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厚外延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厚外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外延工艺是利用三氯一氢硅或二氯二氢硅与氢气的还原反应,在单晶衬底硅片上生长出单晶外延,其广泛应用于功率分立器件、微电子机械加工系统等很多半导体器件中,器件应用及结构的不同需要不同的外延厚度,已知的应用中,从小于1微米~大于100微米均有采用。根据不同应用及结构对外延质量的要求,结合生产成本的考虑,工业界开发出多片式外延设备,对于8英寸硅片来说,如意大利LPE公司的3061机型,以及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的Centura机型与美国ASM公司的Episilon机型。多片式外延设备与单片式相比,随着沉积外延厚度的增加,成本优势愈明显,但其在产品质量,包括厚度及电阻率的片内均匀性、表观缺陷、自掺杂等,也处于劣势。随着对外延产品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利用单片式外延设备生长厚外延是一个可能的选择。然而利用现有的工艺水平,经过专利技术者的测算,对于厚度大于15微米的外延,单片式外延设备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气体成本及保养成本,明显高于多片式外延设备。因此需要一种制造中厚外延的方法,降低气体成本及保养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厚外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进行腔体刻蚀,其中,在腔体的基座和出气口之间设置吸热装置,首先进行15~20秒的升温,将腔体温度升至1120℃~1170℃,在此过程中,通氢气3~5升/分钟;然后进行第一步刻蚀,时长10~15秒,温度维持在1120℃~1170℃,通氢气3~5升/分钟,并且通氯化氢15~20升/分钟;然后进行第二步刻蚀,时长8*(T‑4)至8*T秒,最少持续15~20秒,T为在腔体内的硅片上需要生长的外延厚度,温度维持在1120℃~1170℃,通氢气15~20升/分钟,并且通氯化氢15~20升/分钟;步骤二、在基座上生长一层多晶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厚外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进行腔体刻蚀,其中,在腔体的基座和出气口之间设置吸热装置,首先进行15~20秒的升温,将腔体温度升至1120℃~1170℃,在此过程中,通氢气3~5升/分钟;然后进行第一步刻蚀,时长10~15秒,温度维持在1120℃~1170℃,通氢气3~5升/分钟,并且通氯化氢15~20升/分钟;然后进行第二步刻蚀,时长8*(T-4)至8*T秒,最少持续15~20秒,T为在腔体内的硅片上需要生长的外延厚度,温度维持在1120℃~1170℃,通氢气15~20升/分钟,并且通氯化氢15~20升/分钟;步骤二、在基座上生长一层多晶硅层;步骤三、硅片进入腔体进行外延生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厚外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二的多晶硅层厚度为0.7~0.9微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厚外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二的多晶硅层厚度为0.8微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厚外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三外延生长时氢气的流量为30~35升/分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厚外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三外延生长时控制氢气进气口的流量,具体是使用多孔喷嘴来进行控制,多孔喷嘴包括五个喷嘴孔,第一喷嘴孔和第五喷嘴孔控制流经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晶盟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