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轮坐式体感平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6610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轮坐式体感平衡车,属于交通工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含车头、车头灯、车架灯带、车壳灯带、把手、显示屏、车架、拉杆、车座、挡泥板、车壳、防滑垫、轮胎、轮辋、盘式制动器、电池组、有刷电机、控制电路板、平衡感应组件、充电装置、充电端口、减速箱、螺钉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站姿驾驶功能和坐姿驾驶功能,运行状态下能实现前进、后退、加速、减速、转弯、刹车等动作。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驾驶过程中提醒行人、车辆避让绕行的灯光提示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轮坐式体感平衡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轮坐式体感平衡车,属于交通工具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绿色出行,体感平衡车的研究发展迅速,体感平衡车驾驶方法简单,通过电力驱动,是一种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体感平衡车市场将在未来几年迎来跨越式发展的新契机。体感平衡车可以满足休闲娱乐、户外运动、日常出行、景点观光、军警、保安巡逻、营销活动等应用需求,目前市场上有双轮体感平衡车和单轮体感平衡车两类产品。双轮体感平衡车安全性高、容易学习,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代步工具。但是,当前双轮体感平衡车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控制杆高度固定,不符合身材较高或较矮的使用者的操作习惯,双轮平衡车的操作需长时间保持站立姿势,容易导致腿部及腰部肌肉疲劳,双轮体感平衡车转向快速灵活,行人及车辆无法及时作出避让的判断,容易造成交通事故。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轮坐式体感平衡车,与市面上的双轮体感平衡车相比,车头部位与车架分离,由拉杆连接,可以根据驾驶人的身高和驾驶姿势改变车头高度。车架上带有车座,可以满足站姿驾驶和坐姿驾驶两种驾驶方式,车座造型参考自行车车座的设计,舒适且不妨碍驾驶。同时,这个双轮体感平衡车增加了车前转向灯、车后转向灯、远光灯及近光灯,当驾驶人驾驶双轮坐式体感平衡车转向时,转向一侧的车前转向灯及车后转向灯自动开启,方便行人车辆观察判断并满足夜间行驶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轮坐式体感平衡车,用于解决当前双轮体感平衡车驾驶方式不舒适、容易疲劳以及双轮体感平衡车转向时干扰行人及车辆的判断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轮坐式体感平衡车,包括把手,车头,显示屏,内拉杆,外拉杆,车架,车座,挡泥板,防滑垫,车架灯带,轮胎,轮辋,盘式制动器,轮毂螺栓,充电端口,后转向灯,车头灯,把手装饰件,上车壳,前转向灯,远光灯,车壳灯带,装饰罩,有刷电机,电机控制器,电池组,平衡感应组件,控制电路板,充电装置,减速箱,下车壳;所述把手、车头灯和显示屏由螺钉固定在车头上,把手装饰件通过粘接固定在把手上,内拉杆一端与车头过盈配合,并由螺钉固定在车头底部,外拉杆一端插入车架垂直部位的小孔中,并由螺钉固定在小孔底部,车座由螺钉固定在车架上,车架灯带通过卡扣固定在车架大孔内侧表面,车架和挡泥板由螺钉固定在上车壳上,防滑垫通过粘接固定在上车壳上表面,前转向灯、后转向灯和远光灯由螺钉固定在下车壳上,车壳灯带通过卡扣固定在下车壳底部中间位置,轮辋和盘式制动器通过轮毂螺栓固定相连。所述车头和车架之间由内拉杆和外拉杆连接,车头底部和内拉杆一端过盈配合并用螺钉固定,外拉杆和车架小孔底部过盈配合并用螺钉固定,通过拉长或缩短内拉杆和外拉杆,改变车头与车架底部之间的高度。所述下车壳正面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前转向灯,上车壳正面中间位置有一个远光灯,下车壳背面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后转向灯,下车壳背面中间位置有一个充电端口。前转向灯、后转向灯、远光灯和充电端口由螺钉固定在下车壳上,挡泥板和上车壳过盈配合并由螺钉固定。上车壳和下车壳用螺钉固定。所述平衡感应组件、电机控制器、有刷电机和盘式制动器过盈配合,所述轮辋和盘式制动器由轮毂螺栓固定,装饰罩通过粘接固定在轮辋上,轮胎套接在轮辋上,在电机控制器、电池组、控制电路板、充电装置和减速箱通过导线连接并用螺钉固定下车壳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车头高度可以调节,与市面上常见的双轮体感平衡车相比,车头部位与车架分离,由拉杆连接,可以根据驾驶人的身高和驾驶姿势改变车头高度;2、车架上带有车座,可以满足站姿驾驶和坐姿驾驶两种驾驶方式,车座造型参考自行车车座的设计,舒适且不妨碍驾驶。3、在车壳上增加了前转向灯、后转向灯、远光灯及近光灯,当驾驶人驾驶双轮坐式体感平衡车转向时,转向一侧的前转向灯、后转向灯自动开启,方便行人车辆观察判断并满足夜间行驶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后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车头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车壳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车壳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轮胎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上车壳和下车壳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中:1-把手,2-车头,3-显示屏,4-内拉杆,5-外拉杆,6-车架,7-车座,8-挡泥板,9-防滑垫,10-车架灯带,11-轮胎,12-轮辋,13-盘式制动器,14-轮毂螺栓,15-充电端口,16-后转向灯,17-车头灯,18-把手装饰件,19-上车壳,20-前转向灯,21-远光灯,22-车壳灯带,23-装饰罩,24-有刷电机,25-电机控制器,26-电池组,27-平衡感应组件,28-控制电路板,29-充电装置,30-减速箱,31-下车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根据图1至图7所示,一种双轮坐式体感平衡车,包括把手1,车头2,显示屏3,内拉杆4,外拉杆5,车架6,车座7,挡泥板8,防滑垫9,车架灯带10,轮胎11,轮辋12,盘式制动器13,轮毂螺栓14,充电端口15,后转向灯16,车头灯17,把手装饰件18,上车壳19,前转向灯20,远光灯21,车壳灯带22,装饰罩23,有刷电机24,电机控制器25,电池组26,平衡感应组件27,控制电路板28,充电装置29,减速箱30,下车壳31;所述把手1、车头灯17和显示屏3由螺钉固定在车头2上,把手装饰件18通过粘接固定在把手1上,内拉杆4一端与车头2过盈配合,并由螺钉固定在车头2底部,外拉杆5一端插入车架6垂直部位的小孔中,并由螺钉固定在小孔底部,车座7由螺钉固定在车架8上,车架灯带10通过卡扣固定在车架6大孔内侧表面,车架6和挡泥板8由螺钉固定在上车壳19上,防滑垫9通过粘接固定在上车壳19上表面,前转向灯20、后转向灯16和远光灯21由螺钉固定在下车壳31上,车壳灯带22通过卡扣固定在下车壳31底部中间位置,轮辋12和盘式制动器13通过轮毂螺栓14固定相连。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如图3,所述车头2和车架6之间由内拉杆4和外拉杆5连接,车头2底部和内拉杆4一端过盈配合并用螺钉固定,外拉杆5和车架6小孔底部过盈配合并用螺钉固定,通过拉长或缩短内拉杆4和外拉杆5,改变车头2与车架6底部之间的高度。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如图4、图5,所述下车壳31正面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前转向灯20,上车壳19正面中间位置有一个远光灯21,下车壳31背面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后转向灯16,下车壳31背面中间位置有一个充电端口15。前转向灯20、后转向灯16、远光灯21和充电端口15由螺钉固定在下车壳31上,挡泥板8和上车壳19过盈配合并由螺钉固定。上车壳19和下车壳31用螺钉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如图6、图7,所述平衡感应组件27、电机控制器25、有刷电机24和盘式制动器13过盈配合,所述和盘式制动器13由轮毂螺栓14固定,装饰罩23通过粘接固定在轮辋12上,轮胎11套接在轮辋12上,在电机控制器25、电池组26、控制电路板28、充电装置29和减速箱30通过导线连接并用螺钉固定下车壳31上。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电池组26充满电后,平衡感应组件27感应驾驶人的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轮坐式体感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1),车头(2),显示屏(3),内拉杆(4),外拉杆(5),车架(6),车座(7),挡泥板(8),防滑垫(9),车架灯带(10),轮胎(11),轮辋(12),盘式制动器(13),轮毂螺栓(14),充电端口(15),后转向灯(16),车头灯(17),把手装饰件(18),上车壳(19),前转向灯(20),远光灯(21),车壳灯带(22),装饰罩(23),有刷电机(24),电机控制器(25),电池组(26),平衡感应组件(27),控制电路板(28),充电装置(29),减速箱(30),下车壳(31);所述把手(1)、车头灯(17)和显示屏(3)由螺钉固定在车头(2)上,把手装饰件(18)通过粘接固定在把手(1)上,内拉杆(4)一端与车头(2)过盈配合,并由螺钉固定在车头(2)底部,外拉杆(5)一端插入车架(6)垂直部位的小孔中,并由螺钉固定在小孔底部,车座(7)由螺钉固定在车架(6)上,车架灯带(10)通过卡扣固定在车架(6)大孔内侧表面,车架(6)和挡泥板(8)由螺钉固定在上车壳(19)上,防滑垫(9)通过粘接固定在上车壳(19)上表面,前转向灯(20)、后转向灯(16)和远光灯(21)由螺钉固定在下车壳(31)上,车壳灯带(22)通过卡扣固定在下车壳(31)底部中间位置,轮辋(12)和盘式制动器(13)通过轮毂螺栓(14)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轮坐式体感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1),车头(2),显示屏(3),内拉杆(4),外拉杆(5),车架(6),车座(7),挡泥板(8),防滑垫(9),车架灯带(10),轮胎(11),轮辋(12),盘式制动器(13),轮毂螺栓(14),充电端口(15),后转向灯(16),车头灯(17),把手装饰件(18),上车壳(19),前转向灯(20),远光灯(21),车壳灯带(22),装饰罩(23),有刷电机(24),电机控制器(25),电池组(26),平衡感应组件(27),控制电路板(28),充电装置(29),减速箱(30),下车壳(31);所述把手(1)、车头灯(17)和显示屏(3)由螺钉固定在车头(2)上,把手装饰件(18)通过粘接固定在把手(1)上,内拉杆(4)一端与车头(2)过盈配合,并由螺钉固定在车头(2)底部,外拉杆(5)一端插入车架(6)垂直部位的小孔中,并由螺钉固定在小孔底部,车座(7)由螺钉固定在车架(6)上,车架灯带(10)通过卡扣固定在车架(6)大孔内侧表面,车架(6)和挡泥板(8)由螺钉固定在上车壳(19)上,防滑垫(9)通过粘接固定在上车壳(19)上表面,前转向灯(20)、后转向灯(16)和远光灯(21)由螺钉固定在下车壳(31)上,车壳灯带(22)通过卡扣固定在下车壳(31)底部中间位置,轮辋(12)和盘式制动器(13)通过轮毂螺栓(14)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孟慈王坤茜祁晓君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