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洁洁专利>正文

一种燃气轮机的罩盖密封组件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0922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气轮机的罩盖密封组件及其使用方法,本方法所使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蒸汽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饲养装置,所述饲养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下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的前后及左右侧内壁内贯穿的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空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二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上的第一滑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设计一种能够自动的进行间歇性投喂,无需人工操作,且结构简单,方便使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轮机的罩盖密封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鱼类饲养
,具体为一种燃气轮机的罩盖密封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在鱼类养殖时需要人工进行投喂饲料,但是一次投喂过多会出现有些鱼食用过多饲料后撑死的现象或者部分饲料未被食用造成浪费的现象,因此在养殖鱼类时多采用少食多喂的方式,但是这样的方式工作繁琐,需要劳动力较多,费时费力,无形中又增加了劳动成本,因此设计一种能够自动的进行间歇性投喂,无需人工操作,且结构简单,方便使用的一种燃气轮机的罩盖密封组件及其使用方法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轮机的罩盖密封组件及其使用方法,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燃气轮机的罩盖密封组件及其使用方法,本方法所使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蒸汽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饲养装置,所述饲养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下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的前后及左右侧内壁内贯穿的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空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二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上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斜面块,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下端面与所述斜面块的下端面相抵接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定的设置有可在所述第二空腔内转动且位于所述第一滑块的下侧的第一转动块,其中,所述第二空腔靠近右侧内壁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的上侧内壁与所述第二空腔的下侧内壁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二空腔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下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五空腔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左侧且且位于所述第五空腔内啮合配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五空腔的左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六空腔,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左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六空腔内并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六空腔内转动的第二转动块,所述第二转动块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涡轮扇叶,所述第六空腔的周侧弧形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出气孔,所述第一出气孔的下端与所述第四空腔的左侧内壁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出气孔,所述第六空腔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蒸汽装置上,所述第一进气孔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一进气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七空腔,所述七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七空腔的左侧内壁与所述第一进气孔的右侧内壁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三滑块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过所述第一滑槽并延伸通入所述第一开口槽内的间隔板,所述第七空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八空腔,所述第八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四滑块,所述第八空腔的左侧内壁与所述第七空腔的右侧内壁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转动槽,所述第一转动槽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滑块及所述第四滑块相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八空腔的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九空腔,所述第九空腔的左侧内壁与所述第一进气孔的右侧内壁之前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进气孔,其中,所述第二进气孔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定压阀,所述定压阀可在所述第一进气孔内的压强大于一定值时使得气体定压的通过所述第二进气孔,并在所述第一进气孔内气体压强小于所述定压阀预设值时第二进气孔内的气体可进入到所述第一进气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蒸汽腔,其中,所述第一进气孔远离所述第六空腔的一端与所述蒸汽腔相连通,所述蒸汽腔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一开腔,所述第一开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涡扇,所述涡扇的轴心处固定设置有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一开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出气孔相连通的第二开腔,所述第三转动轴的左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二开腔内并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二开腔内转动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上端啮合配合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二开腔内转动且可通过流经所述第二出气孔的气流进行驱动的涡轮套筒,所述第一开腔靠近右侧内壁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一进水口,所述蒸汽腔右侧内壁的下端相连通的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开腔的第三开腔,所述第三开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块块左侧端面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空腔内的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的下侧端面与所述第一空腔的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三开腔的右侧内壁与所述第一开腔的上侧内壁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进水口,所述蒸汽腔的上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导滑杆,所述第一导滑杆上套设有位于所述第二滑动块上侧的漂浮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口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控制开关,当本装置在水面上需要移动或者蒸汽腔内需要进行加水时控制开关开启,此时通过涡扇的转动将水通过第一开腔向后排出进而驱动本装置前进,而蒸汽腔内的液面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漂浮块下降进而下压第二滑动块,进而带动第三开腔下降并将第一开腔隔断,同时第二进水口与第三开腔导通,通过第一进水口抽入到第二进水口内的水可进入到蒸汽腔内并对蒸汽腔内的水分进行适当补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块的下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毛刷,所述毛刷可将研磨成小颗粒并落到所述第一转动块下侧的饲料扫落到第一通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腔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在通电的情况下可对所述蒸汽腔内的水分进行加热。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周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泡沫块,所述泡沫块可有助于提高本装置在湖面中的浮力,进而使得本装置可漂浮于水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腔的左右两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导滑槽,所述第一滑块的左右两侧端面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导滑槽内的第一导滑块,所述第一导滑块的下侧端面与所述第一导滑槽的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回位弹簧,所述第八空腔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导滑槽,所述第四滑块的右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导滑槽内的第二导滑块,所述第二导滑块的下侧端面与所述第二导滑槽的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回位弹簧。本方法所使用装置的使用步骤:使用人员对加热板进行通电并逐渐对蒸汽腔内的水分进行加热气化,当蒸汽腔内气化的水蒸气压强达到一定程度时,高压的水蒸气控制定压阀开启定压进入第二进气孔内,进而推动第四滑块在第八空腔内逐渐下降,进而通过第一齿轮带动第三滑块上升,进而带动间隔板逐渐上升,此时第一进气孔连通,蒸汽腔内的高压水蒸气通过第一进气孔进入到第六空腔内并在流通经过第一出气孔时通过涡轮扇叶带动第二转动块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转动轴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动块及第二滑块转动,在此过程中,第二滑块在斜面块的上侧端面上滑动并带动斜面块上下移动,进而带动第一滑块上下滑动,进而推动第一空腔内通过第二空腔进入到第二空腔内的大颗粒饲料下降并通过第一转动块的转动及第一滑块的挤压将大颗粒饲料研磨成小颗粒,并落到第一转动块下侧的第二空腔内,同时通过毛刷扫落到第一通道内,进而通过流经第二出气孔进入到第四空腔内的低流速水蒸气吹出第二转动轴的右端开口外,而当蒸汽腔内的水蒸气压强较低时,第四滑块受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气轮机的罩盖密封组件及其使用方法,本方法所使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蒸汽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饲养装置,所述饲养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下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的前后及左右侧内壁内贯穿的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空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二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上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斜面块,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下端面与所述斜面块的下端面相抵接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定的设置有可在所述第二空腔内转动且位于所述第一滑块的下侧的第一转动块,其中,所述第二空腔靠近右侧内壁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的上侧内壁与所述第二空腔的下侧内壁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二空腔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下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五空腔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左侧且且位于所述第五空腔内啮合配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五空腔的左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六空腔,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左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六空腔内并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六空腔内转动的第二转动块,所述第二转动块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涡轮扇叶,所述第六空腔的周侧弧形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出气孔,所述第一出气孔的下端与所述第四空腔的左侧内壁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出气孔,所述第六空腔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蒸汽装置上,所述第一进气孔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一进气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七空腔,所述七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七空腔的左侧内壁与所述第一进气孔的右侧内壁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三滑块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过所述第一滑槽并延伸通入所述第一开口槽内的间隔板,所述第七空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八空腔,所述第八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四滑块,所述第八空腔的左侧内壁与所述第七空腔的右侧内壁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转动槽,所述第一转动槽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滑块及所述第四滑块相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八空腔的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九空腔,所述第九空腔的左侧内壁与所述第一进气孔的右侧内壁之前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进气孔,其中,所述第二进气孔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定压阀,所述定压阀可在所述第一进气孔内的压强大于一定值时使得气体定压的通过所述第二进气孔,并在所述第一进气孔内气体压强小于所述定压阀预设值时第二进气孔内的气体可进入到所述第一进气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轮机的罩盖密封组件及其使用方法,本方法所使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蒸汽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饲养装置,所述饲养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下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的前后及左右侧内壁内贯穿的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空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二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上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斜面块,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下端面与所述斜面块的下端面相抵接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定的设置有可在所述第二空腔内转动且位于所述第一滑块的下侧的第一转动块,其中,所述第二空腔靠近右侧内壁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的上侧内壁与所述第二空腔的下侧内壁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二空腔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下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五空腔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左侧且且位于所述第五空腔内啮合配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五空腔的左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六空腔,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左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六空腔内并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六空腔内转动的第二转动块,所述第二转动块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涡轮扇叶,所述第六空腔的周侧弧形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出气孔,所述第一出气孔的下端与所述第四空腔的左侧内壁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出气孔,所述第六空腔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蒸汽装置上,所述第一进气孔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一进气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七空腔,所述七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七空腔的左侧内壁与所述第一进气孔的右侧内壁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三滑块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过所述第一滑槽并延伸通入所述第一开口槽内的间隔板,所述第七空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八空腔,所述第八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四滑块,所述第八空腔的左侧内壁与所述第七空腔的右侧内壁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转动槽,所述第一转动槽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滑块及所述第四滑块相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八空腔的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九空腔,所述第九空腔的左侧内壁与所述第一进气孔的右侧内壁之前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进气孔,其中,所述第二进气孔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定压阀,所述定压阀可在所述第一进气孔内的压强大于一定值时使得气体定压的通过所述第二进气孔,并在所述第一进气孔内气体压强小于所述定压阀预设值时第二进气孔内的气体可进入到所述第一进气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轮机的罩盖密封组件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蒸汽腔,其中,所述第一进气孔远离所述第六空腔的一端与所述蒸汽腔相连通,所述蒸汽腔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一开腔,所述第一开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涡扇,所述涡扇的轴心处固定设置有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一开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出气孔相连通的第二开腔,所述第三转动轴的左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二开腔内并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二开腔内转动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上端啮合配合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二开腔内转动且可通过流经所述第二出气孔的气流进行驱动的涡轮套筒,所述第一开腔靠近右侧内壁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一进水口,所述蒸汽腔右侧内壁的下端相连通的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开腔的第三开腔,所述第三开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块块左侧端面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空腔内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洁洁
申请(专利权)人:崔洁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