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外气双层流汽车空调进风箱结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内外气双层流汽车空调进风箱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对汽车日渐旺盛的需求,能源问题也愈演愈烈。因此,双层流汽车空调应势而生。目前,市场上的双层流汽车空调进风箱及蜗进风箱壳体积较大,主要表现在在高度方向尺寸较大,如图1所示,其原理是:新风从进风箱的新风进风口进入进风箱,车内风从进风箱的内循环进风口进入,新风与内循环风之间有隔板隔开形成两个独立通道,从而实现双层流。然而,传统的双层流进风箱结构,内、外循环风门独立设置,为防止工作时干涉,两风门间须留有合理的间距,导致进风箱总体设计偏大,有悖于轻量化设计理念,且重量体积大,耗费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内外气双层流汽车空调进风箱结构,在满足风量的前提下,能够减小进风箱整体体积与重量,提高能效、节能环保。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内外气双层流汽车空调进风箱结构,所述进风箱包括进风箱壳体、执行器以及设置在该进风箱壳体上的外循环风门和内循环风门,还包括与所述的执行器输出端连接的凸轮盘以及设置在该凸轮盘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外气双层流汽车空调进风箱结构,包括进风箱壳体(1)、执行器(4)以及设置在该进风箱壳体上的外循环风门(2)和内循环风门(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的执行器输出端连接的凸轮盘(5)以及设置在该凸轮盘上且与所述的外循环风门连接的外门摇臂(6)和与所述的内循环门连接的内门摇臂(7);所述的进风箱壳体内设置有用于隔开进风箱壳体的外循环风道和内循环风道的隔断(8);所述的外循环风门设置于外循环风道上,用于开度设置在进风箱壳体上的且与外循环风道入风侧连通的第一外循环入风口(101)和第一内循环入风口(102);所述的内循环风门设置于内循环风道上,用于开度设置在进风箱壳体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外气双层流汽车空调进风箱结构,包括进风箱壳体(1)、执行器(4)以及设置在该进风箱壳体上的外循环风门(2)和内循环风门(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的执行器输出端连接的凸轮盘(5)以及设置在该凸轮盘上且与所述的外循环风门连接的外门摇臂(6)和与所述的内循环门连接的内门摇臂(7);所述的进风箱壳体内设置有用于隔开进风箱壳体的外循环风道和内循环风道的隔断(8);所述的外循环风门设置于外循环风道上,用于开度设置在进风箱壳体上的且与外循环风道入风侧连通的第一外循环入风口(101)和第一内循环入风口(102);所述的内循环风门设置于内循环风道上,用于开度设置在进风箱壳体上的且与内循环风道入风侧连通的第二外循环入风口(103)和第二内循环入风口(104);所述的第一外循环入风口和第二外循环入风口同在进风箱壳体的一个侧平面上,所述的第一内循环入风口和第二内循环入风口同在进风箱壳体的另一个侧平面上,且两个侧平面相邻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气双层流汽车空调进风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的第一外循环入风口和第二外循环入风口同在的进风箱壳体的侧平面相连接的新风进风壳体(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外气双层流汽车空调进风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箱壳体呈两瓣式对称结构,其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新耀,宁向梅,张钊,吴长发,袁月,吴贵超,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英特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