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5647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4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头盔,包括:外壳、内部容纳有散热介质的散热组件以及制冷元件,其中,制冷元件设置在外壳的边缘,散热组件具有设置在外壳中的第一端以及连接至制冷元件的第二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解决头盔内部热量难以散发造成温度升高的缺陷的头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盔
本技术涉及可穿戴设备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头盔。
技术介绍
头盔是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各行各业,比如军事、建筑、采矿和一些运动等。人们在佩戴头盔时,由于头盔内部空间小,头部产生的热量无法排走,使得头盔内部温度升高,造成人体头部大量出汗,从而大大降低佩戴的舒适性,更严重时会影响到人们的安全。目前,市场上多采用在头盔内部设计一些沟槽,提高透气性,但是实际效果不是很明显。也有人利用相变材料做内衬吸收热量的方法,但该方法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头盔内部温度,但使用起来非常繁琐,严重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现有技术中的降温头盔通常结构复杂、内部温度降温不明显,且重量较大不利于佩戴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解决头盔内部热量难以散发造成温度升高的缺陷的头盔。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头盔,包括:外壳、内部容纳有散热介质的散热组件以及制冷元件,其中,制冷元件设置在外壳的边缘,散热组件具有设置在外壳中的第一端以及连接至制冷元件的第二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散热组件包括多根散热管,其中,散热管的位于外壳中的部分彼此间隔布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散热管以发散状的形式布置在外壳中。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每根散热管构造成具有圆形截面或扁平状截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外壳构造成半球形壳体,并且散热管的形状构造成与半球形壳体的内表面匹配。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每根散热管与半球形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制冷元件包括由相变材料制成的制冷条,并且制冷条覆盖半球形壳体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制冷元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半导体制冷片,并且一个或多个半导体制冷片设置在半球形壳体的边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散热管构造成铜管、铝管、导热塑料管或导热陶瓷管中的任一种。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散热管的数量在2-20根的范围内。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通过将制冷元件设置在外壳的边缘、散热组件的第一端设置在外壳中且第二端连接至制冷元件,热量能够通过散热组件从头盔内部传导至制冷元件处,制冷元件作为冷源增加散热组件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温差,因此能够快速将头盔内部热量传导出去,降温效果显著;本技术中的散热组件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满足人体舒适度要求且重量较轻。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包括相变材料制冷条的头盔的俯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包括半导体制冷片的头盔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参考图1和图2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例,并且并不对本技术构成任何限定。各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组合以形成未在以下描述或未在图中示出的其它实施例。参考图1和图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头盔10,包括:外壳12、内部容纳有散热介质的散热组件14以及制冷元件16,其中,制冷元件16设置在外壳12的边缘,散热组件14具有设置在外壳12中的第一端18以及连接至制冷元件16的第二端20。也就是说,头盔10内部的热量通过散热组件14从头盔10内部传导至制冷元件16。通常地,制冷元件16的温度比使用者所处的外界环境温度低,从而相比于构造成头盔10内部热量通过散热组件14(或其它方式)从头盔10内部直接传导至外界环境的头盔10相比,本实施例中的头盔10散热速度更快,散热效果更为显著。参考图1和图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散热组件14包括多根散热管,其中,散热管的位于外壳12中的部分彼此间隔布置。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多根散热管位于外壳12中的部分彼此间隔固定的距离布置,应当理解,这样布置确保了头盔10内部无论何处的散热速度(效果等)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不会出现散热不均匀的现象。参考图1和图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散热管以发散状的形式布置在外壳12中。在本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散热管也可以其它形式布置在外壳12中。当然应当理解,在确保散热管能够将头盔10内部的热量传导至制冷元件16的前提下,散热管在外壳12中的布置方式可根据实施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每根散热管构造成具有圆形截面或扁平状截面。在本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出于更加贴合头部的目的,散热管也可构造成具有形状可变的截面。也就是说,散热管能够根据与头部贴合的具体情况发生形变,从而更加贴合头部表面,使得佩戴更为舒适。参考图1和图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外壳12构造成半球形壳体,并且散热管的形状构造成与半球形壳体的内表面匹配。类似如上所述,出于更加贴合头部的目的,外壳12也可构造成其它形状的壳体,也就是说,外壳12壳体构造成的形状可根据使用者具体的头部形状而不同。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每根散热管与半球形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如上所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当多根散热管位于外壳12中的部分彼此间隔固定的距离布置时,每根散热管与半球形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确保散热管在壳体内的布置是固定不动的,避免头盔10使用中由于头盔10的移动(例如,使用者佩戴头盔10时行走、跑动等)而造成的散热管位移而导致的散热管布置的改变,由于改变散热管在壳体内的布置会影响头盔10的散热性能,因此每根散热管与半球形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能够确保头盔10不会在实际使用中散热性能受到改变。参考图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制冷元件16包括由相变材料制成的制冷条22,并且制冷条22覆盖半球形壳体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相变材料支撑的制冷条22分别覆盖半球形壳体的边缘的相对两侧的一部分。在本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制冷条22还可覆盖半球形壳体边缘的其它部分,例如,为了增加散热性能,制冷条22可覆盖半球形壳体的边缘的全部部分。应当注意的是,覆盖半球形壳体更多部分的制冷条22会增加头盔10整体的重量,因此在实施中,应考虑散热性能和头盔10整体重量两个方面来具体设置制冷条22。参考图2,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制冷元件16包括一个或多个半导体制冷片24,并且一个或多个半导体制冷片24设置在半球形壳体的边缘。类似地,为了增加散热性能,可使用更多数量的半导体制冷片24,如上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4数量的增加会增加头盔10整体的重量,因此在实施中,应考虑散热性能和头盔10整体重量两个方面来具体设置半导体制冷片24的数量。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散热管构造成铜管、铝管、导热塑料管或导热陶瓷管中的任一种。应当理解的是,对于散热管而言,应同时考虑其散热性能和重量来从上述几种方案中选择,也就是说,在散热性能尽可能优良的前提下重量尽可能轻。因此在本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散热管可由其它单一或复合材料制成。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散热管的数量在2-20根的范围内。参考图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选用水作为流体导热介质、铜管做外壳的散热管,将6根热管参考图1固定连接至头盔10的内表面。用150g芒硝做相变剂制成制冷条22并且如图布置。当外部环境温度为35°,由体重70kg的测试人员佩戴头盔10在阳光照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头盔,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内部容纳有散热介质的散热组件以及制冷元件,其中,所述制冷元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边缘,所述散热组件具有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第一端以及连接至所述制冷元件的第二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盔,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内部容纳有散热介质的散热组件以及制冷元件,其中,所述制冷元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边缘,所述散热组件具有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第一端以及连接至所述制冷元件的第二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多根散热管,其中,所述散热管的位于所述外壳中的部分彼此间隔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以发散状的形式布置在所述外壳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散热管构造成具有圆形截面或扁平状截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构造成半球形壳体,并且所述散热管的形状构造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尖端技术研究院洛阳尖端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