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光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9768581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红光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红光铱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由取代的2‑卤代吡啶与2‑硼酸苯并噻吩经suzuki偶联反应得到第一中间体;②由水合三氯化铱与步骤①得到的第一中间体反应得到第二中间体;③由二(二苯基膦酰)胺或其钾盐与步骤②得到的第二中间体反应得到目标产物。上述红光铱配合物在制备有机发光二极管上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红光铱配合物以含氟取代的2‑吡啶苯并噻吩作为主结构,同时以二(二苯基膦酰)胺作为辅助配体,该结构的红光铱配合物发光亮度高,发光稳定性好,将其应用到有机发光二极管中能够显著提高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红光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红光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s,简称OLED),因其视角广、亮度高、能耗低并可制备柔性器件等诸多优点而倍受关注,被称为将主宰未来显示世界的关键技术。OLED的核心材料就是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目前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还存在许多课题仍待解决。例如,在红绿蓝三基色的发光材料中,红色磷光材料的发展总是落后于蓝光和绿光,很少能做到像深蓝光或深绿光那样的色纯度。为能制造出性能令人满意的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要求所搭配的红色磷光材料要接近于饱和红的深红色才可以,所以红色磷光材料在色纯度上的要求不得不被提得很高。为了适应高性能,低能耗的要求,实现性能优异的白光照明,为了使消费者能够尽早体验到新的照明装置所带来的优势和便利,进一步加大力度开发新型的红色磷光材料,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发光亮度高、发光稳定性好、能够提高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的红光铱配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上述红光铱配合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上述红光铱配合物的应用。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光铱配合物,其结构通式如下所示:。式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或者三氟甲基。作为优选,R1为氟原子或者三氟甲基且R2为氢原子;或者R2为氟原子或者三氟甲基且R1为氢原子。作为进一步优选,R2为三氟甲基且R1为氢原子。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二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红光铱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由取代的2-卤代吡啶与2-硼酸苯并噻吩经suzuki偶联反应得到第一中间体;②由水合三氯化铱与步骤①得到的第一中间体反应得到第二中间体;③由二(二苯基膦酰)胺或其钾盐与步骤②得到的第二中间体反应得到目标产物。上述步骤①中所述取代的2-卤代吡啶与所述2-硼酸苯并噻吩的摩尔比为1∶1~1∶2。上述步骤①的suzuki偶联反应是在有机溶剂的存在下进行的;所述有机溶剂优选为1,4-二氧六环或者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上述步骤①的suzuki偶联反应是在缚酸剂的存在下进行的;所述取代的2-卤代吡啶与所述缚酸剂的摩尔比为1∶1~1∶3。上述步骤①的suzuki偶联反应是在钯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的;所述钯催化剂的用量为所述取代的2-卤代吡啶重量的5~20%。所述钯催化剂为[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二氯甲烷络合物【以下均简称为Pd(DPPF)2Cl2】或者四(二苯基膦)钯,优选为Pd(DPPF)2Cl2。上述步骤①的反应温度为80~100℃,优选为90℃。上述步骤②中所述水合三氯化铱与所述第一中间体的摩尔比为1∶2~1∶3。上述步骤②是在混合溶剂的存在下进行的;所述混合溶剂优选采用体积比为1∶1~5∶1的2-乙氧基乙醇和水。上述步骤②的反应温度为110~130℃,优选为120℃。上述步骤③中所述的二(二苯基膦酰)胺或其钾盐参照中国专利文献CN105601674A的方法制得。上述步骤③中所述第二中间体与所述二(二苯基膦酰)胺或其钾盐的摩尔比为1∶2.5~1∶4。上述步骤③的反应是在有机溶剂的存在下进行的;所述有机溶剂优选为2-乙氧基乙醇。上述步骤③的反应温度为110~130℃,优选为120℃。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三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红光铱配合物在制备有机发光二极管上的应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基板、形成于基板上的阳极层、形成于阳极层上的空穴传输层、形成于空穴传输层上的发光层、形成于发光层上的电子传输层以及形成于电子传输层上的阴极层;所述发光层含有上述红光铱配合物。本专利技术具有的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红光铱配合物以含氟取代的2-吡啶苯并噻吩作为主结构,同时以二(二苯基膦酰)胺作为辅助配体,该结构的红光铱配合物发光亮度高,发光稳定性好,将其应用到有机发光二极管中能够显著提高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实施例4的红光铱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能;其中,横坐标为氧化还原电位,单位为V;纵坐标为电流强度,单位为μA。图2为实施例1~实施例4的红光铱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图;其中,横坐标为波长,单位为nm;纵坐标为紫外吸收强度,单位为a.u.。图3为实施例1~实施例4的红光铱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图;其中,横坐标为波长,单位为nm;纵坐标为归一化荧光强度,单位为a.u.。图4为应用例制得的含有Ir-4的红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密度-电压-亮度曲线;其中,横坐标为电压,单位为V;左侧纵坐标为亮度,单位为cd/m2;右侧纵坐标为电流密度,单位为mA/cm2。图5为应用例制得的含有Ir-4的红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在8V电压下的电致发光光谱;其中,横坐标为波长,单位为nm;纵坐标为归一化荧光强度,单位为a.u.。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红光铱配合物【标记为Ir-1】结构式如下:。该红光铱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步骤:①合成第一中间体5-氟-2-吡啶苯并噻吩:先将1.0g的2-溴-5-氟吡啶(5.68mmol)、1.6g的碳酸钾(11.6mmol)以及1.5g的2-硼酸苯并噻吩(8.43mmol)加入到50mL的圆底烧瓶中,然后加入15mL的1,4-二氧六环,接着再加入0.15g催化剂Pd(DPPF)2Cl2,立即抽气换气,随后将反应液加热到90℃并在氮气保护下搅拌10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用薄板层析法检验是否反应,并将所得混合溶液利用旋转蒸发仪把溶液旋干,将粗产物以体积比为100∶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溶液为洗脱剂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提纯,经真空干燥后,得到0.46g呈白色粉末的第一中间体5-氟-2-吡啶苯并噻吩,收率为35.4%。②合成第二中间体含铱氯桥键的二聚体(L)2Ir(μ-Cl)2Ir(L)2:将0.40g步骤①得到的第一中间体5-氟-2-吡啶苯并噻吩(1.747mmol)和0.24g的IrCl3•3H2O(0.681mmol)加入到50mL的圆底烧瓶中,然后加入8mL的2-乙氧基乙醇和4mL的水,在氮气保护下将反应液加热至120℃搅拌反应8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10mL水,抽滤,再将圆底烧瓶中的残有产物用无水甲醇洗净,一并抽滤,所得固体用二氯甲烷溶解并转移至烧瓶中利用旋转蒸发仪旋干,经真空干燥后,得到0.49g呈橙黄色粉末的第二中间体含铱氯桥键的二聚体(L)2Ir(μ-Cl)2Ir(L)2,收率为52.5%。③合成目标产物:将0.10g步骤②得到的第二中间体(0.073mmol)以及0.09g的二(二苯基膦酰)胺的钾盐(0.198mmol)加入到50mL的圆底烧瓶中,然后加入5mL的2-乙氧基乙醇,在氮气保护下加热至120℃搅拌并回流10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用薄板层析法检验是否反应,并将所得混合溶液利用旋转蒸发仪把溶液旋干,将粗产物以体积比为30∶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溶液为洗脱剂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提纯,经真空干燥后,得到0.07g呈橙红色粉末的目标产物Ir-1,收率为90.0%。1HNMR(400MHz,CDCl3):d9.02(t,J=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光铱配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通式如下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光铱配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通式如下所示:;式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或者三氟甲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光铱配合物,其特征在于:R1为氟原子或者三氟甲基且R2为氢原子;或者R2为氟原子或者三氟甲基且R1为氢原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光铱配合物,其特征在于:R2为三氟甲基且R1为氢原子。4.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红光铱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由取代的2-卤代吡啶与2-硼酸苯并噻吩经suzuki偶联反应得到第一中间体;②由水合三氯化铱与步骤①得到的第一中间体反应得到第二中间体;③由二(二苯基膦酰)胺或其钾盐与步骤②得到的第二中间体反应得到目标产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光铱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①中所述取代的2-卤代吡啶与所述2-硼酸苯并噻吩的摩尔比为1∶1~1∶2;上述步骤①的suzuki偶联反应是在有机溶剂的存在下进行的;所述有机溶剂为1,4-二氧六环或者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上述步骤①的suzuki偶联反应是在缚酸剂的存在下进行的;所述取代的2-卤代吡啶与所述缚酸剂的摩尔比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高楠谭鹏杨晓涵闫利平陈星良钮智刚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