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线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3823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线阻尼器,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活塞组件,所述外壳一端封闭,一端设端盖,所述活塞组件在外壳和端盖围成的腔体内移动,所述腔体内填充有阻尼油液,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杆以及固定在活塞杆一端的活塞座,所述活塞座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以及连接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侧面,所述侧面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开口的活塞环,所述活塞环为刚性材料所制,自然状态下活塞环外径大于腔体内径,安装后活塞环紧贴腔体内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直线阻尼器,承载力大,加工难度小,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线阻尼器
本技术涉及阻尼器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直线阻尼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小型的直线阻尼器,常见的活塞组件结构有两种:一种是活塞座配合橡胶所制的活塞环,该活塞座的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但是由于橡胶弹性大,刚度不足,容易因挤压而产生变形,导致其承载力小。另一种是用刚性塑料或金属圆环做活塞环。由于活塞环没有弹性,使得活塞座的边结构复杂,需先把活塞环装进活塞座主体再加一固定模块,确保活塞环在指定的位置内不会脱出。虽然可以比橡胶圈承受更大的力,但是活塞座至少要两个组件,结构和装配变复杂,且由于活塞环弹性小或没有弹性,使得与活塞缸的配合精度大大增加,提高了生产难度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线阻尼器,承载力大,加工难度小,成本低。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直线阻尼器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线阻尼器,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活塞组件,所述外壳一端封闭,一端设端盖,所述活塞组件在外壳和端盖围成的腔体内移动,所述腔体内填充有阻尼油液,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杆以及固定在活塞杆一端的活塞座,所述活塞座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以及连接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侧面,所述活塞座内开设一连通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多个泄油通道,所述第一端面盖设有用于控制泄油通道单向导通的单向阀片;所述侧面与腔体内壁之间形成环形间隙,所述第一端面上开设多个导油槽,所述导油槽连通环形间隙与泄油通道;所述侧面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开口的活塞环,所述活塞环为刚性材料所制,自然状态下活塞环外径大于腔体内径,安装后活塞环紧贴腔体内壁。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活塞杆上套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侧壁抵接于腔体内壁。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活塞杆上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抵接于导向套设置,所述密封圈将腔体分离为第一分腔和第二分腔,所述阻尼油液连同活塞座设在第一分腔内,所述导向套设在第二分腔。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分腔内设有补偿弹簧,所述补偿弹簧连接端盖与导向套。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油槽在第一端面内曲折延伸。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活塞环开口两端的咬合面为相合锯齿曲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活塞环为聚甲醛所制。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活塞杆一端表面开设阶梯槽,所述活塞座的第二端面抵接于阶梯槽槽壁,第一端面抵接于卡设在活塞杆上的C扣挡圈。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直线阻尼器的有益效果是:活塞座朝向远离端盖一侧移动时,位于第一端面的单向阀片关闭泄油通道,阻尼油液自导油槽进入泄油通道,并流至端盖一侧,由于阻尼油液通过导油槽时产生节流阻力,增大了第一端面一侧的油压,因此具有较高的承载力。活塞座朝向端盖一侧移动时,位于第一端面的单向阀片打开泄油通道,位于端盖一侧的阻尼油液自泄油通道快速进入第一端面一侧,该过程中不能产生阻尼效应。上述过程中,活塞环为刚性材料所制,避免了活塞环的受力变形,提高了活塞环的承载力,同时活塞环的开口结构使得其直径可调,在自然状态下活塞环外径大于腔体内径,安装后活塞环直径缩小,受压缩的活塞环开口缩短,少量的阻尼油液自开口处流通并不影响本方案的实施,且活塞环安装后由于自身弹性,必然紧贴腔体内壁,降低了外壳内壁的尺寸精度要求,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直线阻尼器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活塞座与活塞环的放大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活塞座与活塞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请参考图1,一种直线阻尼器,包括外壳10和位于外壳10内的活塞组件20。外壳10一端封闭,一端设端盖11,活塞组件20在外壳10和端盖11围成的腔体内移动,腔体内填充有阻尼油液。请参考图1和图2,活塞组件20包括活塞杆21以及固定在活塞杆21一端的活塞座22,活塞座22包括第一端面221、第二端面222以及连接第一端面221和第二端面222的侧面。活塞杆21一端表面开设阶梯槽211,活塞座22的第二端面222抵接于阶梯槽211槽壁,第一端面221抵接于卡设在活塞杆21上的C扣挡圈212。活塞座22内开设一连通第一端面221和第二端面222的多个泄油通道223,第一端面221盖设有用于控制泄油通道223单向导通的单向阀片224。在图2中,当阻尼油液自左向右移动,单向阀片224关闭泄油通道223,当阻尼油液自右向左移动,单向阀片224开启泄油通道223。请参考图2和图3,活塞座22的侧面与腔体内壁之间形成环形间隙225,第一端面221上开设多个导油槽226,导油槽226连通环形间隙225与泄油通道223。泄油通道223的开启与关闭不影响导油槽226的开启与关闭。导油槽226在第一端面221内曲折延伸。以提高阻尼油液通过导油槽226时产生的节流阻力,提高本产品的承载力。侧面开设有环形凹槽227,环形凹槽227内设有开口231的活塞环23,活塞环23的截面形状与环形凹槽227截面形状相合。活塞环23开口231两端的咬合面为相合锯齿曲面,以提高阻尼油液通过两个开口的阻力,进而减少阻尼油液的泄露。活塞环23为刚性材料所制,具体的,活塞环23为聚甲醛(POM)所制。POM强度、刚度高,弹性好,减磨耐磨性好。自然状态下活塞环23外径大于腔体内径,安装后由于活塞环23受压,在自身弹力作用下,活塞环23紧贴腔体内壁。请再次参考图1,活塞杆21上套设有导向套213和密封圈214,其中,导向套213侧壁抵接于腔体内壁。活塞杆21在腔体内移动过程中,导向套213随之在腔体表面滑动,保证活塞杆21移动过程一直处于腔体的轴心位置不偏移。密封圈214一面抵接于导向套213,导向套213连接密封圈214一面的外缘沿活塞杆21轴向延伸,形成延伸部,延伸部用于对密封圈214进行补强。密封圈214为V形密封圈214,密封圈214与活塞杆21将腔体分离为第一分腔12和第二分腔13,阻尼油液及活塞座22在第一分腔12内,导向套213在第二分腔13内。第二分腔13内还设有补偿弹簧215,补偿弹簧215连接端盖11与导向套213。第二分腔13及补偿弹簧215用于平衡活塞座22两端的空间的不平衡,例:请结合图1,在第一分腔12中,当活塞杆21向左移动,活塞座22与活塞环23朝左移动对应一段距离h1,体积为V的阻尼油液自活塞座22左侧移动至活塞座22右侧,定义活塞座22左侧截面面积为s1、活塞座22右侧截面面积为s2,由于活塞座22右侧有活塞杆21,导致s1>s2,在体积V一定的情况下,公式V=h*s可知,h1<h2,但是由于活塞座22向左移动一端距离h1,则活塞座22右侧必然只多出一端距离h1的空间,为了满足h1<h2,第二分腔13被压缩,密封圈214连同导向套213向右移动,补偿弹簧215被压缩。外壳10内壁靠近端盖11一侧开设有限位凹槽14,限位凹槽14宽度方向的一侧与外壳10靠近端盖11一侧平齐,限位凹槽14用于限制密封圈214以及导向套213的移动范围。活塞座22朝向远离端盖11一侧移动时,位于第一端面221的单向阀片224关闭泄油通道223,阻尼油液自导油槽226进入泄油通道223,并流至端盖11一侧,由于阻尼油液通过导油槽226时产生节流阻力,增大了第一端面221一侧的油压,因此具有较高的承载力。活塞座22朝向端盖11一侧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线阻尼器,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活塞组件,所述外壳一端封闭,一端设端盖,所述活塞组件在外壳和端盖围成的腔体内移动,所述腔体内填充有阻尼油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杆以及固定在活塞杆一端的活塞座,所述活塞座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以及连接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侧面,所述活塞座内开设一连通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多个泄油通道,所述第一端面盖设有用于控制泄油通道单向导通的单向阀片;所述侧面与腔体内壁之间形成环形间隙,所述第一端面上开设多个导油槽,所述导油槽连通环形间隙与泄油通道;所述侧面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开口的活塞环,所述活塞环为刚性材料所制,自然状态下活塞环外径大于腔体内径,安装后活塞环在自身弹力作用下紧贴腔体内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线阻尼器,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活塞组件,所述外壳一端封闭,一端设端盖,所述活塞组件在外壳和端盖围成的腔体内移动,所述腔体内填充有阻尼油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杆以及固定在活塞杆一端的活塞座,所述活塞座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以及连接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侧面,所述活塞座内开设一连通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多个泄油通道,所述第一端面盖设有用于控制泄油通道单向导通的单向阀片;所述侧面与腔体内壁之间形成环形间隙,所述第一端面上开设多个导油槽,所述导油槽连通环形间隙与泄油通道;所述侧面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开口的活塞环,所述活塞环为刚性材料所制,自然状态下活塞环外径大于腔体内径,安装后活塞环在自身弹力作用下紧贴腔体内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线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上套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侧壁抵接于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桂霖苏忠樑马亚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安泊达元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