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吸收震动及噪音的复合夹层结构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1990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吸收震动及噪音的复合夹层结构体,其包括:由薄且刚性大的高密度材料制成的上板和下板,由插设于上板和下板之间、内部设有可填充粒状物质的空间的支撑体和填充于所述支撑体内部的耐热降噪粒子构成的减震降噪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吸收震动及噪音的复合夹层结构体,可替代EPS和EPP而作为建筑物的隔热及噪音缓冲材料使用,并且由于它的上下积层板之间插设有减震能力卓越的减震降噪体,且在其蜂窝状空间内填充有沙子等材料,因而具有较好的震动吸收效果,进而具有良好的吸收噪音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吸收震动及噪音的复合夹层结构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减震的结构体,特别涉及一种重量轻、吸收震动能力卓越、可缓解震动和噪音的复合夹层结构体。
技术介绍
随着公寓住宅的普及,人们相邻而居,共用有限厚度的墙壁和地板,使公寓楼层的噪音问题成为社会焦点问题之一。目前,公寓的建筑材料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架混凝土。但混凝土结构的壁面或地板的质地比较薄,很容易传播噪音。楼层间的噪音与汽车、飞机或者建筑现场发出的持续噪音有所不同,它是间歇性的,虽然噪声值小,但是对身体的触动较大,容易使人感到烦躁。这种噪音,在音波、媒介震动及电波等的综合作用下,从楼上传播到楼下,给居民的生活带来很多烦恼。为解决楼层间的噪音问题,出现了在混凝土中插入或粘贴泡沫材料或泡沫聚苯乙烯、矿棉、玻璃棉或者树脂等合成纤维的技术。但是,上述技术中的大部分材料虽然具有较好的隔热能力,但都属于可燃性物质,因此,不仅不利于消防安全,而且也不能充分降低噪音。为了解决上述噪音及隔热材料所存在的问题,现代公寓普遍采用所谓浮动地板结构,即在混凝土地板层上方设置缓冲柱,并在其上另设隔热缓冲材料和气泡混凝土,同时,分离地板层和邻接墙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吸收震动及噪音的复合夹层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由薄且刚度大的高密度材料制成的上板(10);由薄且刚度大的高密度材料制成的下板(12);及夹设于所述上板(10)和下板(12)之间,且呈块状,并由内部设有可填充粒状物质的空间的支撑体(26)和填充于所述支撑体(26)内部的耐热降噪粒子(48)所构成的减震降噪体(11)。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4-12-8 10-2004-0102943;KR 2005-11-23 10-20051、一种用于吸收震动及噪音的复合夹层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由薄且刚度大的高密度材料制成的上板(10);由薄且刚度大的高密度材料制成的下板(12);及夹设于所述上板(10)和下板(12)之间,且呈块状,并由内部设有可填充粒状物质的空间的支撑体(26)和填充于所述支撑体(26)内部的耐热降噪粒子(48)所构成的减震降噪体(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吸收震动及噪音的复合夹层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10)和下板(12)由选自铝板、铝合金板、碳钢板或铁合金钢板、金属复合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碳复合材料或混凝土中的任一种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吸收震动及噪音复合夹层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降噪粒子(48)选用隔热性能卓越的沙子、粘土、碳酸钙复合粉末、石膏、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任一种材料,或由其中至少两种材料混合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吸收震动及噪音的复合夹层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26)呈蜂窝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吸收震动及噪音的复合夹层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状支撑体(26)由选自铝或铝合金、高分子材料、合成树脂、塑料或纸类中的任一种材料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吸收震动及噪音的复合夹层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状支撑体(26)的排列方向与所述上板(10)和下板(12)的排列方向相垂直。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吸收震动及噪音的复合夹层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26)由包装用塑料构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吸收震动及噪音的复合夹层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用塑料支撑体(26)处于低压真空密封状态。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吸收震动及噪音的复合夹层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用塑料支撑体(26)内插设有辅助支撑体(45),用以在包装用塑料支撑体(26)内形成规定大小的空间、并支持由所述上板(10)所传递的压力。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吸收震动及噪音的复合夹层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体(45)由至少两个柱子(46)以及分别连接于其上部和下部的垫板构成。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吸收震动及噪音的复合夹层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体(45)仅由至少两个柱子(4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贤哲苏炫琪
申请(专利权)人:学校法人浦项工科大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