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神经内科的随身便携式储药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9042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神经内科的随身便携式储药包,包括第一储药包、第二储药包、透明药瓶、松紧带、夹层、录音定时器,第一储药包、第二储药包通过拉链连接,透明药瓶通过松紧带固定在第一储药包、第二储药包的内表面,夹层通过暗扣连接在第一储药包的上端,夹层上设有装有说明卡片的透明夹袋,录音定时器可拆卸连接在第一储药包、第二储药包连接处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松紧带还可固定独立包装的药剂瓶,解决了大部分便携式储药装置只能储存固体药物的问题。总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具有实用可靠,使用简单及携带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神经内科的随身便携式储药包
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神经内科的随身便携式储药包。
技术介绍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诊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目前,在神经内科一些疾病需要经常口服药物,且药物种类较多,所以患者要么是直接带着原包装瓶,或者使用其他的普通小塑料盒装一定量的药片,甚至有的药片时袋装的,一旦打开携带及其不便。这种现状就造成在装药和取药时都需要打开盖子,然后将药片取出或在盒子中放入药片,无法保证药片的密封性保存,而且也不卫生。因此出现了很多便携式药盒,例如公开号为CN20551555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便携式药盒,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便携式药盒,包括仓体、水丸药仓(4)、端盖(5)、滑片(6)、外壳Ⅰ(7)、外壳Ⅱ(8)、外壳Ⅲ(9),其特征在于,仓体一端设置水丸药仓(4),所述的水丸药仓(4),其开口端配合安装有端盖(5),所述的端盖(5),其上设置有出药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神经内科的随身便携式储药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储药包(1)、第二储药包(2)、透明药瓶(3)、松紧带(4)、夹层(5)、录音定时器(6),所述第一储药包(1)和第二储药包(2)通过拉链(7)活动连接,所述松紧带(4)有4‑18个,分别呈矩阵排列固定在第一储药包(1)和第二储药包(2)的内表面上,所述透明药瓶(3)有4‑12个,透明药瓶(3)的瓶盖(3a)扣接在瓶体(3b)上,且所述瓶盖(3a)上标识有序号,所述瓶体(3b)通过所述松紧带(4)固定在第一储药包(1)和第二储药包(2)的内表面上,所述夹层(5)位于第一储药包(1)和第二储药包(2)之间,且夹层(5)的上端通过暗扣(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神经内科的随身便携式储药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储药包(1)、第二储药包(2)、透明药瓶(3)、松紧带(4)、夹层(5)、录音定时器(6),所述第一储药包(1)和第二储药包(2)通过拉链(7)活动连接,所述松紧带(4)有4-18个,分别呈矩阵排列固定在第一储药包(1)和第二储药包(2)的内表面上,所述透明药瓶(3)有4-12个,透明药瓶(3)的瓶盖(3a)扣接在瓶体(3b)上,且所述瓶盖(3a)上标识有序号,所述瓶体(3b)通过所述松紧带(4)固定在第一储药包(1)和第二储药包(2)的内表面上,所述夹层(5)位于第一储药包(1)和第二储药包(2)之间,且夹层(5)的上端通过暗扣(8)与第一储药包(1)上端相连,夹层(5)的上设有透明夹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娟杨震李蕊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