用球磨机将粗渣精矿的粒径控制在0.5m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化粗、细渣联合分选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使用声流耦合预处理装置对水力分级旋流器分级后的溢流进行声流耦合预处理,声流耦合预处理装置包括主管,主管的顶端设有观察/检修口、底端设有矿浆出口,主管外侧设有封闭结构的套管,套管内侧与主管之间形成环形夹层空间,夹层空间内的主管侧壁上等间距设有多个指向主管内侧的文丘里管,套管的内壁上等间距设有多个超声振子,环形夹层空间上方连接有为文丘里管提供空气的吸气管,环形夹层空间的下方设有其内部输入加压矿浆的矿浆入口;溢流矿浆从矿浆入口进入夹层空间后,先通过超声振子对环形夹层空间内的溢流矿浆进行超声空化,再通过文丘里管流体空化进入主管,最终从矿浆出口流出,使水力分级旋流器溢流矿浆产生局部高压和高温,溢流中的破碎颗粒团聚并促进表面活化,提升溢流的传质与反应效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祥宁倪超周绍奇胡新男谷瑞童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