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突水与冲击地压复合灾害危险性多源判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630259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突水与冲击地压复合灾害危险性多源判定方法,包括:实时采集目标井下区域的四场原始数据,其中,四场包括应力场、震动场、能量场、渗流场;从所述四场原始数据中提取多元特征指标,获取四场多元指标;基于所述四场多元指标构建核心复合指标,量化突水与冲击地压的耦合强度,并判断灾害主导类型;基于所述四场多元指标和灾害主导类型计算综合危险性指数,根据所述综合危险性指数判断突水与冲击地压复合灾害危险性等级。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复合灾害的精准辨识与分级防控,显著提升矿井灾害预警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安全,特别是涉及一种突水与冲击地压复合灾害危险性多源判定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矿山开采向深部延伸,巨厚含水层下煤炭开采面临突水与冲击地压灾害耦合致灾的严峻挑战,协同防控是资源安全开发的核心路径。为实现高效灾害预警,现有研究提出分场监测技术(如应力传感网络、水文监测系统),试图通过捕捉单一物理场异常预判风险。基于多场耦合机制理论,融合应力场、渗流场动态关联分析,或可提升复合灾害识别精度。采动应力集中诱发岩体破裂后,高压水体沿裂隙突涌并反向加剧围岩失稳,形成“水-岩联动灾害链”。对于复合灾害危险性判定,如何定量表征水害先行与冲击响应的动态互馈关系成为关键。然而,现有方法依赖静态阈值分割灾害数据,导致跨场耦合信息丢失,无法构建水岩应力协同判据。因此,亟需建立融合多源动态信息的复合灾害危险性判定方法,以突破防控措施失准的瓶颈,支撑巨厚含水层下安全开采战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矿井冲击与突水复合灾害监测中多物理场孤立分析导致的预警失效问题,提供一种突水与冲击地压复合灾害危险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突水与冲击地压复合灾害危险性多源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突水与冲击地压复合灾害危险性多源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场的数据通过监测双源CT和三向应力获取,所述震动场的数据通过监测微震时空活动获取,所述能量场的数据通过监测微震能量获取,所述渗流场的数据通过监测水文信息获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突水与冲击地压复合灾害危险性多源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场的多元指标包括波速异常系数、应力集中系数、波速变化梯度、应力分布特征、应力变化率、相对应力值;所述震动场的多元指标包括时序集中度、时空扩散性、活动度指标、时间分形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突水与冲击地压复合灾害危险性多源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突水与冲击地压复合灾害危险性多源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场的数据通过监测双源ct和三向应力获取,所述震动场的数据通过监测微震时空活动获取,所述能量场的数据通过监测微震能量获取,所述渗流场的数据通过监测水文信息获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突水与冲击地压复合灾害危险性多源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场的多元指标包括波速异常系数、应力集中系数、波速变化梯度、应力分布特征、应力变化率、相对应力值;所述震动场的多元指标包括时序集中度、时空扩散性、活动度指标、时间分形维、震源集中度、空间分形维;所述能量场的多元指标包括冲击变形能、地震次数与地震能级关系的斜率、单位时间内地震发生率、总应力当量、能量分形维;所述渗流场的多元指标包括日涌水量、瞬时涌水量、水位变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吉雄马丹曹安业王洪涛周楠王海宾张文豪窦林名侯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