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蒙蒙专利>正文

一种防风头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5648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4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风头盔,包括第一壳体、套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的第二壳体、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的内衬及与所述第二壳体相配合的防风装置;所述防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二壳体活动连接的挡风镜、设于所述挡风镜下端部的第一密封件及与所述挡风镜相配合的卡位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防风装置,避免风吹入头盔,增强舒适性,并提高安全性;挡风镜与头盔间的连接紧密,头盔防风性能好,不易脱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风头盔
本技术属于头盔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风头盔。
技术介绍
头盔能够有效的对人体的头部进行保护,尤其是摩托车头盔能够有效的提高乘骑人员的安全;在头盔上设有防风镜,但是现有的防风镜通常为直接盖上,其下部与头盔的外壳之间会留有缝隙,其防风性能差,在骑行时风会沿着该缝隙吹入至头盔内,造成对脸部和眼睛不舒适,进而影响骑行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风性能好的防风头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风头盔,包括第一壳体、套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的第二壳体、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的内衬及与所述第二壳体相配合的防风装置;所述防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二壳体活动连接的挡风镜、设于所述挡风镜下端部的第一密封件及与所述挡风镜相配合的卡位部件。本技术通过设置防风装置,可有效的对头盔处的用于保障视野的开口进行封闭,避免在骑行过程中风从挡风镜的与头盔之间的缝隙当中吹进去,避免造成骑行人员的眼睛无法正常开启;而且设置密封件和卡位部件,第一密封件可穿入至卡位部件当中,对挡风镜的下部进行定位,骑行过程中即使头部上抬挡风镜也不会被风吹起,进而有效的避免了风吹入至头盔内;并且密封件和卡位部件还可对挡风镜的下端部进行密封,保持挡风镜下端部与头盔之间接触紧密无缝隙,提高了头盔的防风性能,进而提高了头盔的安全性;将填充囊设置成多个,因此填充囊间具有间距,在外力下填充囊具有可快速形变的空间,从而单个填充囊受力时在初期发生形变,该形变过程可有效的吸收掉外力,减少外力传递至第二头盔上而且多个单独的形变囊还可均匀的分布于头盔上,而单个填充囊的话在头盔上易造成囊内的非牛顿流体积聚在头盔的底部,导致上部无非牛顿流体;本技术的多个填充囊设置的方式则有效的避免了该问题,且单个填充囊安装方便,只需将每个填充囊对应第二壳体上的位置装上即可,在安装过程中填充囊不会出现下部向外涨开的情况。进一步的,所述卡位部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的卡位件、设于所述卡位件上的卡位槽及与所述第一密封件相配合的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设于所述卡位槽内;设置卡位件可对挡风镜做支撑作用,保持挡风镜不会往下坠,同时该卡位件的设置可在挡风镜;设置卡位槽在进入可对挡风镜的下端部进行夹紧和定位,在夹紧的过程中能其两侧内壁与密封件相接触,实现双重密封,密封性能好,而第二密封件的设置则可进一步的提高挡风镜与壳体之间的密封性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件上设有一防渗凸部,该防渗凸部上设有由上至下倾斜设置的倾斜面;在雨天骑行时雨水由挡风镜滑入至卡位槽内,造成卡位槽积水;而防渗凸部则可杜绝雨渗入,在骑行时雨水会直接沿着倾斜面做抛物线运动,减少了雨水落在头盔上的雨水。进一步的,所述防渗凸部上设有下端面为一弧形面;设置弧形面可在挡风镜落下之后,卡位槽的一面侧壁伸入至该弧形面所形成的槽内,提高了挡风镜的防风效果。进一步的,所述防渗凸部上设有一用于将水引至防渗凸部两端的引流槽;设置引流槽可对挡风镜上的流下的水进行引导,便民挡风镜上的水直接从中间落下,在风吹时从雨衣中间的开口被吹至脖子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形成一放置腔,该放置腔内设有多个定位凹部,所述定位凹部上设有用于填充所述放置腔的防护机构,该防护机构包括装有非牛顿流体的多个填充囊和用于夹紧所述填充囊端部的固定部件;所述定位凹部内设有用于定位所述固定部件的卡固件;放置腔内设置填充机构以填充放置腔,可使得放置腔变得充实,提高头盔的抗摔耐磨性,而且填充机构填充的是具有非牛顿流体的填充囊,头盔在使用时若在在外力较小的撞击下,其第二壳体可有效的保护头盔不破裂,而传递进头盔中的外力需要传送至填充囊上,填充囊内的非牛顿流体在较小的外力下不会发生硬化,但是其液体会震动,震动的过程会吸收掉很大一部分的力,有效的减少了传递至人体上的力;而在受到快速的外力撞击下,第二壳体破裂,其力量会直接传递至填充囊上,使得填充囊内的非牛顿流体变硬,在该变硬的过程中非牛顿流体会吸收绝大部分的力,将冲击过来的力卸掉,从而减少传递至人体上的外力,同时非牛顿流体变硬,使得内壳体不会破裂,因此避免了头部与发力物直接接触,保护了头部,且在力冲击至非牛顿流体上的时候,因头盔第一壳体不会破裂,因此力会在第一壳体上进行传播,将打击到头盔上点的力转变为面的力传至头部,快速的减小传递至头部上的力,对头部的保护能力强,可有效的提高乘骑人员的人身安全;设置固定部件则可对填充囊进行固定,避免填充囊因抖动而脱落,提高了头盔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头盔的保护能力。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件包括与所述填充囊端部固连的防脱件、与所述防脱件相配合的第一固定件及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相配合以夹紧所述填充囊的第二固定件;设置防脱件保障了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在对填充囊进行固定的时候,填充囊的端部不会从两固定件之间脱开,且防脱件还可保障填充囊端部的密封性;设置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夹紧填充囊的端部,其可便于将填充囊的端部固定在卡固件上,保持填充囊在定位凹部内的稳定性高,提高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设置防风装置,避免风吹入头盔,增强舒适性,并提高安全性;挡风镜与头盔间的连接紧密,头盔防风性能好,不易脱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图3为图1中B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防护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C的放大图。图6为图5中D的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如图1-7所示,一种防风头盔,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内衬4及防风装置6,所述内衬4为海绵层和绒布;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分别为塑料制成的外壳,所述第二壳体1套设在第一壳体1上且边缘相连接,具体的连接与套设和现有市场上的摩托车头盔相同,因此不再赘述;所述防风装置包括挡风镜611、第一密封件621及卡位部件63;其中所述的挡风镜611为一市场上现有的摩托车头盔上的透明镜片;该挡风镜611的两端和第二壳体2活动连接,具体的连接为现有技术,因此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的第一密封件621为一橡胶条,该第一密封件621粘接在挡风镜611的下端部上。进一步的,所述的卡位部件63包括卡位件631、卡位槽632及第二密封件633,所述的卡位件为631为一粘接在所述第二壳体2的外壁上的塑料条,该卡位件的上端面向下凹陷形成一V形槽,该V形槽为所述的卡位槽632,所述的第二密封件633为粘接在该卡位槽632内壁上的橡胶条,并且在卡位槽632的两侧内壁都具有第二密封件633;当所述的挡风镜611放下时,所述的第一密封件621会卡入至卡位槽632内,从而第一密封件621的侧壁会与所述第二密封件633的侧壁紧密贴合,进而风无法进入。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密封件621侧壁向外延伸形成一防渗凸部634,该防渗凸部634的上端面为由上至下倾斜的倾斜面635,下端面为由下向上凹陷形成一弧形面;当所述的挡风镜611放下时,卡位槽632的一个侧壁会与防渗凸部634的下端面相接触,从而水无法渗透至卡位槽632当中,提高了头盔的防水性能;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风头盔,包括第一壳体(1)、套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上的第二壳体(2)、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上的内衬(4)及与所述第二壳体(2)相配合的防风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风装置(6)包括与所述第二壳体(2)活动连接的挡风镜(611)、设于所述挡风镜(611)下端部的第一密封件(621)及与所述挡风镜(611)相配合的卡位部件(6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风头盔,包括第一壳体(1)、套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上的第二壳体(2)、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上的内衬(4)及与所述第二壳体(2)相配合的防风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风装置(6)包括与所述第二壳体(2)活动连接的挡风镜(611)、设于所述挡风镜(611)下端部的第一密封件(621)及与所述挡风镜(611)相配合的卡位部件(6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风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部件(63)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壳体(2)上的卡位件(631)、设于所述卡位件(631)上的卡位槽(632)及与所述第一密封件(621)相配合的第二密封件(633),所述第二密封件(633)设于所述卡位槽(63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风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621)上设有一防渗凸部(634),该防渗凸部(634)上设有由上至下倾斜设置的倾斜面(63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风头盔,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蒙蒙陈友新
申请(专利权)人:丁蒙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