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刻度的预制模具及预制块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程建设基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坑支护施工的预制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地下空间的开发,基坑支护工程逐步呈现“大、深、紧、近”的特点,我国大型基坑工程主要集中于沿海、沿江及内陆等经济发达区,普遍存在于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施工及地下空间的应用过程中,其建设场地以软土为主,地下水含量丰富,工程周边一般都分布有建筑物、地下管线、市政道路等环境保护对象,对基坑支护的安全性和变形控制具有严格的要求。根据支护深度、土质条件及其他因素,目前常用的基坑围护型式有土钉墙、水泥土重力式挡墙、地下连续墙、灌注桩排桩围护墙、型钢水泥土搅拌墙(SMW)、钢板桩围护墙、钢筋混凝土板桩围护墙等,这些方法具有不同的适用性和优缺点。其中,对于基坑支护的安全性和变形控制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喷浆厚度的控制。目前基坑支护喷浆过程中,对喷浆厚度的控制主要是依靠简单的参照物及施工作业人员采用卷尺、或者直观感觉来完成对基坑支护喷浆厚度的控制,并且喷浆厚度在其强度达到要求之前不便于测量,但在其强度达到要求之后再进行测量则又失去了厚度控制的意义,因此基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刻度的预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预制模具(11)和至少一个第二预制模具(12),所述第一预制模具(11)和所述第二预制模具(12)的内表面的水平方向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凸棱(101),所述第一预制模具(11)和所述第二预制模具(12)一一对应后可拆卸连接,形成预制模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刻度的预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预制模具(11)和至少一个第二预制模具(12),所述第一预制模具(11)和所述第二预制模具(12)的内表面的水平方向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凸棱(101),所述第一预制模具(11)和所述第二预制模具(12)一一对应后可拆卸连接,形成预制模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模具(1)是圆锥形的预制模具。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101)距离第一预制模具(11)和所述第二预制模具(12)顶点2-10cm处开始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模具(11)和所述第二预制模具(12)的内表面的水平方向上均设置有多个凸棱(101),所述多个凸棱(101)为等间距分布。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景,张思谦,高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