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尾气集中处理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2306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酵尾气集中处理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该发酵尾气集中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发酵罐、集气主管路、风机和冷凝吸收罐,发酵罐的尾气出口分别通过支管与集气主管路的一端连通,集气主管路的另一端与冷凝吸收罐的上端连通,风机设置在集气主管路上;冷凝吸收罐内安装有换热管,换热管的冷水进口设置在冷凝吸收罐的外侧壁中上部,换热管的出水口设置冷凝吸收罐的外侧壁中下部,冷凝吸收罐内装有液态水,集气主管路贯穿冷凝吸收罐的上端伸入冷凝吸收罐内的液态水底部,冷凝吸收罐的上端设置有排气口。该发酵尾气集中处理装置排气管道简单,减少空气污染,排放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酵尾气集中处理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酵尾气集中处理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属于微生物发酵

技术介绍
为了保证微生物良好的生长和繁殖必须为其提供充足的溶氧,微生物发酵过程必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的发酵尾气,其中包括曝气供氧没有消耗完的气体、微生物新陈代谢产生的废气、发酵物料被夹带到尾气系统等。然而发酵尾气产生量大、成分复杂、污染物相对浓度低等特点导致其处理十分困难。目前发酵行业发酵尾气处理大部分采用旋风汽液分离装置每个罐体单独引出排气管道,管道繁琐,尾气处理不彻底,造成空气污染,或采用尾气吸收塔处理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排气管道简单,减少空气污染,排放成本低的尾气集中处理装置及其应用方法。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酵尾气集中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发酵罐、集气主管路、风机和冷凝吸收罐,发酵罐的尾气出口分别通过支管与集气主管路的一端连通,集气主管路的另一端与冷凝吸收罐的上端连通,风机设置在集气主管路上;冷凝吸收罐内安装有换热管,换热管的冷水进口设置在冷凝吸收罐的外侧壁中上部,换热管的出水口设置冷凝吸收罐的外侧壁中下部,冷凝吸收罐内装有液态水,集气主管路贯穿冷凝吸收罐的上端伸入冷凝吸收罐内的液态水底部,冷凝吸收罐的上端设置有排气口。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支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隔膜阀。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冷凝吸收罐内的液态水的液面高度没过换热管。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发酵罐包括罐体、电机和搅拌桨,搅拌桨可沿自身轴线旋转的竖直安装在罐体内,电机安装在罐体上端用于驱动搅拌桨。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发酵罐的罐体下端设置有第二隔膜阀。该发酵尾气集中处理装置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换热管的冷水进口和出水口打开,进行循环换热;(2)将集气主管路上的风机开启;(3)分别开启支管上的第一隔膜阀,发酵罐中的尾气通过风机引流,进入集气主管路;(4)集气主管路将尾气送入冷凝吸收罐内的液态水底部;(5)尾气进过冷凝吸收罐内的液态水吸收后通过排气口排出,完成发酵尾气集中处理。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发酵尾气集中处理装置中发酵罐的尾气出口分别通过支管送入集气主管路,通过一根集气主管路集中送入冷凝吸收罐内处理,使发酵工程排气管道简单化,相对于目前发酵行业发酵尾气处理大部分采用旋风汽液分离装置每个罐体单独引出排气管道,排气管道大大减少,排气管道减少为原来的30-50%,方便管理的同时降低了管道成本;(2)本专利技术的发酵尾气集中处理装置中集气主管路上采用风机引流避免各个发酵罐因罐压不同造成排气相互串至罐内造成染菌;(3)本专利技术的发酵尾气集中处理装置的冷凝吸收罐通过对尾气的降温液化和吸收,尾气处理简单有效,降低了发酵尾气排放,减少了空气污染,降低排放成本;(4)本专利技术的发酵尾气集中处理装置的冷凝吸收罐内装有换热管,通过冷水在换热管内循环,有效的为冷凝吸收罐降温,有效提高了冷凝吸收罐通过对尾气的降温液化和吸收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发酵尾气集中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罐体,2-搅拌桨,3-第二隔膜阀,4-电机,5-第一隔膜阀,6-支管,7-风机,8-集气主管路,9-冷水进口,10-出水口,11-换热管,12-排气口,13-液态水,14-冷凝吸收罐。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发酵尾气集中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两个发酵罐、集气主管路8、风机7和冷凝吸收罐14,两个发酵罐的尾气出口分别通过支管6与集气主管路8的一端连通,集气主管路8的另一端与冷凝吸收罐14的上端连通,风机7设置在集气主管路8上;冷凝吸收罐14内安装有换热管11,换热管11的冷水进口9设置在冷凝吸收罐14的外侧壁中上部,换热管11的出水口10设置冷凝吸收罐14的外侧壁中下部,冷凝吸收罐14内装有液态水13,集气主管路8贯穿冷凝吸收罐14的上端伸入冷凝吸收罐14内的液态水13底部,冷凝吸收罐14的上端设置有排气口12。本实施例的发酵尾气集中处理装置的支管6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隔膜阀5。冷凝吸收罐14内的液态水13的液面高度没过换热管11。发酵罐包括罐体1、电机4和搅拌桨2,搅拌桨2可沿自身轴线旋转的竖直安装在罐体1内,电机4安装在罐体1上端用于驱动搅拌桨2。发酵罐的罐体1下端设置有第二隔膜阀3。该发酵尾气集中处理装置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换热管11的冷水进口9和出水口10打开,进行循环换热;(2)将集气主管路8上的风机7开启;(3)分别开启支管6上的第一隔膜阀5,发酵罐中的尾气通过风机7引流,进入集气主管路8;(4)集气主管路8将尾气送入冷凝吸收罐14内的液态水13底部;(5)尾气进过冷凝吸收罐14内的液态水13吸收后通过排气口12排出,完成发酵尾气集中处理。其中发酵罐可为多个,多个发酵罐都采用相同的方式通过支管6与集气主管路8连通。本专利技术的发酵尾气集中处理装置中发酵罐的尾气出口分别通过支管送入集气主管路,通过一根集气主管路集中送入冷凝吸收罐内处理,使发酵工程排气管道简单化,相对于目前发酵行业发酵尾气处理大部分采用旋风汽液分离装置每个罐体单独引出排气管道,排气管道大大减少,排气管道减少为原来的30-50%,方便管理的同时降低了管道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发酵尾气集中处理装置中集气主管路上采用风机引流避免各个发酵罐因罐压不同造成排气相互串至罐内造成染菌;本专利技术的发酵尾气集中处理装置的冷凝吸收罐通过对尾气的降温液化和吸收,尾气处理简单有效,降低了发酵尾气排放,减少了空气污染,降低排放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发酵尾气集中处理装置的冷凝吸收罐内装有换热管,通过冷水在换热管内循环,有效的为冷凝吸收罐降温,有效提高了冷凝吸收罐通过对尾气的降温液化和吸收效率。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酵尾气集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发酵罐、集气主管路、风机和冷凝吸收罐,所述发酵罐的尾气出口分别通过支管与所述集气主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集气主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凝吸收罐的上端连通,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集气主管路上;所述冷凝吸收罐内安装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冷水进口设置在所述冷凝吸收罐的外侧壁中上部,所述换热管的出水口设置所述冷凝吸收罐的外侧壁中下部,所述冷凝吸收罐内装有液态水,所述集气主管路贯穿所述冷凝吸收罐的上端伸入所述冷凝吸收罐内的液态水底部,所述冷凝吸收罐的上端设置有排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酵尾气集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发酵罐、集气主管路、风机和冷凝吸收罐,所述发酵罐的尾气出口分别通过支管与所述集气主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集气主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凝吸收罐的上端连通,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集气主管路上;所述冷凝吸收罐内安装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冷水进口设置在所述冷凝吸收罐的外侧壁中上部,所述换热管的出水口设置所述冷凝吸收罐的外侧壁中下部,所述冷凝吸收罐内装有液态水,所述集气主管路贯穿所述冷凝吸收罐的上端伸入所述冷凝吸收罐内的液态水底部,所述冷凝吸收罐的上端设置有排气口。2.根据权利1所述的发酵尾气集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隔膜阀。3.根据权利2所述的发酵尾气集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吸收罐内的液态水的液面高度没过所述换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王泳胜王守江冯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丰泽生物工程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