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式组装背夹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8173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1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捷式组装背夹电源,包括底壳和面壳,所述底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盖板,所述底壳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的内侧一端和第二盖板的内侧一端均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凸起,所述底壳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按键,所述底壳的顶部中端开有第一凹槽,所述支撑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一端设置有挡板。该种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非常适合背夹电源的安装与固定,通过设置有第一凸起和挡板,当支撑架打开时,支撑架一端上的第一凸起会被挡板卡出,可以防止支撑架自动合起来,通过设置第二凹槽和第二凸起,通过第二凸起将移动终端倒扣卡紧,简单方便,适合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式组装背夹电源
本技术涉及背夹电源
,特别涉及一种便捷式组装背夹电源。
技术介绍
背夹电源也叫外置电池、后备电池、背电宝、数码充电伴侣。它不仅是一块移动电源,同时也是一个保护套。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是根据移动终端品牌型号而设计的。一般主流移动终端都有相关的厂商会推出匹配的背夹电池,它不仅是一块移动电源,同时也是一个保护套,在保护移动终端的同时也能提供充足电源,十分方便实用。是不可错过的移动终端伴侣,背夹电源体积娇小,真正便携,超大容量的备用电池,让数码产品蓄能更持久,精心的电路设计,蓄电、供电、数据传输三合一通过一条线一个插口,同时实现充电、放电同步传输,然而现有的背夹电源在使用时很不方便,现有市场上的背夹电源固定移动终端的部位是通过两个开关固定,使用时要同时拨动两个开关,操作复杂,而且现有市场背夹电源支撑架不能保持打开的状态,会自动合起来,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捷式组装背夹电源,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捷式组装背夹电源,包括底壳和面壳,所述底壳的一侧与面壳的一侧通过面壳固定螺丝固定连接,所述面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捷式组装背夹电源,包括底壳(1)和面壳(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的一侧与面壳(8)的一侧通过面壳固定螺丝(9)固定连接,所述面壳(8)的一侧通过公头固定螺丝(11)固定连接有TYpec公头(10),所述面壳(8)的顶部两侧设置有电池(13),所述面壳(8)的顶部中端通过电路板固定螺丝(12)固定连接有电路板(7),所述电路板(7)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散光纸(5),所述电路板(7)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遮光泡棉(6),所述底壳(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盖板(4),所述底壳(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盖板(14),所述第一盖板(4)的内侧一端和第二盖板(14)的内侧一端均开有第二凹槽(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式组装背夹电源,包括底壳(1)和面壳(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的一侧与面壳(8)的一侧通过面壳固定螺丝(9)固定连接,所述面壳(8)的一侧通过公头固定螺丝(11)固定连接有TYpec公头(10),所述面壳(8)的顶部两侧设置有电池(13),所述面壳(8)的顶部中端通过电路板固定螺丝(12)固定连接有电路板(7),所述电路板(7)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散光纸(5),所述电路板(7)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遮光泡棉(6),所述底壳(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盖板(4),所述底壳(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盖板(14),所述第一盖板(4)的内侧一端和第二盖板(14)的内侧一端均开有第二凹槽(17),所述第二凹槽(17)的内部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凸起(18),所述底壳(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按键(3),所述底壳(1)的顶部中端开有第一凹槽(15),所述第一凹槽(15)的一端铰接有支撑架(2)的一端,所述支撑架(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起(16),所述第一凹槽(15)的内部一端设置有挡板(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组装背夹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4)和第二盖板(14)的形状大小均相同,所述第一盖板(4)和第二盖板(14)均为半球形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清森陈俊灵卜云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绿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