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点联动式压紧释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6535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点联动式压紧释放装置,包括压紧螺母、压紧杆、压紧连杆、支撑连杆A、支撑连杆B、解锁连杆A、支撑连杆C、解锁连杆B、解锁弹簧、压紧法兰、基座、联动杆、L形连杆和解锁销。通过压紧连杆与压紧法兰的压紧面相互压紧,提高了承受的压紧力。采用压紧连杆、支撑连杆和解锁连杆的连接形式安装于基座上。在锁紧状态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压紧释放装置形成两级死点,使得压紧连杆无法驱动解锁连杆A,解锁连杆A无法驱动解锁连杆B。而在解锁时,只需对解锁销施以几N(牛)的解锁力,就能够实现数倍的解锁力裕度;四组连杆机构通过联动杆同步解锁,提高了大负载工况解锁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点联动式压紧释放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紧释放装置,特别是一种四点联动式压紧释放装置。
技术介绍
在航天领域,有效载荷与运载工具的连接与释放广泛存在,例如多级火箭的级与级、卫星与运载火箭、卫星与飞船、太阳翼与空间飞行器、展开天线与空间飞行器等等。目前采用的方式有,基于火工品的装置进行连接和释放,常用的火工连接与释放装置有基于爆炸螺栓的压紧座、基于爆炸螺栓或者火工切割器的包带、基于火工分离螺母的压紧座、基于火工切割器的压紧座等,这些压紧释放装置的共同特征是承载连接力,为保证连接刚度,连接力往往达到数千甚至数万N,作为主要元件的火工品本身需要被破坏,因而必须利用火药的巨大爆炸冲击力进行解锁,该种方式由于是一次性使用,导致成本高,并且爆炸冲击力进行解锁,易对航天器造成损伤。还有采用无火工品方式的压紧释放装置,如CN200910122846.1,空间联动压紧释放机构,包括压紧帽、压紧杆、壳体、弹簧盖、弹簧、弹簧支座、锁紧连杆、U型连杆、直连杆、连接轴销、固定销轴、绳连接器和联动绳,当该压紧释放机构处于锁紧状态时,U型连杆和直连杆在水平位置,锁紧连杆对U型连杆和直连杆的力为水平力,连杆机构处于死点位置。当该压紧释放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U型连杆和直连杆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离开水平位置即死点位置,使弹簧处于伸展状态。由于空间联动压紧释放机构具有一个死点,在解锁过程中需要大的解锁力,另外锁紧杆对压紧杆压紧时,由于锁紧杆与压紧杆之间的压紧面积小,所以现有的压紧释放机构难以承受大负载工况的解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点联动式压紧释放装置,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对解锁销施以很小的解锁力实现大负载的解锁。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四点联动式压紧释放装置,包括压紧螺母、压紧杆、压紧连杆、支撑连杆A、支撑连杆B、解锁连杆A、支撑连杆C、解锁连杆B、解锁弹簧、压紧法兰、基座、联动杆、连杆和解锁销。所述基座为方形中心对称开放腔体件,腔体的四个角的上表面开有“L”形孔,腔体四个角内侧均有横截面为直角“L”形框架,每个框架的直角端上端设有铰接轴,“L”形框架与方形腔体为整体件;在靠近腔体四个角的内侧壁上设有三个铰接孔和滑动孔,三个铰接孔分别为第一铰接孔、第二铰接孔和第三铰接孔,三个铰接孔位置呈三角形分布,滑动孔为长圆形孔,滑动孔位于三个铰接孔所呈三角形内部;基座的上端面为压紧面;基座的腔体壁上设有解锁销孔;所述压紧连杆为剖面为“Γ”形块状体,压紧连杆上端为突出端,压紧连杆突出端横向下表面为压紧面,压紧连杆突出端上设有一带铰接孔的凸耳,压紧连杆下端设有一个铰接孔;所述压紧法兰为剖面为形块状体,压紧面位于下端“L”形横向上表面;压紧法兰上端有安装孔用于连接载荷;所述压紧法兰下端的“L”形块状体置于基座的“L”形孔内,基座的压紧面与压紧法兰上端压紧吻合;所述支撑连杆A、支撑连杆B、解锁连杆A和支撑连杆C均为两端带有铰接孔的条形块状体;所述解锁连杆B为剖面为“T”形块状体,其中下端设有一个铰接孔,横端为铰接轴;所述联动杆为两端各设有一铰接孔的条形块状体,其中,在靠近一端的位置还设有铰接孔A,在联动杆中点位置设有销孔,并且铰接孔A和销孔的开孔方向与两端的铰接孔垂直;所述连杆为“V”形块状体,两个端点及拐角处均设有铰接孔,连杆的“V”形夹角为90°;压紧杆的一端安装于基座底部通过锁紧螺母压紧,另一端与压紧连杆下端铰接,压紧法兰下端的“L”形块状体的压紧面与压紧连杆的压紧面相互压紧,支撑连杆A一端与压紧连杆突出端上凸耳铰接,支撑连杆A的另一端同时与支撑连杆B和解锁连杆A的一端铰接,支撑连杆B的另一端与基座上的第一铰接孔通过铰接轴与基座铰接;解锁连杆A的另一端同时与支撑连杆C与解锁连杆B的一端铰接;支撑连杆C的另一端与基座上的第二铰接孔通过铰接轴与基座铰接;解锁连杆B铰接轴端一侧穿过基座的滑动孔和联动杆的铰接孔A,将解锁连杆B与联动杆铰接,解锁连杆B铰接轴端另一侧与解锁弹簧一端铰接;解锁弹簧的另一端与基座上的第三铰接孔通过铰接轴与基座铰接;解锁弹簧可以左右平动,也可以及绕铰接轴转动;连杆拐角处铰接孔套装于基座铰接轴上,连杆可以绕基座上的铰接轴转动,连杆两个端点分别与联动杆的一端铰接。解锁销置于基座的解锁销孔和联动杆销孔内。所述解锁弹簧为拉簧。所述压紧螺母为标准紧固件。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连杆式压紧释放装置,由于压紧法兰下端的“L”形块状体的压紧面与压紧连杆的压紧面相互压紧,提高了承受的压紧力。本专利技术采用支撑连杆A、支撑连杆B、解锁连杆B、压紧连杆、解锁连杆A和支撑连杆C的连接形式安装于基座上,在锁紧状态下,本专利技术的压紧释放装置形成两级死点,使得压紧连杆难以驱动解锁连杆A,解锁连杆A难以驱动解锁连杆B。而在解锁时,只需对解锁销施以几N(牛)的解锁力,就能够实现数倍的解锁力裕度,提高了大负载工况解锁的可靠性。2.本专利技术的联动解锁机构,可以确保4组解锁机构同步解锁,使得负载能够被平稳释放。附图说明图1一种四点联动式压紧释放装置锁定压紧状态剖视图;图2一种四点联动式压紧释放装置解锁释放状态剖视图;图3一种四点联动式压紧释放装置锁定压紧状态外观图;图4一种四点联动式压紧释放装置基座局部剖视图;图5一种四点联动式压紧释放装置基座局部示意图;图6一种四点联动式压紧释放装置的联动杆示意图;图7一种四点联动式压紧释放装置锁定压紧状态示意图;图8一种四点联动式压紧释放装置解锁释放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四点联动式压紧释放装置,包括压紧螺母1、压紧杆2、压紧连杆3、支撑连杆A4、支撑连杆B5、解锁连杆A6、支撑连杆C7、解锁连杆B8、解锁弹簧9、压紧法兰10、基座11、联动杆12、连杆13和解锁销14。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基座11为方形中心对称开放腔体件,腔体的四个角的上表面开有“L”形孔,腔体四个角内侧均有横截面为直角“L”形框架,每个框架的直角端上端设有铰接轴11-5,“L”形框架与方形腔体为整体件;在靠近腔体四个角的内侧壁上设有三个铰接孔和滑动孔11-4,三个铰接孔分别为第一铰接孔11-1、第二铰接孔11-2和第三铰接孔11-3,第一铰接孔11-1、第二铰接孔11-2和第三铰接孔11-3的位置呈三角形分布,第一铰接孔11-1靠近基座11上端,第二铰接孔11-3位于第一铰接孔11-1右侧,滑动孔11-4为长圆形孔,滑动孔11-4位于三个铰接孔所呈三角形内部;基座11的上端面为压紧面;基座11的腔体壁上设有解锁销孔;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压紧连杆3为剖面为“Γ”形块状体,压紧连杆3上端为突出端,压紧连杆3突出端横向下表面为压紧面,压紧连杆3突出部分背面设有一带铰接孔的凸耳,压紧连杆3下端设有一个铰接孔;压紧法兰10为剖面为形块状体,压紧面位于下端“L”形横向上表面;压紧法兰10上端有安装孔用于连接载荷;压紧法兰10下端的“L”形块状体置于基座11的“L”形孔内,基座11的压紧面与压紧法兰10上端压紧吻合;支撑连杆A4、支撑连杆B5、解锁连杆A6和支撑连杆C7均为两端带有铰接孔的条形块状体;解锁连杆B8为剖面为“T”形块状体,其中下端设有一个铰接孔,横端做为铰接轴;如图6所示,联动杆12为两端各设有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点联动式压紧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紧螺母(1)、压紧杆(2)、压紧连杆(3)、支撑连杆A(4)、支撑连杆B(5)、解锁连杆A(6)、支撑连杆C(7)、解锁连杆B(8)、解锁弹簧(9)、压紧法兰(10)、基座(11)、联动杆(12)、连杆(13)和解锁销(14);所述基座(11)为方形中心对称开放腔体件,腔体的四个角的上表面开有“L”形孔,腔体四个角内侧均有横截面为直角“L”形框架,每个框架的直角端上端设有铰接轴(11‑5),“L”形框架与方形腔体为整体件;在靠近腔体四个角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铰接孔(11‑1)、第二铰接孔(11‑2)、第三铰接孔(11‑3)和滑动孔(11‑4),基座(11)的上端面为压紧面;基座(11)的腔体壁上设有解锁销孔;所述压紧连杆(3)为剖面为“Γ”形块状体,压紧连杆(3)上端为突出端,压紧连杆(3)突出端横向下表面为压紧面,压紧连杆(3)突出部分背面设有一带铰接孔的凸耳,压紧连杆(3)下端设有一个铰接孔;所述压紧法兰(10)为剖面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点联动式压紧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紧螺母(1)、压紧杆(2)、压紧连杆(3)、支撑连杆A(4)、支撑连杆B(5)、解锁连杆A(6)、支撑连杆C(7)、解锁连杆B(8)、解锁弹簧(9)、压紧法兰(10)、基座(11)、联动杆(12)、连杆(13)和解锁销(14);所述基座(11)为方形中心对称开放腔体件,腔体的四个角的上表面开有“L”形孔,腔体四个角内侧均有横截面为直角“L”形框架,每个框架的直角端上端设有铰接轴(11-5),“L”形框架与方形腔体为整体件;在靠近腔体四个角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铰接孔(11-1)、第二铰接孔(11-2)、第三铰接孔(11-3)和滑动孔(11-4),基座(11)的上端面为压紧面;基座(11)的腔体壁上设有解锁销孔;所述压紧连杆(3)为剖面为“Γ”形块状体,压紧连杆(3)上端为突出端,压紧连杆(3)突出端横向下表面为压紧面,压紧连杆(3)突出部分背面设有一带铰接孔的凸耳,压紧连杆(3)下端设有一个铰接孔;所述压紧法兰(10)为剖面为形块状体,压紧面位于下端“L”形横向上表面;压紧法兰(10)上端有安装孔用于连接载荷;所述压紧法兰(10)下端的“L”形块状体置于基座(11)的“L”形孔内,基座(11)的压紧面与压紧法兰(10)上端压紧吻合;所述支撑连杆A(4)、支撑连杆B(5)、解锁连杆A(6)和支撑连杆C(7)均为两端带有铰接孔的条形块状体;所述解锁连杆B(8)为剖面为“T”形块状体,其中下端设有一个铰接孔,横端做为铰接轴;所述联动杆(12)为两端各设有一铰接孔的条形块状体,其中,在靠近一端的位置设有铰接孔A(12-1),在联动杆(12)中点位置设有销孔(12-2),并且铰接孔A(12-1)和销孔(12-2)的开孔方向与两端的铰接孔垂直;所述连杆(13)为“V”形块状体,两个端点及拐角处均设有铰接孔;压紧杆(2)的一端安装于基座(11)底部通过锁紧螺母(1)压紧,另一端与压紧连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天光兰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微分航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