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车板的旋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9326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立体停车设备用载车板,具体涉及一种载车板的旋转机构,该旋转机构包括:支撑底板、驱动电机、丝杠、丝杠螺母、驱动连杆、第一主动连杆、第二主动连杆、第一从动连杆、第二从动连杆、牛眼万向轮、载车板,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支撑底板上,所述驱动电机用于带动丝杠转动,所述丝杠螺母套装在丝杠上,所述驱动连杆与丝杠螺母固连,所述第一主动连杆的一端和第二主动连杆的一端分别通过转动轴铰接在驱动连杆的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是基于六连杆机构改进而成,将直线动力转化成旋转力,可以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另外,该机构的旋移运动区域小于定点旋转运动区域,可以进一步节约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车板的旋转机构
本技术涉及立体停车设备用载车板,具体涉及一种载车板的旋转机构。
技术介绍
车辆无处停放的问题是城市的社会、经济、交通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结果,立体停车设备的发展在国外,尤其在日本已有近30~40年的历史,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经验上均已获得了成功。我国也于90年代初开始研究开发机械立体停车设备,距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历程。由于很多新建小区内住户与车位的配比为1:1,为了解决停车位占地面积与住户商用面积的矛盾,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以其平均单车占地面积小的独特特性,已被广大用户接受。由于现有立体停车场的道路过窄无法实现车辆的侧位停车,而且车辆在驶离立体停车场时,需要倒着驶离立体停车场,现亟需一种能实现车辆在立体停车场上自动侧位停车的载车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载车板的旋转机构,用于车辆在上载车板后旋转载车板、以改变载车板的方向,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包括:支撑底板、驱动电机、丝杠、丝杠螺母、驱动连杆、第一主动连杆、第二主动连杆、第一从动连杆、第二从动连杆、牛眼万向轮、载车板,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支撑底板上,所述驱动电机用于带动丝杠转动,所述丝杠螺母套装在丝杠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车板的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板、驱动电机、丝杠、丝杠螺母、驱动连杆、第一主动连杆、第二主动连杆、第一从动连杆、第二从动连杆、牛眼万向轮、载车板,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支撑底板上,所述驱动电机用于带动丝杠转动,所述丝杠螺母套装在丝杠上,所述驱动连杆与丝杠螺母固连,所述第一主动连杆的一端和第二主动连杆的一端分别通过转动轴铰接在驱动连杆的两端,所述第一主动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轴与第二从动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主动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轴与第一从动连杆铰接,所述第一从动连杆的一端通过转动轴铰接在支撑底板上,所述第一从动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轴与第二从动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牛眼万向轮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车板的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板、驱动电机、丝杠、丝杠螺母、驱动连杆、第一主动连杆、第二主动连杆、第一从动连杆、第二从动连杆、牛眼万向轮、载车板,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支撑底板上,所述驱动电机用于带动丝杠转动,所述丝杠螺母套装在丝杠上,所述驱动连杆与丝杠螺母固连,所述第一主动连杆的一端和第二主动连杆的一端分别通过转动轴铰接在驱动连杆的两端,所述第一主动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轴与第二从动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主动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轴与第一从动连杆铰接,所述第一从动连杆的一端通过转动轴铰接在支撑底板上,所述第一从动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轴与第二从动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牛眼万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高峰李健黄飞洋吕梦凌崔传磊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