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增强用聚丙烯腈短切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0452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增强聚丙烯腈短切纤维,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短切纤维耐碱性差的问题。通过采用一种建筑增强聚丙烯腈短切纤维,由聚丙烯腈基原丝制得,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腈基原丝中共聚物包括丙烯腈链段和共聚单体链段,其中,以占聚丙烯腈基共聚物总的质量百分数计,丙烯腈链段含量≥99%,共聚单体链段同时包括离子型共聚单体链段和中性共聚单体链段,离子型共聚单体链段与中性共聚单体链段的质量比大于等于1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建筑增强材料的工业生产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增强用聚丙烯腈短切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增强聚丙烯腈短切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水泥增强聚丙烯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水泥材料是建筑材料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基料,它具有可加工性能好、施工工艺简单、价格低廉等一系列优势在建筑基础、墙体砌筑和室内外抹灰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同时也存在易开裂、脆性大等缺点,在水泥建筑材料中加入有机或无机纤维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抑制水泥材料脆性开裂的方法。20世纪70年代即实现了玻璃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工业化应用。可作为水泥建筑材料使用的有机合成纤维有聚丙烯腈纤维、聚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芳纶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乙烯醇纤维、聚乙烯纤维等。聚丙烯腈纤维具有与砂浆基体接触好、耐酸碱、耐高温、价格低廉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聚丙烯腈纤维制备方式有多种,按其制备过程分为一步法和两步法,其中一步法避免了共聚物的再次溶解,具有经济性高的优点。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的一步法制备聚丙烯腈纤维则此外还具有纺丝原液固含量高的特点。二甲基亚砜一步法制备建筑增强聚丙烯腈短切纤维制备过程包括聚合、脱单、脱泡、凝固成型、多级凝固牵伸、多级热水牵伸、水洗、一次上油、干燥致密化、蒸汽牵伸、热定型、二次上油、油剂再干燥、短切等步骤。水泥基体是一种碱性基体,作为水泥增强材料使用的聚丙烯腈纤维,需要在长期的碱性氛围中保持较好力学性能。聚丙烯腈纤维的化学结构、凝聚态结构、后整理过程等均对其耐碱性有明显影响,其中以化学结构的最为显著。日本专利JP58120811A,JP60021905A,JP61163149A,JP06115989A,JP08003812A公开了5篇建筑增强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过程,但是上述专利未明确化学结构对纤维的耐碱性能的影响,更未明确耐碱性纤维应具备的化学结构,还存在明显不足。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建筑增强聚丙烯腈短切纤维耐碱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建筑增强聚丙烯腈短切纤维,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具有耐碱性好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与解决技术问题之一相对应的建筑增强聚丙烯腈短切纤维的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建筑增强聚丙烯腈短切纤维,由聚丙烯腈基原丝制得,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丝共聚物包括丙烯腈链段和共聚单体链段,其中,丙烯腈链段质量占聚丙烯腈质量比≥99%,共聚单体链段同时包括离子型共聚单体链段和中性共聚单体链段,离子型共聚单体链段质量为中性共聚单体链段质量的1倍及以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离子型共聚单体包括但不限定为磺酸盐类、铵盐类,优选为苯乙烯磺酸钠、甲基丙烯磺酸钠等;中性共聚单体包括但不限定为丙烯酸酯类、乙烯酯类、丙烯酰胺类,优选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等。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丙烯腈链段质量占聚丙烯腈质量比≥99.6%,所述离子型共聚单体链段质量为中性共聚单体链段质量的2倍及以上。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二,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解决技术问题之一所述技术方案中任一所述的建筑增强聚丙烯腈短切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丙烯腈纺丝原液经凝固成型、凝固牵伸、热水牵伸、水洗、一次上油、干燥致密化、蒸汽牵伸、热定型、二次上油、油剂再干燥,制得聚丙烯腈基原丝;其中,所述聚丙烯腈纺丝原液中共聚物包括丙烯腈链段和共聚单体链段,以占聚丙烯腈基共聚物总的质量百分数计,丙烯腈链段含量≥99%,共聚单体链段同时包括离子型共聚单体链段和中性共聚单体链段,离子型共聚单体链段与中性共聚单体链段的质量比大于等于1;(2)将步骤(1)制得的聚丙烯腈基原丝经过纤维短切机进行短切,获得所述建筑增强聚丙烯腈短切纤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离子型共聚单体包括但不限定为磺酸盐类、铵盐类,优选为苯乙烯磺酸钠、甲基丙烯磺酸钠等;中性共聚单体包括但不限定为丙烯酸酯类、乙烯酯类、丙烯酰胺类,优选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等。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丙烯腈链段质量占聚丙烯腈质量比≥99.6%,所述离子型共聚单体链段质量为中性共聚单体链段质量的2倍及以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聚丙烯腈纺丝原液并无其他严格限定,例如但不限定进一步优选浓度为13-22wt%,特性粘数为2-7dL/g,分子量分布为2.0-5.0等,对其制备工艺也无特殊要求,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制备工艺加以制备。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制备聚丙烯腈原丝的凝固浴介质为二甲基亚砜水溶液,凝固浴温度10-70℃,凝固浴质量浓度10-80%,牵伸比为0.5-0.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原丝制备时的多级凝固牵伸为温度20-70℃的多道牵伸,牵伸比为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原丝制备时的热水牵伸为温度90-99.5℃的多道牵伸,牵伸比为1-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原丝制备时的水洗采用温度60-90℃多道水洗,水洗过程中不施加牵伸。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原丝制备时的干燥致密化温度为100-150℃,牵伸比0.9-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原丝制备时的蒸汽牵伸绝对压力为0.1-1MPa,牵伸比为1-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原丝制备时的热定型温度为105-145℃,牵伸比为0.92-1.0。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凝固浴介质为二甲基亚砜水溶液,凝固浴温度20-65℃,凝固浴质量浓度15-75%,牵伸比为0.6-0.85;所述多级凝固牵伸为温度30-65℃的多道牵伸,牵伸比为1-1.5;所述热水牵伸为温度90-99.5℃的多道牵伸,牵伸比为1-4;所述水洗采用温度60-90℃多道水洗,水洗过程中不施加牵伸;所述干燥致密化温度为100-145℃,牵伸比0.92-1.0;所述蒸汽牵伸绝对压力为0.2-0.8MPa,牵伸比为2-5;所述热定型温度为105-140℃,牵伸比为0.95-1.0;于所述油剂再干燥温度105-120℃;纤维短切后长度为5-32mm。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于使用原丝丙烯腈链段质量占聚丙烯腈质量比≥99%,共聚单体链段同时包括离子型共聚单体链段和中性共聚单体链段,离子型共聚单体链段数为中性共聚单体链段数的1倍以上,本专利技术人惊奇地发现此三要素的匹配具有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使得制备该纤维的耐碱性强、由此所制得的短切纤维在加速试验中强度保持率达到96%,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原液制备:制备丙烯腈链段质量占聚丙烯腈共聚物质量比99%,苯乙烯磺酸钠链段质量和丙烯酸甲酯链段占聚丙烯腈共聚物质量分别为0.5%和0.5%的共聚原液(特性粘数3.2dL/g),并进行2微米精密过滤。2、凝固成型:采用湿法纺丝进行初生纤维制备,纺丝原液经计量泵精确计量、再次过滤后,通过喷丝板进入第一凝固浴中,凝固温度25℃,浓度为75wt%,牵伸比为0.85,后续进行两级凝固牵伸,牵伸比分别为1.05、1.1,得到凝固纤维。3、牵伸和水洗:三道热水牵伸温度分别为90、98、99℃,牵伸比分别为1.8、2.0、2.4。1-3道水洗温度65℃,4-6道水洗温度75℃,7-9道水洗温度80℃;前6道采用八角辊振动水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增强聚丙烯腈短切纤维,由聚丙烯腈基原丝制得,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腈基原丝中共聚物包括丙烯腈链段和共聚单体链段,其中,以占聚丙烯腈基共聚物总的质量百分数计,丙烯腈链段含量≥99%,共聚单体链段同时包括离子型共聚单体链段和中性共聚单体链段,离子型共聚单体链段与中性共聚单体链段的质量比大于等于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增强聚丙烯腈短切纤维,由聚丙烯腈基原丝制得,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腈基原丝中共聚物包括丙烯腈链段和共聚单体链段,其中,以占聚丙烯腈基共聚物总的质量百分数计,丙烯腈链段含量≥99%,共聚单体链段同时包括离子型共聚单体链段和中性共聚单体链段,离子型共聚单体链段与中性共聚单体链段的质量比大于等于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增强聚丙烯腈短切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型共聚单体为磺酸盐类、铵盐类,优选为苯乙烯磺酸钠、甲基丙烯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中性共聚单体为丙烯酸酯类、乙烯酯类、丙烯酰胺类,优选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中的至少一种。3.一种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建筑增强聚丙烯腈短切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丙烯腈纺丝原液经凝固成型、凝固牵伸、热水牵伸、水洗、一次上油、干燥致密化、蒸汽牵伸、热定型、二次上油、油剂再干燥,制得聚丙烯腈基原丝;其中,所述聚丙烯腈纺丝原液中共聚物包括丙烯腈链段和共聚单体链段,其中,以占聚丙烯腈基共聚物总的质量百分数计,丙烯腈链段含量≥99%,共聚单体链段同时包括离子型共聚单体链段和中性共聚单体链段,离子型共聚单体链段与中性共聚单体链段的质量比大于等于1;(2)将步骤(1)制得的聚丙烯腈基原丝经过纤维短切机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沈志刚张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