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星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内置钢骨构架钢筋混凝土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3539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内置钢骨构架钢筋混凝土梁,包括钢筋混凝土深梁,其特征在于:在钢筋混凝土深梁内加设由斜钢板及水平钢板构成的钢骨构架。钢骨构架为两个反向斜钢板与上部或下部的水平钢板焊接或铆接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节省了材料,用于上部荷载很重而下部大空间的大型转换深梁,较大地提高了普通钢筋混凝土深梁的承载能力,经济性能好,易于附合建筑平面要求。(*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梁,特别是一种新型内置钢骨构架钢筋混凝土梁
技术介绍
作为一种结构型式,现有的普通钢筋混凝土深梁应用于大跨度的结构转换层,如一幢建筑物上部为小空间而下部要求大空间,这就需要有一个刚度大,承截力高的转换梁构件来将上部的荷载传递给下层构件或基础,这种转换梁也较多的使用于多层建筑。在高层建筑上使用,由于荷载太大而产生的应力,使得设置的转换梁的截面巨大而直接影响到建筑的使用功能,如今科技不断发展,新颖的高层建筑物气派壮观,下部多为公共场所,更需要建筑工程师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创造一种高承载力的既安全又经济的新型构件,满足现代建筑艺术的要求。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大大提高了承载力,节省了材料,减少了截面尺寸,扩大的使用空间,提高了建筑面积使用率的一种新型内置钢骨构架钢筋混凝土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新型内置钢骨构架钢筋混凝土梁,包括钢筋混凝土深梁,其特征在于在钢筋混凝土深梁内加设由斜钢板及水平钢板构成的钢骨构架。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钢骨构架由两块反向斜板及两块水平钢板焊接或铆接成整体。钢骨构架可为一排至多排,排距之间设置钢筋约束拉杆,约束拉杆的双向间距为400~600mm。在每排钢骨构架之间连接有缀板。在约束拉杆的端部均加设垫板。斜钢板及水平钢板可采用钢板、型钢成槽钢,钢材的最小厚度≥5mm。梁的跨度与截面高度之比≤5 。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在梁内含钢骨构架,大大提高了承载力,特别是深梁抗剪能力方面,提高达到50%以上;结构上减小了截面尺寸,扩大了使用空间,提高了建筑面积使用率,从而获得了巨大经济效益。(2)由于新型内置钢骨构架钢筋混凝土深梁与普通深梁相比结构自重减轻而节省基础造价。(3)内置钢骨构架钢筋混凝土深梁与一般含钢梁的劲性深梁相比,节点区的钢筋连接好,整体性强,应力小的范围不加钢板,可节省钢材,真正做到物尽所长,物尽所用。(4)由于内置钢骨构架,改变了梁的受力状况,受力以以往抗弯、抗剪为主转变有抗弯、抗剪、抗压共同工作的复合体,提高了梁的整体刚度和变形的协调能力,有利于结构抗震。(5)内置钢骨构架钢筋混凝土深梁与纯钢构架相比,刚度大,稳定性好,且钢板表面有混凝土包裹,省却了防火的费用;刚度提高了近40%,裂缝减少了近30%。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面示意图;图2为钢骨构架的立面示意图;图3为钢骨构架与缀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图5为钢骨构架与约束拉杆连接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参照图1~图6,本技术包括钢筋混凝土深梁1、由斜钢板2及水平钢板3构成的钢骨构架4、约束拉杆5、缀板6等。钢骨构架4由两个反向斜钢板2及上部或下部水平钢板3焊接或铆接成整体(钢板角度可任意),其外部由钢筋混凝土深梁1包裹结合而成。斜钢板2及水平钢板3可采用钢板、型钢或槽钢,钢材的最小厚度≥5mm。钢骨构架4可为一排至多排,排距之间设置钢筋约束拉杆5,约束拉杆5的间距为400~600mm。在约束拉杆5的端部均加设垫板7。在每排钢骨构架4之间连接有缀板6。梁的截面可以是矩形、槽形、工字形、T形、 形,梁下部翼缘两侧加暗梁作传力的过渡(见图6)。梁的跨高比(梁的跨度与截面高度之比)≤5。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为在构件的应力集中的部位,按应力分布的衰减方向,设置强度和弹性模量高的钢材,使其各尽所能,上部荷载通过钢骨部分直接传递至下层构件或基础,降低非加劲区的正就力和剪应力值,从而达到既满足承载力要求又能大大节省材料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内置钢骨构架钢筋混凝土梁,包括钢筋混凝土深梁(1),其特征在于在钢筋混凝土深梁(1)内加设由斜钢板(2)及水平钢板(3)构成的钢骨构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其特征在于钢骨构架(4)由两块反向斜板(2)及两块水平钢板(3)焊接或铆接成整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其特征在于钢骨构架(4)可为一排至多排,排距之间设置钢筋约束拉杆(5),约束拉杆(5)的双向间距为400~6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其特征在于在每排钢骨构架(4)之间连接有缀板(6)。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梁,其特征在于在约束拉杆(5)的端部均加设垫板(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其特征在于斜钢板(2)及水平钢板(3)可采用钢板、型钢成槽钢,钢材的最小厚度≥5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其特征在于梁的跨度与截面高度之比≤5。专利摘要一种新型内置钢骨构架钢筋混凝土梁,包括钢筋混凝土深梁,其特征在于在钢筋混凝土深梁内加设由斜钢板及水平钢板构成的钢骨构架。钢骨构架为两个反向斜钢板与上部或下部的水平钢板焊接或铆接成型。本技术结构合理,节省了材料,用于上部荷载很重而下部大空间的大型转换深梁,较大地提高了普通钢筋混凝土深梁的承载能力,经济性能好,易于附合建筑平面要求。文档编号E04C3/20GK2727292SQ200420043408公开日2005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11日专利技术者陈星 , 蔡健, 叶群英, 蔡赞华, 杨春, 何锦超, 王金锋, 陈启键, 林扑强, 徐静, 罗赤宇, 张坚, 苏恒强, 杨良坤, 陈宗弼 申请人:陈星 , 蔡健, 叶群英, 蔡赞华, 杨春, 何锦超, 王金锋, 陈启键, 林扑强, 徐静, 罗赤宇, 张坚, 苏恒强, 杨良坤, 陈宗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内置钢骨构架钢筋混凝土梁,包括钢筋混凝土深梁(1),其特征在于:在钢筋混凝土深梁(1)内加设由斜钢板(2)及水平钢板(3)构成的钢骨构架(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星蔡健叶群英蔡赞华杨春何锦超王金锋陈启键林扑强徐静罗赤宇张坚苏恒强杨良坤陈宗弼
申请(专利权)人:陈星蔡健叶群英蔡赞华杨春何锦超王金锋陈启键林扑强徐静罗赤宇张坚苏恒强杨良坤陈宗弼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