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8954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驱动装置,属于车辆驱动及传动技术领域。包括:驱动电机;固定速比减速器,包括减速‑差速行星机构、制动元件和中间轴,减速‑差速行星机构具有左输出端和右输出端,其包括与驱动电机同轴配置的第一行星排和第二行星排,中间轴与左输出端或右输出端连接,且中间轴贯穿转子轴,制动元件用于制动减速‑差速行星机构的一个转动构件使减速‑差速行星机构对驱动电机进行减速并可在左输出端和右输出端之间进行差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驱动装置,结构简单且可布置于电驱动后桥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辆驱动及传动
,具体是涉及一种电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用于四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后桥的电驱动装置,通常由驱动电机和两挡变速器构成。由于驱动电机的扩速比达到3~4,而用于电驱动后桥中的驱动电机的扩速比要求达到6~8,因此必须匹配一两挡变速器。然而,四轮驱动模式主要用于中低速下,高速时并不需要后桥也输出动力,而且由于布置空间的限制,对于用于驱动后桥的电驱动装置的体积和形状要求也非常苛刻。因此,还期望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用于电驱动后桥中的电驱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旨在提供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用于电驱动后桥中的电驱动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电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包括转子轴,转子轴的一端布置在驱动电机内部的中心;固定速比减速器,转子轴的另一端与固定速比减速器连接,固定速比减速器包括减速-差速行星机构、制动元件以及中间轴,减速-差速行星机构包括第一行星排和第二行星排,第一行星排的外侧设置为左输出端,第二行星排的外侧设置为右输出端,且第一行星排和第二行星排与驱动电机同轴设置,中间轴与左输出端连接,或中间轴与右输出端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包括转子轴,所述转子轴的一端布置在所述驱动电机内部的中心;固定速比减速器,所述转子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速比减速器连接,所述固定速比减速器包括减速‑差速行星机构、制动元件以及中间轴,所述减速‑差速行星机构包括第一行星排和第二行星排,所述第一行星排的外侧设置为左输出端,所述第二行星排的外侧设置为右输出端,且所述第一行星排和第二行星排与所述驱动电机同轴设置,所述中间轴与所述左输出端连接,或所述中间轴与所述右输出端连接,且所述中间轴连接所述转子轴,所述制动元件布置在所述右输出端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包括转子轴,所述转子轴的一端布置在所述驱动电机内部的中心;固定速比减速器,所述转子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速比减速器连接,所述固定速比减速器包括减速-差速行星机构、制动元件以及中间轴,所述减速-差速行星机构包括第一行星排和第二行星排,所述第一行星排的外侧设置为左输出端,所述第二行星排的外侧设置为右输出端,且所述第一行星排和第二行星排与所述驱动电机同轴设置,所述中间轴与所述左输出端连接,或所述中间轴与所述右输出端连接,且所述中间轴连接所述转子轴,所述制动元件布置在所述右输出端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元件为制动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元件为滑动齿套。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排为内外啮合单行星轮行星排,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一齿圈;所述第二行星排为内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承钢殷建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