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言云专利>正文

建筑用隔热保温砌块及其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5745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隔热保温砌块及其成型装置。砌块块体由至少两个单元块体、位于相邻两个单元块体之间的隔热板构成,隔热板与单元块体通过公榫、母榫连接成一体。成型装置包括机架,其两侧设置有竖立的滑柱,滑柱上由下而上套装着滑移模箱、滑移振动台,滑移模箱内设置有模芯,驱动机构与滑移模箱传动连接,模芯的内壁上具有至少一对用于安放隔热板的插槽,并在插槽的上端设置有横跨模芯内腔的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隔热保温砌块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自重轻,砌筑施工方便,完全能满足高寒、高温地区对建筑墙体隔热保温性能的要求,成型装置成品率高,脱模后砌块表面平整、边角完整,能实现车间内的机械化生产,占用场地大为减少。(*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隔热保温砌块,以及用于生产这种隔热保温砌块的机械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为提高建筑物墙体的隔热保温性能,人们较为普遍地采用两种方法,其一,在砌块内设置空腔,空腔能减轻砌块自重,与传统的实心砌块相比较,砌筑的墙体的隔热保温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仍然无法满足高寒、高温地区对建筑墙体隔热保温性能的要求;其二,施工中在两砌块之间夹入一层板状的隔热体,如聚苯乙烯泡沫板材等,这样砌筑的墙体具有较好的隔热保温性能,但墙体厚度增大,这种方法会导致建筑成本大幅上升,而且由于隔热板要根据墙体不同部位的尺寸、形状在施工现场裁切,不能形成规范化施工方式,给砌筑施工带来不便。上述空心砌块普遍采用振动成型的方式。所使用的成型机由机架、滑柱、滑移模箱、滑移振动台等组成。竖立的两个滑柱位于机架两侧,滑移模箱、滑移振动台可沿滑柱上、下滑移。在滑移模箱内设置有模芯,滑移振动台悬挂在机架上方的挂勾上,设置于机架上的驱动机构与滑移模箱、滑移振动台之间通过钢索传动连接。砌块成型过程为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滑移模箱由钢索拖动下行至地面,向模芯内加入填料(水泥砂浆等);操纵挂勾手柄使滑移振动台与机架解脱,由钢索拖动滑移振动台下行,其上的压头对模芯内的填料进行振动夯实成型砌块;钢索拖动滑移模箱上行,此时滑移振动台以压头抵压在己成型的砌块上保持不动,滑移模箱上行完成脱模;在钢索拖动下,滑移模箱、滑移振动台上行回到机架上部的起始位置。由于本技术建筑用隔热保温砌块与传统空心砌块在结构形式上的不同,上述成型机的模芯显然不能用来成型本技术的建筑用隔热保温砌块;此外,上述成型机多为移动式,即在机架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行走轮,每完成一次成型,成型机需整体向前或向后挪动一次位置,再进行下一次砌块成型,受生产场地平整度的影响,脱模时易造成砌块边角破损,影响砌块质量,其成品率较低;生产多在露天场地进行,易受天气状况的影响,成型后未干透的砌块不能搬动,需要占用较大的生产场地;再者,滑移模箱、滑移振动台沿滑柱的上、下滑移均需由驱动机构通过钢索拖带,费电,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用隔热保温砌块,它不仅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而且砌筑施工方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建筑用隔热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的块体由至少两个单元块体、位于相邻两个单元块体之间的隔热板构成,隔热板与单元块体通过公榫、母榫连接成一体。在采取上述技术措施后,由于砌块内固定设置有一层或多层隔热板,使砌块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而隔热板与相接触的单元块体之间采用公、母榫固定连接,使各单元块体、隔热板构成整体的砌块,不再需要现场拼装,从而为建筑施工带来便利。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隔热板的前、后表面上开设榫槽,成型砌块时先将隔热板置于模芯中,然后再向隔热板的前、后表面与模芯内壁表面之间的空腔内填充保温砂浆等砌体填料,隔热板与单元砌体之间形成公榫、母榫结构,通过振动夯实填料,再经脱膜、干燥生产出砌块。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砌块的隔热保温性能,所述隔热板的左、右两个端面分别延伸出单元块体的左、右两个端面。砌筑施工中,相邻两砌块的隔热板的端面对齐相接触,而在单元块体端面间的间隙中填充保温砂浆或粘接材料等填料,由各隔热板形成的冷桥将在其前、后表面两侧由各单元块体形成的内、外热桥隔开,阻止内、外热桥间的热、冷传导,使砌块的隔热保温性能得以进一步提高。此外,为减轻砌块自重,还可在其中至少一个单元块体的上、下端面之间设置有减重孔(通孔或盲孔)。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上述建筑用隔热保温砌块的成型装置。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建筑用隔热保温砌块的成型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的两侧设置有竖立的滑柱,滑柱上由下而上套装着滑移模箱、滑移振动台,滑移模箱内设置有模芯,驱动机构与滑移模箱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的内壁上具有至少一对用于安放隔热板的插槽,并在插槽的上端设置有横跨模芯内腔的挡板。本技术隔热保温砌块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完全能满足高寒、高温地区对建筑墙体隔热保温性能的要求,自重轻,砌筑方法与传统砌块基本相同,施工方便。本技术建筑用隔热保温砌块成型装置的有益效果是,成品率高,脱模后砌块表面平整、边角完整,能实现车间内的机械化生产,占用场地大为减少,省电,砌块生产成本较低。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九幅附图图1是本技术建筑用隔热保温砌块的侧视图;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是沿图2中B-B线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建筑用隔热保温砌块的砌筑方式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建筑用隔热保温砌块成型装置的主视图;图6是本技术建筑用隔热保温砌块成型装置中的模芯的剖视图;图7是沿图6中D-D线的剖视图;图8是沿图6中C-C线的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建筑用隔热保温砌块成型装置的右视图;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块体10、左块体11、隔热板12、右块体13、减重孔14、粘接料16、公榫17、母榫18;电动机20、挂勾手柄21、减速器22、操作手柄23、传动轴24、链轮25、链条26、配重锤27;滑移振动台30、压头31、振动器32、挂勾33;机架40、滑柱41、定位卡杆42、载板43;滑移模箱50、模芯51、加料平台52、插槽53、插槽54、挡板55;小车60、定位槽61、导轨62、电动机63、磁性限位块6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建筑用隔热保温砌块,砌块块体10由至少两个单元块体、位于相邻两个单元块体之间的隔热板12构成,隔热板与单元块体通过公榫17、母榫18连接成一体。由于块体10内固定设置有一层或多层隔热板12,使砌块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而隔热板12与相接触的单元块体之间采用公、母榫固定连接,使各单元块体、隔热板构成整体的砌块,不需现场拼装,为砌筑施工带来便利。隔热板12可优选采用能自熄、阻燃的聚苯乙烯泡沫板。为进一步提高砌块的隔热保温性能,隔热板12的左、右两个端面分别延伸出单元块体的左、右两个端面。如图4所示,砌筑施工中,相邻两块砌切的隔热板的端面对齐相接触,而在单元块体端面间的间隙中填充砂浆等粘接材料,由各隔热板形成的冷桥将在其前、后表面两侧由各单元块体形成的内、外热桥隔开,阻止内、外热桥间的热、冷温度传导,使砌块的隔热保温性能得以进一步提高。此外,为减轻砌块自重,还可在其中至少一个单元块体的上、下端面之间设置一个或多个减重孔14,减重孔14可以是通孔或盲孔。图2示出的是砌块的一种具体结构。如该图所示,砌块块体10由左块体11、右块体13和一层隔热板12构成,该隔热板12位于左块体11、右块体13之间且通过公榫17、母榫18与它们连接成一体。两个减重孔14设置在厚度较左块体11厚的右块体13上。如图6、图7和图8所示,为成型出本技术在单元块体间设置有隔热板12的砌块,模芯51的内壁上具有至少一对用于安放隔热板12的插槽53、54,并在插槽53、54的上端设置有横跨模芯51内腔的挡板55。插槽53、54的数量与每一砌块中隔热板12的数量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用隔热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的块体(10)由至少两个单元块体、位于相邻两个单元块体之间的隔热板(12)构成,隔热板与单元块体通过公榫(17)、母榫(18)连接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言云
申请(专利权)人:王言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