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隔舱的负压桶式基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7065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隔舱的负压桶式基础结构,包括桶顶盖、外桶壁、第一内桶壁、隔舱板、上肋板以及下肋板,所述外桶壁与桶顶盖固定连接,与所述桶顶盖固定连接的第一内桶壁设置在所述外桶壁的内侧,所述外桶壁和第一内桶壁之间设有多个隔舱板,所述桶顶盖和立管之间设有多个上肋板和下肋板,所述上肋板、下肋板以及隔舱板的设置数量相同,且对应设置的上肋板、下肋板和隔舱板位于同一平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作为海上风电行业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基础,能以天然地基作持力层,并能在海上复杂的载荷和不确定环境因素下提供较好的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隔舱的负压桶式基础结构
本技术属于涉及海上风电行业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基础设计与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带隔舱的负压桶式基础结构。
技术介绍
我国的近海海域分布着大量的软粘土,这些土具有高含水量、低渗透性、高压缩性、强度低等特性且分布层很厚,若采用桩基础,其受到的荷载水平较高,桩基的尺寸往往需要设计的很大,才能穿透软土层进入埋深较深的持力层、投资巨大、施工时间长。负压桶特别适合于软黏土海底地基,在经济技术性能上具有几个显著特点:材料和制造成本低、海上安装工期短、不需要打桩设备、抗拔性能卓越、就位准确等。在负压桶基础结构应用中,主要有两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一是负压桶基础能否沉入预定的设计深度;二是负压桶的承载性能。近年来许多国外研究机构对吸力桶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有不少有实用价值的定性规律。然而国内负压桶的工程实践较少,关于此方面的研究也才刚刚起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隔舱的负压桶式基础结构,其作为海上风电行业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基础,能以天然地基作持力层,并能在海上复杂的载荷和不确定环境因素下提供较好的承载能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具有如下构成:一种带隔舱的负压桶式基础结构,包括桶顶盖、外桶壁、第一内桶壁、隔舱板、上肋板以及下肋板,所述外桶壁与桶顶盖固定连接,与所述桶顶盖固定连接的第一内桶壁设置在所述外桶壁的内侧,所述外桶壁和第一内桶壁之间设有多个隔舱板,所述桶顶盖和立管之间设有上肋板和下肋板,所述上肋板以及下肋板和隔舱板的设置数量相同,且对应设置的上肋板、下肋板以及隔舱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隔舱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均匀布设在所述隔舱板上。所述桶顶盖上还设有用于安装立管的安装孔。所述上肋板和下肋板沿周向均匀布设在所述桶顶盖和立管之间。所述隔舱板沿周向均匀布设。在所述外桶壁和第一内桶壁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内桶壁。所述上肋板、下肋板和隔舱板的设置数量为至少4个。所述第一内桶壁和隔舱板的设置高度均小于等于所述外桶壁的设置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薄壁钢板的应用中,在薄板上可能同时出现局部和整体失稳现象,薄板越薄,薄板的长细比越大,截面屈曲的危险性就越大;本技术基于该薄壁结构,通过设置第一内桶壁和隔舱板,可提高负压桶式基础的截面屈曲和整体屈曲稳定性;并且,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内桶壁和隔舱板,增加负压桶式基础与土体的接触面积,增加土体对负压桶式基础的摩阻力,提高了负压桶式基础的承载能力;本技术中隔舱板上设置的通孔,不仅可以增加负压桶中土体的流动性,使隔舱内的大气压力保持一致,降低负压桶式基础在施工下沉中产生的挤土效应,还节省了材料。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本技术带隔舱的负压桶式基础结构的立体图;图2:如图1所示带隔舱的负压桶式基础结构的主视剖视图;图3:本技术中隔仓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如图1和图2所述,本实施例带隔舱的负压桶式基础结构,包括桶顶盖1、外桶壁2、第一内桶壁3、隔舱板4、上肋板5和下肋板7,所述外桶壁2与桶顶盖1固定连接,与所述桶顶盖1固定连接的第一内桶壁3设置在所述外桶壁2的内侧,所述外桶壁2和第一内桶壁3之间设有多个隔舱板4,在所述桶顶盖1和立管6之间设有多个上肋板5和下肋板7。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内桶壁3和隔舱板4,可提高负压桶式基础的截面屈曲和整体屈曲稳定性;并且可增加负压桶式基础与土的接触面积,增加土对负压桶式基础的摩阻力,提高了负压桶式基础的承载能力。为保证结构受力均匀性,所述上肋板5、下肋板7和隔舱板4的设置数量相同,且对应设置的上肋板5、下肋板7和隔舱板4位于同一平面。其中,所述隔舱板4和上肋板5、下肋板7均沿周向均匀布设。所述上肋板5、下肋板7和隔舱板4的设置数量为至少4个,其设置数量可以根据内隔板结构的实际大小,并经过验算满足稳定性要求后,进行适应性增减。所述第一内桶壁3、隔舱板4以及上肋板5、下肋板7的设置高度均小于等于所述外桶壁2的设置高度,其中,桶内部设置第一内桶壁3以及均匀分布的隔舱板4,增加了负压桶式基础与土体8的接触面积,增加了土体8对基础的摩阻力,并且第一内桶壁3和隔舱板4的设置高度延长至与外桶壁2一致,也增加了土体8对负压桶式基础的端阻力。进一步地,当本实施例负压桶式基础为较大型结构时,在所述外桶壁2和第一内桶壁3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内桶壁,以满足负压桶式基础的截面屈曲和整体屈曲稳定性的要求,并提高负压桶式基础的承载能力。本实例中,所述桶顶盖1上还设有用于安装立管6的安装孔。为进一步增强所述桶顶盖1和立管6的安装稳定性和牢固性,在所述桶顶盖1和立管6之间还设有多个上肋板5和下肋板7,其中,所述上肋板5、下肋板7沿周向均匀布设在所述桶顶盖1和立管6之间。如图3所示,所述隔舱板4上设有通孔41,其中,所述通孔41均匀布设在所述隔舱板4上,所示通孔41可以保持桶内土体8可以相互流通,隔舱(相邻设置的隔舱板4围成的空间)内的大气压力保持一致,上述设置不仅能保证负压桶式基础顺利施工下沉,而且节省了材料。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内桶壁和隔舱板,可提高负压桶式基础的截面屈曲和整体屈曲稳定性;并且通过设置第一内桶壁和隔舱板,增加了负压桶式基础与土体的接触面积,增加了土体对负压桶式基础的摩阻力,提高了负压桶式基础的承载能力;本技术作为海上风电行业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基础,能以天然地基作持力层,并能在海上复杂的载荷和不确定环境因素下提供较好的承载能力。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定,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隔舱的负压桶式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桶顶盖(1)、外桶壁(2)、第一内桶壁(3)、隔舱板(4)、上肋板(5)以及下肋板(7),所述外桶壁(2)与桶顶盖(1)固定连接,与所述桶顶盖(1)固定连接的第一内桶壁(3)设置在所述外桶壁(2)的内侧,所述外桶壁(2)和第一内桶壁(3)之间设有多个隔舱板(4),所述桶顶盖(1)和立管(6)之间中设有多个上肋板(5)以及下肋板(7),所述上肋板(5)以及下肋板(7)和隔舱板(4)的设置数量相同,且对应设置的上肋板(5)、下肋板(7)以及隔舱板(4)位于同一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隔舱的负压桶式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桶顶盖(1)、外桶壁(2)、第一内桶壁(3)、隔舱板(4)、上肋板(5)以及下肋板(7),所述外桶壁(2)与桶顶盖(1)固定连接,与所述桶顶盖(1)固定连接的第一内桶壁(3)设置在所述外桶壁(2)的内侧,所述外桶壁(2)和第一内桶壁(3)之间设有多个隔舱板(4),所述桶顶盖(1)和立管(6)之间中设有多个上肋板(5)以及下肋板(7),所述上肋板(5)以及下肋板(7)和隔舱板(4)的设置数量相同,且对应设置的上肋板(5)、下肋板(7)以及隔舱板(4)位于同一平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隔舱的负压桶式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舱板(4)上设有通孔(4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隔舱的负压桶式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1)均匀布设在所述隔舱板(4)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菁龚济平王其标胡小波黄周全沈敏仪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