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钢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2965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彩钢构件。为提供一种强度高、造型新奇、可提高建筑物美感的建筑构件,提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它包括钢板本体;钢体本体表面形成有复数平行的纵向导水槽,各纵向导水槽间设有复数突出的砖型面,于砖型面间设有横向导水槽。(*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材料,特别是一种彩钢构件。目前的工厂厂房、农舍、仓库等为加快建筑物完工速度,且可节省建构成本,已大量运用彩色钢板构件,且有逐渐往建筑物内部隔间发展的趋势,究其原因在于钢板构件的隔音、隔热及耐燃功效的增进有极大的关系。然而运用于外墙的钢板构件仍未脱离传统的瓦浪型钢板构件的形状。瓦浪型钢板构件最大的优点为生产成本较低,故每平方米的施工及材料成本较低。而其缺点则为瓦浪型钢板构件造型平淡无奇,使建筑物外观欠缺美感,此外,瓦浪型钢板构件延展性欠佳,强度不足,稍被撞击即会变形。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度高、造型新奇、可提高建筑物美感的彩钢构件。本技术包括钢板本体;钢板本体表面形成有复数平行的纵向导水槽,各纵向导水槽间设有复数突出的砖型面,于砖型面间设有横向导水槽。其中钢板本体两侧分别设有相对应的插设槽及插合边。钢板本体下方表面填设有具有隔音、隔热效果的发泡层,于发泡层下表面贴合藉以配合不同需求及耐燃功效的为铝箔板、PVC板或钢板的下层板。彩钢构件包括钢板本体;钢板本体具有板面;钢板本体两侧分别延设相对应的左、右结合部。钢板本体下表面填设有具有隔音、隔热效果的发泡层,于发泡层下表面贴合藉以配合不同需求及耐燃功效的为铝箔板、PVC板或钢板的下层板。右结合部由上至下设有插设面及插设槽,于插设槽的底壁上突设突起部。左结合部由上至下设有与右结合部的插设面及插设槽相对应并可嵌插的插设槽及插设面,于插设面底壁端设有可顶抵于右结合部插设槽底壁上突起部的弯折缘。钢板本体的板面为朝左、右结合相对侧或相背侧弯折的折角大于0°小于180°的折角状板面。两相邻钢板本体左、右结合部结合处形成导水槽。两相邻本技术的左、右结合部构成导水槽的结合面间设有止漏件。由于本技术包括钢板本体;钢板本体表面形成有复数平行的纵向导水槽,各纵向导水槽间设有复数突出的砖型面,于砖型面间设有横向导水槽。藉由纵、横向导水槽不仅导引雨水、露水,而且可强化钢板本体;组合时,将数个技术的两两插接,不仅强度高,而且造型新奇、可提高建筑物美感,从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组合示意图。图4、为图3中A部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结构示意侧视图(填设发泡层、具铝箔下层板)。图6、为本技术结构示意侧视图(填设发泡层、具钢板下层板)。图7、为本技术结构示意俯视图(延设结合面)。图8、为本技术结构示意侧视图(延设结合面)。图9、为本技术组合示意图(延设结合面)。图10、为本技术组合示意图(延设边面)。图11、为本技术使用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剖视图(设有左、右结合部)。图13、为本技术组合示意图(设有左、右结合部)。图14、为图13中B部局部放大图。图15、为本技术组合示意图(设有左、右结合部及填设发泡层)。图16、为图15中C部局部放大图。图17、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剖视图(具正折90°的折角状板面)。图18、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剖视图(具反折90°的折角状板面)。图19、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剖视图(具正折小于90°的折角状板面)。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阐述。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钢板本体1。钢板本体1表面形成有复数平行的纵向导水槽10,各纵向导水槽10间设有复数突出的砖型面11,于砖型面11间设有横向导水槽110。藉由纵、横向导水槽10、110导引雨水、露水,并可强化钢板本体。钢板本体1两侧分别设有相对应的插设槽13及插合边14。亦可如图7、图8、图9所示,钢板本体1两侧分别延设可互相结合的结合面15、16。亦如图10所示,于钢板本体1两侧分别延设互相搭接的边面17、18。如图3、图4所示,组合时,以一个本技术的插合边14插设于相邻的另一本技术的插设槽13内,便可使数个本技术两两充分结合。如图5、图6所示,于钢板本体1下表面12填设有具有隔音、隔热效果的发泡层2,且当填设发泡层2时,可于发泡层2下表面贴合为铝箔板、PVC板的下层板3或为钢板的下层板4,藉以配合不同需求及耐燃功效。如图11所示,当以本技术作为建筑物外墙稍底层时,不但可发挥本技术的装饰效果,更可提高建筑物的造型美感。如图12、图13、图14所示,本技术包括钢板本体5。钢板本体5具有平板状板面50,钢板本体5两侧分别延设相对应的左、右结合部52、51。并可如图16、图17所示,于钢板本体5下表面填设有具有隔音、隔热效果的发泡层53。右结合部51由上至下设有插设面510及插设槽511,于插设槽511的底壁512上突设突起部513。插设面511设有表面514。左结合部52由上至下设有与右结合部51的插设面510及插设槽511相对应并可嵌插的插设槽520及插设面521,于插设面521底壁端设有可顶抵于右结合部51插设槽511底壁512上突起部513的弯折缘523。组合时,以一个本技术的左结合部52与相邻的另一本技术的右结合部51结合,使左结合部52插设面521底壁端弯折缘523顶抵于右结合部51插设槽511底壁512上突起部513上,并于左、右结合部52、51的结合处形成导水槽54,使渗入的雨水经导水槽54排出,防止雨水渗入屋内,即可达到以施工快速方便。为使以本技术结合组成的外墙面具有较佳的气密性及防止雨水渗入。于两相邻本技术的左、右结合部52、51构成导水槽54的结合面524、515间设有止漏件7。如图17、图18、图1 9所示,为便于对不同平面上的墙面施工时的衔接,钢板本体8(8’、9)具有折角大于0°小于180°的折角状板面80(80’、90),钢板本体8(8’、9)两侧分别延设相对应的左、右结合部82、81(82’、81’、92、91)。如图17所示,板面80为朝左、右结合部82、81相对侧弯折90°。如图1 8所示,板面90为朝左、右结合部92、91相背侧弯折90°。如图19所示,板面80’为朝左、右结合部82’、81’相对侧弯折小于90°,以形成斜面801’。以具折角状板面80(80’、90)的本技术用于建筑物施工时,不仅可使两两外墙面的衔接更快速,而且可提高建筑物的美感效果及立体感。权利要求1.一种彩钢构件,它包括钢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板本体表面形成有复数平行的纵向导水槽,各纵向导水槽间设有复数突出的砖型面,于砖型面间设有横向导水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钢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板本体两侧分别设有相对应的插设槽及插合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彩钢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板本体下表面填设有具有隔音、隔热效果的发泡层,于发泡层下表面贴合藉以配合不同需求及耐燃功效的为铝箔板、PVC板或钢板的下层板。4.一种彩钢构件,它包括钢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板本体具有板面;钢板本体两侧分别延设相对应的左、右结合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彩钢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板本体下表面填设有具有隔音、隔热效果的发泡层,于发泡层下表面贴合藉以配合不同需求及耐燃功效的为铝箔板、PVC板或钢板的下层板。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彩钢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彩钢构件,它包括钢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板本体表面形成有复数平行的纵向导水槽,各纵向导水槽间设有复数突出的砖型面,于砖型面间设有横向导水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崇熙
申请(专利权)人:后东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