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81907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12:24
一种起动机,包括定子总成、转子总成、刷架总成、后端盖总成;通过改变换向器节距中心位置、移动电刷或两者配合使用,合理设置换向角,并通过角度计算,保证起动机在负载时换向角实际工作值与磁场畸变理论值相近。进一步地,在后端盖的内壁上,设置两个与刷架总成的刷板缺口配合的凸台;在后端盖端面上,设置有与定子壳体端部定位冲点凸起配合的定位凹槽且配合间隙较小,保证刷架总成与定子总成周向可偏移角度0.5°以内,从而降低换向角实际偏差,以改善换向,降低换向火花等级,保证起动机出厂试验中空载性能、负载性能、制动性能的一致性,增强起动机可靠性和耐久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动机
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起动机。
技术介绍
起动机主磁场在空载时,磁力线从N极到S极均匀分布;电机带载后,电枢电流产生电枢磁势,并对主磁场产生影响,称为电枢反应。电枢反应使主磁场发生畸变,物理中性线逆起动机电枢旋转方向,相对几何中心线发生偏转,设偏转角度为β,起动机负载工况时换向角α设计与此角度近似。起动机设计者对换向角的设计思路不清或重视不足,易出现刷架与后端盖之间、后端盖与定子壳体间没有精确周向定位措施或角度设计值偏高或偏低现象。由于换向角度设计的措施不到位或设计值不合适,影响换向火花的大小、工作电流的大小,从而影响起动机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起动机,保证起动机在负载工况时换向角实际工作值与理论值相近,降低换向火花等级,保证起动机出厂试验中空载性能、负载性能、制动性能的一致性,增强起动机可靠性和耐久寿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定子总成、转子总成、刷架总成、后端盖总成;所述转子总成前端轴颈置于起动机减速器中部轴承内,后端轴颈上的压装轴承置于后端盖总成中部轴承室内,整个转子总成穿过定子总成内腔;刷架总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总成(10)、转子总成(20)、刷架总成(30)、后端盖总成(40);所述转子总成(20)前端轴颈置于起动机减速器中部轴承内,后端轴颈上的压装轴承置于后端盖总成(40)中部轴承室内,整个转子总成(20)穿过定子总成(10)内腔;刷架总成(30)刷握内置有电刷(302),电刷通过弹簧压紧在换向器(203)外圆面上,刷板上有两个刷架紧固螺纹孔(303),通过螺钉将刷架总成(30)紧固在后端盖总成(40)内部;后端盖总成(40)有两个挂耳(401)及相应通孔,长螺杆穿过通孔与驱动端盖(50)上的两螺纹孔(501)拧紧;换向器节距中心线与元件中心线之间的偏转角度为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总成(10)、转子总成(20)、刷架总成(30)、后端盖总成(40);所述转子总成(20)前端轴颈置于起动机减速器中部轴承内,后端轴颈上的压装轴承置于后端盖总成(40)中部轴承室内,整个转子总成(20)穿过定子总成(10)内腔;刷架总成(30)刷握内置有电刷(302),电刷通过弹簧压紧在换向器(203)外圆面上,刷板上有两个刷架紧固螺纹孔(303),通过螺钉将刷架总成(30)紧固在后端盖总成(40)内部;后端盖总成(40)有两个挂耳(401)及相应通孔,长螺杆穿过通孔与驱动端盖(50)上的两螺纹孔(501)拧紧;换向器节距中心线与元件中心线之间的偏转角度为θ1;刷板上的缺口(301)与后端盖总成(40)中的凸台(402)配合,定子总成(10)上定位冲点凸起(101)与后端盖总成(40)上定位凹槽(403)配合,电刷中心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阳蔡甲春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