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器及其散热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5344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激光器散热组件,包括具有导热板的壳体、光学模块及电路模块,所述导热板包括相背设置的安装面和散热面,所述光学模块和所述电路模块均设置于所述安装面上,所述散热面用于与散热器接触。上述将光学模块和电路模块安装于导热板的同一个安装面上,充分利用空间,避免光学模块和电路模块设于导热件两侧而增加高度,将光学模块和电路模块发出的热量平均分散到整个安装面并传递至散热面,最后通过与散热面接触的散热器交换热量。同时与散热面接触的散热器可以根据需求自定义,可以在高度有限的特定场合设置高度较低的散热器,进一步降低高度,使激光器散热组件在一些高度有限制的特定场合也可以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激光器及其散热组件
本技术涉及激光
,特别是涉及激光器及其散热组件。
技术介绍
激光是指通过受激辐射扩大的光,激光器是利用受激辐射原理使光在某些受激发的物质中放大或振荡发射的器件。而激光器在工作时光学器件及电气部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要保证其长期正常运行,需要进行强制散热处理。一般的中小功率的激光器都是采用散热齿加风扇的方式主动散热,这种方式无法适用于一些高度有限的特定场合。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激光器散热方式无法适用于一些高度有限的特定场合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适用于一些高度有限的特定场合的激光器散热组件。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带有上述激光器散热组件的激光器。一种激光器散热组件,包括具有导热板的壳体、光学模块及电路模块,所述导热板包括相背设置的安装面和散热面,所述光学模块和所述电路模块均设置于所述安装面上,所述散热面用于与散热器接触。上述激光器散热组件属于激光器的一部分,将光学模块和电路模块安装于导热板的同一个安装面上,充分利用空间,将光学模块和电路模块发出的热量平均分散到整个安装面并传递至散热面,最后通过与散热面接触的散热器交换热量。其中,将光学模块和电路模块集成于同一个安装面,避免光学模块和电路模块设于导热件两侧而增加高度,同时与散热面接触的散热器可以根据需求自定义,可以在高度有限的特定场合设置高度较低的散热器,进一步降低高度,激光器散热组件在一些高度有限制的特定场合也可以使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包括侧板,所述侧板沿所述导热板的周向围设于所述导热板上,且与所述导热板围合形成收容腔,所述光学模块和所述电路模块均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模块包括泵浦单元、种子源单元和光纤放大单元,所述泵浦单元和所述电路模块相对设置,所述光纤放大单元设于所述泵浦单元和所述电路模块之间,所述种子源单元设于所述光纤放大单元远离所述泵浦单元的一侧且相对所述电路模块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面上凸出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光纤放大单元设于所述凸起部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固定电缆的固定件,所述侧板上开设有允许电缆通过且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通孔,所述固定件对应所述通孔设于所述收容腔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模块包括主控电路板,所述主控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安装面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模块还包括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设于所述侧面上且与所述主控电路板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侧板上且封闭所述收容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板由金属材料制成。一种激光器,包括上述激光散热组件和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散热面接触并贴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激光器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激光散热组件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激光器散热组件100包括具有导热板12的壳体10、光学模块30及电路模块50,导热板12包括相背设置的安装面121和散热面123,光学模块30和电路模块50均设置于安装面121上,散热面123用于与散热器接触。上述激光器散热组件100属于激光器的一部分,将光学模块30和电路模块50安装于导热板12的同一个安装面121上,充分利用空间,将光学模块30和电路模块50发出的热量平均分散到整个安装面121并传递至散热面123,最后通过与散热面123接触的散热器交换热量。其中,将光学模块30和电路模块50集成于同一个安装面121,避免光学模块30和电路模块50设于导热件两侧而增加高度,同时与散热面123接触的散热器可以根据需求自定义,可以在高度有限的特定场合设置高度较低的散热器,进一步降低高度,使激光器散热组件100在一些高度有限制的特定场合也可以使用。具体地,导热板12由金属材料制成,便于快速将光学模块30和电路模块50发出的热量传递至散热面123并与散热器进行热量交换。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0还包括侧板14,侧板14沿导热板12的周向围设于导热板12上,且与导热板12围合形成收容腔20,光学模块30和电路模块50均收容于收容腔20内。通过设于导热板12上的侧板14围合形成收容腔20,光学模块30和电路模块50均收容于收容腔20内,将光学模块30和电路模块50组装与同一个安装面121上。在一个实施例中,光学模块30包括泵浦单元32、种子源单元34和光纤放大单元36,泵浦单元32和电路模块50相对设置,光纤放大单元36设于泵浦单元32和电路模块50之间,种子源单元34设于光纤放大单元36远离泵浦单元32的一侧且相对电路模块50设置。如此将光纤放大单元36设于散热板12的中间位置,在光纤放大单元36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电路模块50和泵浦单元32,充分利用空间,使光学模块30和电路模块50合理地分布于安装面121上。进一步地,安装面121上凸出设置有凸起部125,光纤放大单元36设于凸起部125上,通过凸起部125方便地安装光纤放大单元36。在一个实施例中,电路模块50包括主控电路板52,主控电路板52固定于安装面121上,用于驱动种子源单元34和光纤放大单元36,并且驱动种子源单元34的时间早于驱动光纤放大单元36的时间,使各级放大器按照激光放大的物理过程,在考虑了稳态放大所需时延后,依次触发。进一步地,电路模块50还包括通信接口54,通信接口54设于侧面14上且与主控电路板52连接,用于与外界传输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激光器散热组件100还包括用于固定电缆的固定件70,侧板14上开设有允许电缆通过且与收容腔20连通的通孔141,固定件70对应通孔141设于收容腔20内。将电缆通过通孔141通入收容腔20内与对应的连接处连接,并且在收容腔20内设置固定件70为电缆提供一个支撑点,使电缆在收容腔20内的分布更加有序。具体地,该电缆为铠缆。在一个实施例中,激光器散热组件100还包括盖板90,盖板90盖设于侧板14上且封闭收容腔20。将光学模块30和电路模块50安装于同一安装面121上后,通过盖板90封闭使光学模块30和电路模块50完全封闭于收容腔20内,避免杂质等进入光学模块30和电路模块50,影响各自的性能。基于上述激光器散热组件10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激光器,该激光器包括激光散热组件100和散热器,散热器与散热面14接触并贴合,激光散热组件100中的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器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导热板的壳体、光学模块及电路模块,所述导热板包括相背设置的安装面和散热面,所述光学模块和所述电路模块均设置于所述安装面上,所述散热面用于与散热器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器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导热板的壳体、光学模块及电路模块,所述导热板包括相背设置的安装面和散热面,所述光学模块和所述电路模块均设置于所述安装面上,所述散热面用于与散热器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侧板,所述侧板沿所述导热板的周向围设于所述导热板上,且与所述导热板围合形成收容腔,所述光学模块和所述电路模块均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器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模块包括泵浦单元、种子源单元和光纤放大单元,所述泵浦单元和所述电路模块相对设置,所述光纤放大单元设于所述泵浦单元和所述电路模块之间,所述种子源单元设于所述光纤放大单元远离所述泵浦单元的一侧且相对所述电路模块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器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上凸出设置有凸起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炼森刘明魏晓生杨智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杰普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