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涛专利>正文

一种发动机的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0762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驱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启动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调节装置,所述启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开口向右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左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有上端通过轴承连接于所述第二空腔上侧内壁内的第一丝杆;在游戏娱乐厅中,投篮机是许多游戏者最喜欢玩的机器之一,目前的投篮机一般只能将篮筐进行左右移动来提升难度,许多人习惯之后对其没有任何难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设计一种能够将篮筐进行旋转并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可将球送到游戏者,同时可调节游戏难度给游戏者增加更好的游戏体验的一种投篮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的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娱乐设备
,具体是一种发动机的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游戏娱乐厅中,投篮机是许多游戏者最喜欢玩的机器之一,目前的投篮机一般只能将篮筐进行左右移动来提升难度,许多人习惯之后对其没有任何难度,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将篮筐进行旋转并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可将球送到游戏者,同时可调节游戏难度给游戏者增加更好的游戏体验的一种投篮机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的驱动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发动机的驱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启动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调节装置,所述启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开口向右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左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有上端通过轴承连接于所述第二空腔上侧内壁内的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可在第二空腔内上下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对称的第一推块,所述第一丝杆下端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空腔下侧内壁内的驱动块,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阵列分布的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设置有工作组件,所述第三空腔后侧内壁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内设置有上端通过轴承连接于所述第四空腔上侧内壁内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三空腔内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下端设置有与其动力配合连接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下端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五空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六空腔,所述第五空腔内设置有上端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下端延伸通入至所述第六空腔内且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右端设置有与其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六空腔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七空腔,所述第二锥齿轮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一空腔下侧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拿球腔,所述拿球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内滑动配合设置有往复块,所述往复块内设置开口向左的第八空腔,所述第八空腔内设置有可转动的半齿齿轮,所述第八空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九空腔,所述第九空腔内设置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右端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右端延伸通入至所述第八空腔内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半齿齿轮左端轴心处,所述第三锥齿轮下端设置有与其相啮合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九空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十空腔,所述第十空腔内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上端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九空腔内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锥齿轮下端轴心处,所述第十空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十一空腔,所述第十一空腔内设置有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五转轴下端延伸通入至所述第十一空腔内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五锥齿轮上端轴心处,所述第五锥齿轮左端设置有与其相啮合的第六锥齿轮,所述第三转轴右端延伸通入至所述第十一空腔内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六锥齿轮左端轴心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空腔左侧内壁内且阵列分布的第十二空腔,所述第十二空腔内设置有第二推块,所述第十二空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十三空腔,所述第十三空腔内设置有第一推杆,所述第十三空腔靠近左侧内壁的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十四空腔,所述第十四空腔内设置有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左端延伸通入至所述第十三空腔内,所述第十四空腔下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十五空腔,所述第十五空腔内设置有翘杆,所述翘杆左端末侧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十四空腔内的顶杆,所述翘杆上铰链配合连接有上端固定于所述第十五空腔上侧内壁上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十五空腔下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十六空腔,所述第十六空腔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十五空腔内且通过铰链连接于所述翘杆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翘杆右端末侧设置有通过铰链连接且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一空腔内的挡球门,所述挡球门内设置有左右贯穿的投篮腔。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工作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空腔内的可左右滑动的第一工作块,所述第一工作块内设置有与所述第四空腔相连通的第十七空腔,所述第十七空腔内设置有可转动的第六转轴,所述第六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的篮筐,所述第六转轴位于所述篮筐下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三空腔上下两侧内壁内对称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工作块上下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一限位槽内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右端固定连接有右端与第一限位槽右侧内壁相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簧。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空腔前侧设置有通过轴承连接与所述第三空腔上下两侧内壁内可转动的第七转轴,所述第七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三齿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十二空腔上下两侧内壁内设置有对称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推块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左端固定连接左端与第二限位槽左侧内壁相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所述第十三空腔左右两侧内壁内对称设置有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一推杆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三限位槽内的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三限位块上端与所述第三限位槽上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一推杆内等距设置有开口向右且与相配合的推动槽,所述第十四空腔上下两侧内壁内设置有对称的第四限位槽,所述第二推杆上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四限位槽内的第四限位块,所述第四限位块右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四限位槽右侧内壁相固定连接的第四弹簧。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挡球门下侧设置有开口向上的输送腔,所述往复块前端固定连接有传球块,所述往复块内两侧内壁上设置有齿形结构,当所述挡球门上升后所述输送腔与所述拿球腔相连通。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推块右端设置有尖端斜面,所述第一工作块左端设置有尖端斜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进行投篮游戏时,使用人员启动驱动块,,此时带动第一丝杆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滑块以及第一推块在第二空腔内向上移动,当第一推块与第二推块以及第一工作块的尖端端面相抵时,关闭驱动块,此时第一推块将第二推块向左挤压,进而使第二限位块在第二限位槽内向左压缩第二弹簧,进而使第二推块推动第一推杆在第十三空腔内向上移动,进而带动第三限位块在第三限位槽内向上压缩第三弹簧,进而带动第一推杆向右推动第二推杆在第十四空腔内向右移动,进而带动第四限位块在第四限位槽内向右压缩第四弹簧,当第二推杆向右移动至极限位置时,此时第二推杆推动顶杆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翘杆左端在第十五空腔内向下移动,此时翘杆右端带动挡球门在第十五空腔内向上移动,进而使输送腔畅通,同时第一推块将第一工作块向右挤压,进而使第一限位块在第一限位槽内向右压缩第一弹簧,当第一工作块在第三空腔内向右移动至极限位置时,此时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相啮合,此时启动第一电机,进而带动第一转轴以及第一齿轮转动,此时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以及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啮合作用带动第三齿轮以及第二齿轮转动,进而使第六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篮筐在第三空腔内转动,可进行投篮,同时第一电机带动第二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此时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啮合作用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三转轴以及第六锥齿轮转动,此时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的驱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启动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调节装置,所述启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开口向右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左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有上端通过轴承连接于所述第二空腔上侧内壁内的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可在第二空腔内上下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对称的第一推块,所述第一丝杆下端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空腔下侧内壁内的驱动块,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阵列分布的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设置有工作组件,所述第三空腔后侧内壁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内设置有上端通过轴承连接于所述第四空腔上侧内壁内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三空腔内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下端设置有与其动力配合连接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下端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五空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六空腔,所述第五空腔内设置有上端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下端延伸通入至所述第六空腔内且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右端设置有与其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六空腔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七空腔,所述第二锥齿轮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一空腔下侧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拿球腔,所述拿球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内滑动配合设置有往复块,所述往复块内设置开口向左的第八空腔,所述第八空腔内设置有可转动的半齿齿轮,所述第八空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九空腔,所述第九空腔内设置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右端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右端延伸通入至所述第八空腔内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半齿齿轮左端轴心处,所述第三锥齿轮下端设置有与其相啮合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九空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十空腔,所述第十空腔内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上端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九空腔内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锥齿轮下端轴心处,所述第十空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十一空腔,所述第十一空腔内设置有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五转轴下端延伸通入至所述第十一空腔内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五锥齿轮上端轴心处,所述第五锥齿轮左端设置有与其相啮合的第六锥齿轮,所述第三转轴右端延伸通入至所述第十一空腔内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六锥齿轮左端轴心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的驱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启动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调节装置,所述启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开口向右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左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有上端通过轴承连接于所述第二空腔上侧内壁内的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可在第二空腔内上下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对称的第一推块,所述第一丝杆下端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空腔下侧内壁内的驱动块,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阵列分布的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设置有工作组件,所述第三空腔后侧内壁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内设置有上端通过轴承连接于所述第四空腔上侧内壁内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三空腔内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下端设置有与其动力配合连接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下端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五空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六空腔,所述第五空腔内设置有上端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下端延伸通入至所述第六空腔内且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右端设置有与其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六空腔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七空腔,所述第二锥齿轮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一空腔下侧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拿球腔,所述拿球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内滑动配合设置有往复块,所述往复块内设置开口向左的第八空腔,所述第八空腔内设置有可转动的半齿齿轮,所述第八空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九空腔,所述第九空腔内设置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右端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右端延伸通入至所述第八空腔内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半齿齿轮左端轴心处,所述第三锥齿轮下端设置有与其相啮合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九空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十空腔,所述第十空腔内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上端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九空腔内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锥齿轮下端轴心处,所述第十空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十一空腔,所述第十一空腔内设置有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五转轴下端延伸通入至所述第十一空腔内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五锥齿轮上端轴心处,所述第五锥齿轮左端设置有与其相啮合的第六锥齿轮,所述第三转轴右端延伸通入至所述第十一空腔内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六锥齿轮左端轴心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空腔左侧内壁内且阵列分布的第十二空腔,所述第十二空腔内设置有第二推块,所述第十二空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十三空腔,所述第十三空腔内设置有第一推杆,所述第十三空腔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王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