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号机用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8943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打号机用夹具,该夹具包括:与打号机本体相连接,用于确定打刻头在待打码板件上初始位置的定位机构;设置在定位机构的一侧,用于在打刻头的初始位置确定后夹紧待打码板件的夹紧机构;与夹紧机构相连接,用于驱动夹紧机构作伸缩运动以夹持待打码板件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定位机构对打刻头在待打刻板件的打刻位置进行定位,再由夹紧机构对打刻头与待打刻板件进行夹紧,促使打刻头能紧贴待打刻的板件,能有效防止打刻位置跑偏。尤其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夹具可以用于不同车型的打码工艺中,提高了线下打码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打号机用夹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打号机用夹具。
技术介绍
汽车VIN码由17位字符组成,俗称十七位码。它包含了车辆的生产厂家、年代、车型、车身型式及代码、发动机代码及组装地点等信息,对于每辆车,其车身均对应唯一一个车身编号,车身编号的作用有两方面:首先,当车身出现质量问题时,便于客户追溯生产厂家及生产日期;其次,为车辆生产工艺的后续涂装喷漆及总装装配提供依据。打刻VIN码是汽车生产制造工艺中必备的一道环节,自动化生产中,有时会出现在车体上打刻的VIN码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情况,需在线下进行重新打号。现有技术中的线下打号设备打刻码时需要人工扶着进行打刻,经常出现打刻位置跑偏的现象;同时对于不同的车型的打刻需求,需要制作不同的夹具,在对多种车型进行打刻作业时,需要不断的更换夹具,增大了作业人员作业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夹具的制作成本,并且生产不同夹具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料,不利于节能环保工作的开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打号机用夹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车辆进行打码时打刻头容易跑偏的问题。一个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打号机用夹具,包括:与打号机本体相连接,用于确定打刻头在待打码板件上初始位置的定位机构;设置在所述定位机构的一侧,用于在所述打刻头的初始位置确定后与所述定位机构相互作用以夹紧所述待打码板件的夹紧机构;与所述夹紧机构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夹紧机构作伸缩运动以夹持所述待打码板件的驱动机构。进一步地,上述打号机用夹具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打号机本体上,用以对所述打刻头进行Y方向定位的第一定位件和用以对所述打刻头进行X方向定位的第二定位件;其中,所述Y方向是指所述待打刻板件的高度方向;所述X方向是指所述待打刻板件的长度方向。进一步地,上述打号机用夹具中,所述第一定位件位于所述第二定位件上方,且其上开设有用以对所述打刻头进行Y方向定位的第一定位孔。进一步地,上述打号机用夹具中,所述第二定位件位于所述第一定位件下方,且其上开设有用以对所述打刻头进行X方向定位的第二定位孔。进一步地,上述打号机用夹具中,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打号机本体上部两侧的两个定位杆;其中,两个所述定位杆上对应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以穿设第一定位销的第一定位孔。进一步地,上述打号机用夹具中,所述第一定位销包括:第一销子、第二销子和第三销子;其中,所述第一销子和所述第二销子并列设置,所述第三销子与两个销子远离穿设端的部分呈夹角设置。进一步地,上述打号机用夹具中,两个所述定位杆均呈L形。进一步地,上述打号机用夹具中,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打号机本体下部一侧的定位板和第一侧部连接板;其中,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用以穿设定位螺栓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侧部连接板的一侧与所述定位板相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打号机本体相连接。进一步地,上述打号机用夹具中,所述第二定位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打号机本体下部另一侧,用以使所述待打刻板件与所述第二定位件不发生干涉的凹设部和用以与所述打号机本体相连接的第二侧部连接板;其中,所述凹设部与所述第二侧部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用以调节所述凹设部延伸长度的第一调节板。进一步地,上述打号机用夹具中,所述凹设部一端的延伸部分的底部设置有用以对所述待打刻板件进行X方向定位的第二定位销。进一步地,上述打号机用夹具中,所述第二侧部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定位件之间,及所述第一侧部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定位件之间均设置有用以调节所述第一定位件高度的第二调节板。进一步地,上述打号机用夹具中,所述第二定位孔为沿Y方向设置的腰型孔。进一步地,上述打号机用夹具中,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两个第二连接板和夹持板;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相连接;两个第二连接板并列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且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所述夹持板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底部之间,用以夹紧所述待打码板件。进一步地,上述打号机用夹具中,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板作伸缩运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打号机用夹具,在白车身进行线下手动打码时,通过定位机构对打刻头在待打刻板件的打刻位置进行定位,再由夹紧机构对打刻头与待打刻板件进行夹紧,促使打刻头能紧贴待打刻的板件,能有效防止打刻位置跑偏。尤其是,通过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上分别设置的定位孔,可以对不同的车型进行定位后夹紧以确保打码作业的精度,在对不同的车型进行打码时不需要更换夹具,提高了线下打码的效率,同时避免了针对不同的车型需要制作不同的夹具的情况,节约了材料,有利于环保;进一步的,采用气缸驱动夹紧机构的夹紧方式,使得打刻头能紧密的与待打刻板件贴合在一起,不会出现打码时位置跑偏的现象,同时解放了现场生产人员的双手,节约了劳动力。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打号机用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定位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打号机用夹具包括:定位机构1、夹紧机构2和驱动机构3;其中,定位机构1与打号机本体8相连接,用以确定打刻头(图中未示出)在待打码板件上的初始位置。夹紧机构2设置在定位机构1的一侧,用以在打刻头的初始位置确定后与定位机构1相互作用以夹紧待打码板件(图中未示出)。驱动机构3与夹紧机构2相连接,用于驱动夹紧机构2作伸缩运动以夹持待打码板件。具体而言,打号机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打号设备,其可以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上的打刻头以及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可以包括至少两个气缸,其中一个气缸与打刻头相连,以控制打刻头打码。打号机本体8上开设有螺纹孔,以便与定位机构1和夹紧机构2相连接。待打码板件可以为车辆前机舱中按照预设要求需要打码的板件。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打号机采用刻画式的打刻方式,相对于点阵式打刻方式,打刻出的VIN码更加符合质量要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是,打刻头进行打刻时,需要预先确定其在待打刻板件上的原点以确保其打码轨迹能准确地沿X向和Y向移动。定位机构2可以包括:第一定位件11和第二定位件12;其中,第一定位件11位于第二定位件12上方,且其上开设有用以对打刻头进行Y方向定位的第一定位孔a,第二定位件12位于第一定位件11下方,且其上开设有用以对打刻头进行X方向定位的第二定位孔b。X方向和Y方向的坐标系是指以打刻头在待打刻板件上的初始点作为原点,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打号机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打号机本体(8)相连接,用于确定打刻头在待打码板件上初始位置的定位机构(1);设置在所述定位机构(1)的一侧,用于在所述打刻头的初始位置确定后与所述定位机构(1)相互作用以夹紧所述待打码板件的夹紧机构(2);与所述夹紧机构(2)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夹紧机构(2)作伸缩运动以夹持所述待打码板件的驱动机构(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号机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打号机本体(8)相连接,用于确定打刻头在待打码板件上初始位置的定位机构(1);设置在所述定位机构(1)的一侧,用于在所述打刻头的初始位置确定后与所述定位机构(1)相互作用以夹紧所述待打码板件的夹紧机构(2);与所述夹紧机构(2)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夹紧机构(2)作伸缩运动以夹持所述待打码板件的驱动机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号机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1)包括:设置在所述打号机本体(8)上,用以对所述打刻头进行Y方向定位的第一定位件(11)和用以对所述打刻头进行X方向定位的第二定位件(12);其中,所述Y方向是指所述待打刻板件的高度方向;所述X方向是指所述待打刻板件的长度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号机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11)位于所述第二定位件(12)上方,且其上开设有用以对所述打刻头进行Y方向定位的第一定位孔(a)。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打号机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件(12)位于所述第一定位件(11)下方,且其上开设有用以对所述打刻头进行X方向定位的第二定位孔(b)。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打号机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11)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打号机本体(8)上部两侧的两个定位杆(111);其中,两个所述定位杆(111)上对应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以穿设第一定位销(4)的第一定位孔(a)。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号机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销(4)包括:第一销子(41)、第二销子(42)和第三销子(43);其中,所述第一销子(41)和所述第二销子(42)并列设置,所述第三销子(43)与两个销子远离穿设端的部分呈夹角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号机用夹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定位杆(111)均呈L形。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打号机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件(12)包括:设置在所述打号机本体(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超孔维川岳建军赵鸿博曾明峰蔡征宋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