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冷脉冲端泵激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9689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冷脉冲端泵激光器,涉及激光器领域,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激光盒、激光头,激光盒的两侧设有散热口,散热口内铰接有扇板,激光盒内设有连接扇板的驱动框,驱动框内设有转动轮,转动轮上的偏心位置设有驱动转动轮旋转的驱动杆,驱动杆突出于激光盒的侧壁,激光盒上设有供驱动杆运动的通孔,转动轮上设有若干第一锯齿,转动轮上方的驱动框上设有与第一锯齿相互啮合的第二锯齿,转动轮下方的驱动框上设有与第一锯齿相互啮合的第三锯齿;通过驱动杆驱动转动轮的旋转以带动驱动框,以使驱动框带动扇板转动,扇板与散热口之间形成空气流动,提高激光盒内部的散热效率,增强激光盒内的散热效果,以减少激光器内部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冷脉冲端泵激光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冷脉冲端泵激光器。
技术介绍
风冷脉冲端泵激光器是一种采用半导体端泵技术与光纤激光技术相结合,实现紧凑、性能可靠、低价格的新一代全固态激光器。现有的端泵激光器如公告号为CN202997292U的一种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双头激光器,包括圆柱形的第一筒头、筒身以及第二筒头,第一筒头和第二筒头分别与筒身的左右两端通过螺纹旋转连接,第一筒头的头部端面上位于圆心处设有第一激光器,第二筒头的头部端面上位于圆心处设有第二激光器,筒身顶部设有激光器开关和水平仪,筒身底部设有支架螺孔和电源插孔。激光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内部会产生较多的热量,为保证激光器的正常工作,需要使激光器内部进行散热,而上述的双头激光器整体采用的封闭式结构,进而激光器在使用过程中内部产生热量时无法及时散出,易导致激光器内部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冷脉冲端泵激光器,其具有散热效果好,减少激光器内部损坏的优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风冷脉冲端泵激光器,其特征是:包括激光盒、连接于激光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冷脉冲端泵激光器,其特征是:包括激光盒(1)、连接于激光盒(1)的激光头(2),所述激光盒(1)的两侧设有与激光盒(1)内部相连通的散热口(11),两个所述散热口(11)的侧壁上均铰接有扇板(12),所述激光盒(1)内设有驱动框(3),所述驱动框(3)的两端与所述扇板(12)相连接,所述驱动框(3)内设有转动轮(4),所述转动轮(4)侧壁的偏心位置上设有驱动转动轮(4)旋转的驱动杆(41),所述驱动杆(41)突出于所述散热口(11)上方的激光盒(1)侧壁,且所述激光盒(1)与所述驱动杆(41)接触的位置贯穿有供驱动杆(41)运动的通孔(13),所述转动轮(4)的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一锯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冷脉冲端泵激光器,其特征是:包括激光盒(1)、连接于激光盒(1)的激光头(2),所述激光盒(1)的两侧设有与激光盒(1)内部相连通的散热口(11),两个所述散热口(11)的侧壁上均铰接有扇板(12),所述激光盒(1)内设有驱动框(3),所述驱动框(3)的两端与所述扇板(12)相连接,所述驱动框(3)内设有转动轮(4),所述转动轮(4)侧壁的偏心位置上设有驱动转动轮(4)旋转的驱动杆(41),所述驱动杆(41)突出于所述散热口(11)上方的激光盒(1)侧壁,且所述激光盒(1)与所述驱动杆(41)接触的位置贯穿有供驱动杆(41)运动的通孔(13),所述转动轮(4)的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一锯齿(42),所述驱动框(3)内位于所述转动轮(4)上方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锯齿(42)相互啮合的第二锯齿(31),所述驱动框(3)内位于所述转动轮(4)下方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锯齿(42)相互啮合的第三锯齿(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冷脉冲端泵激光器,其特征是:所述激光头(2)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涡轮风扇(21),所述涡轮风扇(21)上设有第一凸块(211),所述第一凸块(211)上开设有第一环槽(212),所述第一环槽(212)内套设有皮带(10),所述驱动杆(41)突出于所述散热口(11)的部分设有传动装置(6),所述皮带传动连接至所述传动装置(6)内、并通过所述传动装置(6)带动所述驱动杆(41)的上下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冷脉冲端泵激光器,其特征是:所述传动装置(6)包括第一伞齿轮(61)、以及与所述第一伞齿轮(61)垂直啮合的第二伞齿轮(62),所述第一伞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均伟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天启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