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波管腔内着火过程拍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815007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激波管腔内着火过程拍摄系统,该系统包括激波管管体、管体尾部凸肩、端盖、高速摄像机、单色仪、以及示波器;管体尾部凸肩与端盖之间设置有光学玻璃;激波管管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以及光学窗口;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高速摄像机的触发信号输入端连接,高速摄像机的电压信号输出端与示波器的第二信号输入通道连接;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示波器的第一信号输入通道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系统通过压力传感器触发高速摄像机,高速摄像机触发示波器,这种触发方式能够使高速摄像机拍摄激波管内着火过程的同时,示波器同步记录压力信号及光信号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激波管腔内着火过程拍摄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波管摄像系统,具体地指一种激波管腔内着火过程拍摄系统。
技术介绍
激波管是利用激波瞬时完成对混合气加压加热的实验装置,激波管分为三部分:高压段、中间段、低压段。中间段有两张膜片将高压段与低压段分开,实验过程中,中间段两张膜片先后破裂,高压段气体直接与低压段气体接触产生激波,激波向低压段传播,激波对低压段气体有强压缩作用,瞬间使低压段气体压力、温度升高。因为激波加压加热混合气的时间极短,因此可视为绝热压缩过程。调节膜片两侧压差,即调节高压段气体与低压段气体压差,会导致高压气体与低压气体接触时产生激波的速度不同,从而激波对低压段气体的压缩效果不同,低压段气体压力、温度升高的程度也会不同。在利用激波管开展研究实验时,多种因素会影响实验结果,如:激波分叉、温度分布不均匀、不同着火延时判定方法等。激波分叉会使反射激波扫过区域的气体发生混流流动,抑制着火过程;温度不均匀性会导致着火在某些高温区域先发生,影响实验结果;同一组实验,不同的处理方法也会产生存在一定差异的结果。因此,设计一种激波管腔内着火过程拍摄系统用于了解管体内实际的着火过程,对激波分叉、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波管腔内着火过程拍摄系统,包括激波管管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体尾部凸肩(2)、端盖(3)、高速摄像机(4)、单色仪(5)、以及示波器(6);所述管体尾部凸肩(2)与端盖(3)之间设置有光学玻璃(7),所述管体尾部凸肩(2)设置在激波管管体(1)的一端与其一体成型,所述端盖(3)与管体尾部凸肩(2)之间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激波管管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8)、第二压力传感器(9)、以及光学窗口(10);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8)的信号输出端与高速摄像机(4)的触发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高速摄像机(4)的电压信号输出端与示波器(6)的第二信号输入通道(6.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波管腔内着火过程拍摄系统,包括激波管管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体尾部凸肩(2)、端盖(3)、高速摄像机(4)、单色仪(5)、以及示波器(6);所述管体尾部凸肩(2)与端盖(3)之间设置有光学玻璃(7),所述管体尾部凸肩(2)设置在激波管管体(1)的一端与其一体成型,所述端盖(3)与管体尾部凸肩(2)之间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激波管管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8)、第二压力传感器(9)、以及光学窗口(10);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8)的信号输出端与高速摄像机(4)的触发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高速摄像机(4)的电压信号输出端与示波器(6)的第二信号输入通道(6.2)连接;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9)的信号输出端与示波器(6)的第一信号输入通道(6.1)连接;所述光学窗口(10)的光信号输出端与单色仪(5)的光信号输入端连接,单色仪(5)的电压信号输出端与示波器(6)的第三信号输入通道(6.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波管腔内着火过程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尾部凸肩(2)的内腔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2.1),所述第一环形凹槽(2.1)内嵌置有第一垫圈(11);所述端盖(3)的内腔设置有与第一环形凹槽(2.1)相对布置的第二环形凹槽(3.1),所述第二环形凹槽(3.1)内嵌置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尊华李敬武李格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